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教,是有西域胡僧巴纳铁掬偕密宗大乘教义来辽,在上京弘法四十三天,信徒过万,遂受到辽帝接见被授予国师尊衔,并且长期挂单上京开龙寺。
但巴纳铁掬此人很不简单,活动能力极强,短短几年时间就与辽国总是之内的王公贵戚打的火热,渐渐有左右朝政的能力了,而对于此天祚帝耶律延禧却视而不见,而是受到兰陵王萧奉先的鼓吹,让巴纳铁掬在辽国全境弘法,到处搜刮庙产修建佛塔,为此一项朝廷每年耗银无数,各地州府怨声载道,最后也被转嫁到了普通百姓身上,搞得民不聊生。
开龙寺内建有国师的行宫,如今国师跟随大辽朝廷避祸西京,这里反而没有人常住了,金兵攻占上京以后,并未骚扰僧产寺庙,开龙寺主持圆通悟理鲜演大师为此称善,组织僧众救护兵祸伤者。
济明来到开龙寺求见鲜演大师,得知从佛印大师那里失去的三部经书果然就在开龙寺,而这三部经书就是巴纳铁掬交给鲜演的,这件事颇为蹊跷,为什么佛印保管经书怎么会出现在巴纳铁掬的手里而巴纳铁掬根本没有去过宋国。
济明求经不得,鲜演声称经书本来就是辽国至宝,并不是宋国所有,并向他展示经书之内的契丹文字,济明这次知道事情的原委,他在开龙寺一直逗留,与鲜演一起精研佛法,鲜艳对他大为佩服,遂将三部经书的梵文原本拿出交予济明,让他尽力翻译为汉文,也算了却济明的一番心愿。
济明于是一直在开龙寺译经,直到萧明出现,萧明知道为什么经书会出现在巴纳铁掬手里,明教的多宝观庞万春一直以来都是与巴纳铁掬有来往,经书肯定是庞万春盗出,并交到了巴纳铁掬的手里的。
“大师是否已经将经书的事情就这样彻底解决了哪”萧明问道。
“也算了了一番心愿吧,经书毕竟是死的,佛法无边又岂能痴迷与经书典籍,所谓天下无有不是净土,修道之人心怀慈悲之心,秉持佛法普度众生才是根本”济明蔚然而道。
萧明问道:“大师是否见过一个叫庞万春的汉人随着巴纳铁掬出现过”
济明皱眉回想了一下道:“我到开龙寺后,还一直未见过这个大辽国师,鲜演大师也不干涉我的自由,除了国师的行宫之外,其他各处都不对我禁行。”
萧明心里仍然有很多疑惑,为什么鲜演大师会对济明的存在和巴纳铁掬的事情忌讳莫深,不愿提及,这里面难道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看来国师的行宫之内肯定藏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萧明决定先回去,他了解到济明的翻译工作已经快要结束了,他不但翻译了大佛顶陀罗尼经、大随求陀罗尼经、大摧碎陀罗尼经这三卷经书,同时还翻译了另外两部经书。
这对他的梵文绝对是一个考验,好在这方面他可以和鲜演大师一同交流,他同时还翻译了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如意轮莲华心观门仪一卷,同时卷抄了准提咒、六字大明咒、八大菩萨曼陀罗经等经卷。
这些经卷本身都是佛教密宗的经典,而密宗除了跟宝相宗和华严宗有联系之外,跟中土的佛教流派其实没有很多关系,济明大师从净土宗的传承发展来讲,自此之后他就是中土密宗的第一人了。
萧明回到住所之后,还在想着这件事情,丁建鹏所托之事,算是有一个交代了,这个可以通过飞鸢转告给他,但巴纳铁掬与庞万春的事情却没有解决,不过现在自己大权在握,手有重兵,看来想办这些事情也不算太难。
果然,在第三天的时候,萧明接到天祚帝的旨意,他要在辽河平原上游举行春倷钵盛会,本来辽国在每年的四季都会举行倷钵大会,最终名的要数秋倷钵盛会了,通过秋闱打猎,辽帝在皮室大帐接见各属国的来使,处理国家大事,祭祀祖先和举办法会,但今年的冬倷钵大会天祚帝借口雪地运输的爬犁损坏而取消了。
而如今,金国兵败,完颜阿骨打身死,上京也被克复,好事不断,天祚帝心情很好,决定举办春倷钵大会,同时还要大搞祭祀仪式,和盛大的法会,上京各大寺院的高僧都需要参加,那么鲜演大师也肯定要去,不日旨意就会传达到。
鲜演一走,整个开龙寺萧明自认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机会既然来了,那么国师行宫内的秘密自然不会放过,他和巴纳铁掬注定会成为敌人,对付敌人萧明不可能给对方任何机会的,他会死咬不放的。
本书首发88
第一百一十三章版刻大藏经本章字数:3812最新更新时间:2012072417:28:190
手下人回复,大辽国宫室藏书的御书楼内有一些发现,萧明立刻前去查看,现在整个皇宫基本上没有卫士,而又萧明自己布置的人手,所以萧明要想将整个大辽国的皇宫搬空了都行,只不过萧明不愿那么作罢了。
大辽国的皇宫基本上是仿造汉人的宫室建筑,工匠也大多是汉人,整个皇宫雕梁画栋异常繁华,但在金兵占据的时候,其中的珍宝和财富都已经被洗劫一空了,尤其是大殿之上那个垂吊的七彩宫灯,基本上都是用女真人进攻的东珠所造,那是女真人痛恨辽帝国的根本所在,当然不会留着。
御书楼是辽国的道宗皇帝仿唐代秘书楼所建,但形制上与宋朝的崇文密阁十分类似,道宗是一个汉学大家,藏书很是丰富,其中来自于与辽国多年来搜刮的各种珍贵的典籍,其中一儒学和佛学典籍为多。
从唐代以来,宫室珍宝以及图书典籍经五代十国之乱后,散落各方,但辽国皇帝却是以次为好多方搜刮,放眼整个中国,藏书最丰富的反倒是大辽国上京皇宫御书楼,而汉人中原的宋王朝则是远远不如。
手下人报告的是几册比较特别的书籍,其中一部是大辽国山川风土物志分上中下三卷,分别出自两个人的手笔,第一个人是辽国的圣宗皇帝,文武大孝宣皇帝时的汉学大家裴元渡,此人做过鸿胪寺正卿,另一个人则是马植。
萧明对裴元渡不熟悉,但这个马植他却很熟悉,此人就是向徽宗皇帝献策要收回燕云十六州的那个赵良嗣,被徽宗皇帝委派为大宋使者于金国密谋合围辽国的那个大大的爱国者此人如今正在宋朝,按照他和徽宗的计划,应该已经出师了五次金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