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2 / 2)

gu903();萧明自己观看那部大辽国山川风土物志,发觉裴元渡所写的都是道宗皇帝以前的整个辽国铁骑征服西域各国的土地,也是整个辽国西部地区的所有山川地形和风物人情,以及一些历史传说,文笔非常优美,并且还是汉文和契丹文对照的。

后一卷马植缩写则全部是整个中原地区燕云十六州的山川地形和风物人情,如果早知道马植有光复故国土地的心思,你会发现马植的这这卷书中山川地形的描写基本上就是一个军事地图,因为他标明了一些行军驻防的信息,哪里可以驻兵,哪里可以防御等等。

萧明看的大为吃惊,看来马植此人早就在做着收回燕云十六州的计划和准备,这一卷书简直就是一部呕心沥血军事情报,要说马植在辽国17年为官,所坐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说他是一个爱国者确实也实至名归,枉后世许多历史学家还称他为极大奸臣之首。

但萧明也有困惑的地方,那是因为马植所撰写的这下卷的大辽国山川风土物志军事意义是在太过明显,像其中:“豫州以狭,北上唯一要道也,兵可遏之,留屯四十里水源足,南下北上必经之,等等,这样明显的记述,难道别人看不出来吗

况且此卷书还是用汉文书写,留存在皇室御书楼显然是辽帝对此也很重视,并且收入典籍中,如果马植回到宋朝,如果献上此书,宋徽宗可能更能明白此人一番拳拳报国之心,但为何他回归宋朝以后却没有将此书献上呢

这其中的隐情扑朔迷离,只有马植本人可能才知道这家事情的原委,萧明先将此书收了,那个上卷与中卷都是辽国西域地域风情和北国风情,唯独下卷是马植的所写的中原风情,想来这部下卷足以完成康王赵构和张叔夜的要求了。

这卷书倒是可以让萧明完成承诺,也算不错的好事,另外的是,萧明又跑了趟宝善寺的藏经塔,宝善寺已经变得很是破败,寺内僧人也都不在了,只有些外地的挂单和尚再次居住,同时收留了大量的城市流民,战乱虽然结束,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上京经过了几次大战,还是造成了一部分百姓称为难民。

这些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就暂时在宝善寺内栖身。萧明带人冲进宝善寺的时候,这群衣不遮体的难民吓得四散奔逃,宝善寺的藏经楼倒是保存完好,众人破门而入,只见里面呈井字形的回台,地底全部架空,木板之上成册的书籍卷册全都蒙着厚厚的灰尘。

宝善寺藏经很多,除了一般的金刚经华严经四十二章经等传统佛教典籍之外,还存有道宗皇帝所撰的华严经随品赞十卷;中京报恩传教寺论圆通法大师法悟撰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卷,又科三卷,大科一卷;燕京归义寺纯慧大师守臻撰通赞疏十卷,又科三卷,大科一卷等等。

此外还有燕京奉福寺国师圆融大师澄渊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详集记十四卷;思孝撰近住五戒仪、近住八戒仪、自誓受戒仪各一卷,发菩提心戒本三卷,大乘忏悔仪四卷;般若理趣分、报恩奉盆、八大菩萨曼陀罗诸经都有。

萧明对佛教不感兴趣,只在丁建鹏的电脑上看过一些佛教的经典注释,他知道这些东西非常有价值,但总归是宗教避世之学,但如此浩如烟海的藏经,比起敦煌藏经洞之内的无价之宝来毫不多让,既然是财富那萧明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他下令将里面的所有藏书全部搬走,除去搁板之上,还要翻箱倒柜,许多孤本珍本的绢纱羊皮的经书都是西域传来和天竺传来的经卷,全部都成了萧明的战利品,而且这也是他下一步对付开龙寺的招数之一。

萧明出来的时候,看到缩在墙角的那些难民,皱了皱眉头,派人叫来了萧干,命他采取措施,将无家可归的难民收容起来,与在外做苦力劳工的降卒一起,安排做工吃饭,不然冬天还没过去,这些人都会被冻饿致死。

他赶回去甄别搜刮来的各种佛教典籍,其实宝善寺除了大量的佛教典籍之外还有很多人物志传,各种僧人的游记,西域和辽国各地风土人情,各地名产,最重要的是不知道那个僧人所写的天下金石矿物分图布诸物记这相当于一个辽国土地的矿产资源报告

萧明看到这个的时候眼睛都亮了要不对着满屋子的佛教书籍他还不得被烦死,这种东西可是对萧明有大用,老实不客气的,当然据为己有,剩下的,他也没时间甄别了,他想到了济明和尚。

第二天,萧明带人来到了开龙寺,支持鲜演大师已经上路,听说他先到春倷钵大会,然后还要去应州,估计一时半会的回不来,留守的是鲜演的师弟鲜解,听说留守使,大将军萧明来到,慌忙出迎。

萧明道:“本人最近得到了大批的佛教经典图册文书,如今战乱刚平,唯恐典籍遗失,但又不好收藏,于是想到了开龙寺,听闻有国师行宫在开龙寺,正好可以收藏这些典籍,不知肯否”

鲜解道:“萧大人是慈悲心,也是我佛家的救星,开龙寺能够收藏佛教典籍那是无上荣幸的事,但国师行宫的开启除了国师本人之外,还必须要有兰陵王的授权才行”

萧明道:“哦,萧奉先大人我自会去通知他,现在我也是公务繁忙,现将行宫打开,将藏书搬进去再说,国师是佛家人,对此当无异议的,况且你开龙寺无故得到这么多教义典籍,不也同样增加了知名度吗”

鲜解道:“萧大人说的是,但一般的经书典籍,我们开龙寺的藏经楼本身就有,无需在收藏其他的类别的书籍,这个还需要甄别”

萧明道:“这个简单,你们甄别就是,来啊将经书都搬进来”

手下亲兵将是几个大箱子的书籍全都搬了进来,当然,有些珍贵的典籍萧明自己都清楚,那是老实不客气的自己留着的,搬进来当然是他认为不重要的,不过他也不敢肯定,鲜解需要甄别,那就让他甄别好了。

而且鲜解主动提出,眼下开龙寺佛学造诣高的大师不多,可以让客座的挂单和尚参与进来,他说的就是济明大师,萧明当然没意见了,于是众人将书籍搬入大殿之内,十几个老和尚一起开始翻书。

当看到这些典籍基本上都是非常珍贵的图书时,众人也是很惊讶,也有人认出,很多佛教典籍都是宝善寺的珍藏,怎么会落到了这位萧大人的手上可是他不敢向萧明提问,只好闷头翻书。

济明大师的翻译工作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看到如此众多的佛教典籍忍不住惊讶非常,这里面萧明却交给他一个任务,那就是将一些股本和珍本挑出来,他准备让济明带回大宋,这也算他萧明对中原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