分节阅读 49(2 / 2)

猎宝狂徒 西装狂徒 2350 字 2023-11-07

gu903();方清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已经不属于喜欢的犯愁了,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关于这个笔筒,可以说的上是爷爷和奶奶的一个信物吧”

司徒认真听着方清的讲述。

方清的祖上确实是个大户人家,明清两代出了好几个进士举人的,进朝做官的也有好几个。随着统治者的更替,方清家也逐渐没落了下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仗着祖上打下的基业还是不愁吃穿的。但是到了方清爷爷那一辈,家里能换钱的东西都当的差不多了。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方清爷爷身上,希望他能够考取个功名啥的。那会已经到了侵华战争爆发的年代,哪还有心思学习,整天上街游行。后来方清爷爷遇到了唱戏的奶奶,那简直是一见倾心,坠入爱河。

那个年代的戏子是被看不起的,方清爷爷家里又是大户人家,虽然没落,但是传统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死活不同意他们这门亲事。方清的爷爷就带着奶奶私奔了,临走的时候带走了一套文房四宝还有这个笔筒,为了生活,文房四宝都当掉了,只留下了这个笔筒。

司徒的眉头皱在了一起,这笔筒简直是两个老人一生无悔爱情的见证啊,怎么说卖就卖了这小子不是败家子吗

司徒问道:“这个东西这么珍贵你舍得卖”

方清说道:“司徒兄弟,请听我把事情先说完。”

司徒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讲述。

后来为了养家糊口,方清的爷爷替人代谢书信挣点散钱,方清奶奶则是唱堂会。方清奶奶对戏曲是相当的痴迷,后来两位老人生了七个儿女,有五个都学了戏,方清奶奶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唱出点名声,拥有一家自己的戏班子。

两个老人相濡以沫,相扶到老都很长寿,一直到了十五年前,方清的爷爷去世。方清的奶奶怀念丈夫就每天抱着这个笔筒,用以解相思之苦。

二十几年前,爷爷帮奶奶实现了愿望,终于办起了个戏班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戏曲已经没人听了,走向了没落,所以戏班子的收支状况非常不好,一直是在苦苦支撑,姑姑,伯伯们,为了生活也都改行了,只有我父亲还在坚持,为奶奶守着这最后的希望。直到最近,戏班子实在是办不下去了,奶奶将这笔筒给了我,让我去卖些钱,来养活戏班子。

司徒听完心中的众多疑惑都解开了。怪不得这小伙子如此装扮想必也是个爱戏如命的人。哎,坚贞不渝的爱情比现在年轻人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方清的心情非常的凝重,司徒听得心里也不好受,笔筒没有问题,方清更不会用家里的老人编排故事来蒙骗自己。

司徒还没有真正的爱过一个人,也感受不到那爱的死去活来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滋味,但是还是被老人们的故事感动。司徒站起身,转过身去唱出了几口气,平复了下心情,才重新坐下。

司徒问道:“那么你爷爷在落魄的时候就没想过回家”

方清摇摇头道:“爷爷是个要强的人,不过还是回去过的,不是为了钱,而是回去看看家里的老人。解放之后,打土豪分田地,这些大户人家最后过得还没普通人强。爷爷给家里还留下了不少钱。”

为了时代的进步,为了人民的平等,那个年代做出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决定,对很多人来说不公平,毕竟是呕心沥血打下的基业,但是对于很多人又重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毕竟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至于对与错,司徒是个市井小人物,而且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不敢多做评价。但是国家的飞速进步是有目可睹的。

方清的故事虽然讲述的比较简练,但是能够听出他们这个戏班子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正在这个时候,王栋拎着个餐盒跑了上来,气喘吁吁的说道:“司徒哥,这面摊太忙了,排了半天队。”

司徒示意王栋将餐盒递给方清,方清接过餐盒有些犹豫,可能是觉得在这店里吃东西,影响店里的形象。

“吃吧。没关系。”司徒说道。

方清可能是真的饿了,快速的打开了餐盒,一股香气扑面而来,但是他吃饭的动作却依旧是雅观,左手扶着右手的宽袖,细嚼慢咽起来。

司徒点上一支烟,就将烟盒扔给了王栋和贺飞,说道:“你们俩吃了吗”

王栋和贺飞看着方清面前餐盒里喷香的饸饹面摇了摇头。

“你们俩也去吃点东西吧。吃饭的钱总有吧。”司徒说道。

贺飞连忙点头哈腰的说道:“有,有,司徒哥,你这不刚给了我们俩了吗。那我们去了”

“去吧。吃完饭,再回来,我这一会可能还有事。”司徒吩咐了一句,俩人就应声出了门。

方清吃着饭,司徒就又研究起了手中的笔筒。

他这几天虽然看了不少书,而且从齐玉良那里学了不少东西,但是对于笔筒还是没什么研究,只是凭借笔筒上面富含气韵来判断这东西是老物件儿。

司徒又是意念一动,想要去吸收上面的气韵,但是这气韵纹丝未动,依旧围绕着笔筒飘荡,毫无波澜。

求推荐,求收藏,每天坚持更新很不容易,如果觉得还可以的话,能否给投上一票,万分感谢

第九十九章荣宝斋

哎呦,我去,这意念这是怎么了怎么不能吸收气韵了,今天已经出现两次了。难道是最近吸收的气韵太多消化不良了

司徒现在开始慢慢的在意起了自己的意念。以前只顾着一味的使用,却从来没有研究过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包括怎么出现的,什么程度饱和,为什么使用意念会消耗体力,以及为什么突然就不能吸收气韵了。

这个问题现在没有时间去研究,只能先放一放。

司徒继续看上面的微雕,除了刚才发现的特征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发现。司徒倒过来看了看笔筒的底部,没有落款。没有落款就不能说明它的身份,以及出处,对于这种器物和瓷器一样,主要看中的是出处,瓷器即便是从做工上面会轻易分辨出来到底哪个窑口出来的,但是这有底款和没底款的身价可就不一样了。

司徒拿了个强光手电,往笔筒内部看了看,这只笔筒高约三十公分,口径十公分,成圆柱体状,造型并不奇特。外部虽然有油亮的包浆,但是笔筒内部乌黑,除了有黑炭特有的紫黑色,造成这种原因的就是内部有很多墨迹,墨迹成滴水状,从上至下流下去,看来这东西经常被使用。

内部并没什么奇特的地方,司徒手电光照射到了底部,倒是发现了点端倪。

底部有凹凸状的磕痕,但是被厚重的墨迹掩盖住了,辨认不出刻的是什么。

司徒想去擦拭一下底部,但是想到了这东西还是人家方清的,自己没经过人家允许就去擦拭,不太合适。

司徒冲正在吃面的方清说道:“方老哥,我看这东西有些蹊跷,你看能不能擦拭下”

司徒用强光手电照射着笔筒的底部,凑到方清的面前,方清也直起脖子朝笔筒内部看了过去。

“嗯还真是。我以前也没仔细看过,还真没注意。你想怎么擦拭会不会有损坏”方清也有些担心,毕竟这东西还没卖出去,司徒也没有答应收下。要是东西出现了损坏,司徒再不收,那这损失归谁奶奶的戏班子还仗着这这东西救活了呢。

司徒解释道:“这里面累积了大量的墨迹,只是用清水擦拭下就好,这东西本身就是笔筒,以前应该没少沾水,用清水擦拭应该没问题。我只是觉得这些磕痕应该能够证明这东西的身份。”

司徒解释的很清楚,这东西要是有了身份,方清以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