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缓和了好多。”陈金水看到司徒的眼神比刚才的愤怒转变了一些,觉得自己把眼前这个小家伙的暴躁心灵得到了安抚。
“司老板,你先看我这个。我这个可是当年镇西大将军陈龙用过的。”
一个年迈的老妇人用枯瘦的双手捧着一直碗口崩了好几处的瓷碗往司徒的眼前一送。
“司老板,您先看我这个。我这个来头更大,朱棣的手下大将蓝玉出征剿灭元军时候所骑战马上的一只马镫。”
几个人此起彼伏的举着自己手中的东西向司徒推销着。
司徒也无暇顾及陈金水到底想干什么了,反正有威胁到自己的事情,自己立马撤呼,目前看来一切正常。也许这个造假狂魔想收回去修复一下蒙骗一下刚入行的二货。
不过,这一趟能赚二十万,也还不错,这搁到以前,可是自己拼命画一年图纸的工钱啊。
“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别挤,我一个一个的看。”
司徒也是纳闷,这些人从哪里学的这信口开河的本事,张嘴闭嘴都能跟历史挂上钩,而且还都是历史名人。司徒不禁想到了白眉老人,估计是听他的书听多了,这些根本没怎么上过学的老人家也了解了一些历史,这会正往自己手里的宝贝身上贴金呢。
不过,这天色渐暗,这门廊下面的白炽灯实在是太过昏暗,根本就看不清啊。
司徒说道:“这里光线实在是太暗了。大爷,您看能不能去你屋里”
这里不光光线不好,到了傍晚蚊虫还多,这么一会功夫,司徒的腿上都被咬了好几个大包了。
“好,去屋里吧。”
白眉老人爽快的答应了。刚才陈金水给吃的建教学楼的定心丹,这会完全发挥了作用。
屋里的光线好很多,估计白眉老人平时眼瘾很大,白色的墙壁已经都熏黄了,屋里除了几条板凳外,就只能做炕上了,上炕是他们这些山里人最高的理解,并不是有什么非分之想。
这会司徒,陈金水,白眉老人三人盘膝坐在了火炕上,司徒接过刚才那件破瓷碗,陈金水眼神期待的等着司徒的接过。白眉老人则是好奇的看着,又点上了烟袋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这件瓷碗的造型相当简单,坡口大碗,碗沿儿上有两道青花线,碗底儿也上了青釉。胎釉犯黄,橘皮釉。司徒看了看碗底儿,没有落款,但是底部没有胎釉,细沙白,当中还有星星点点的红绿的斑点,像是沙子当中偶尔能够看到几粒泛着金光的金沙一般,这种样式的青花碗,很有时代特征,属于明朝中后期,但这做工不够细致,而且没有落款,显然不是官窑。
看到这司徒不禁皱了皱眉。意念便释放了出去,眼睛还注视着青花碗,但是人已经出了神,查探起了其他人手中的物件儿,再加上屋里熙熙攘攘的,很多人在聊天,没人注意到司徒的异样。过了四五分钟,司徒才将意念收回来。
可能是一下释放的意念有点多,司徒额头渗出了些许的冷汗,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但是这一查,司徒更是一惊,
这几个人拿来的这几件缺损的很严重的东西,上面居然都含有气韵,虽然气韵不浓,但是足以证明这些东西不是现代仿品或是工艺品了。
啥玩意儿啊,一个山村里面居然祖传了这么多老物件儿,用了这么多年还没扔掉
不过,想到这,司徒也明白了,怪不得这些东西破损的这么严重了。但是,哪来的这么多老物件儿就算是祖辈遗留下来的,也不可能使用了几百年啊。
第165章军队配备的瓷碗第二更,求订阅
陈金水看司徒满脑门的汗,就问道:“司徒,怎么了这是这屋里有点热要不要让白眉大爷给开下电扇”
初秋,早晚温差已经很明显,尤其是在山上,傍晚这会都已经需要穿外套了,这屋里温度正合适,只是司徒这脑门上的汗,让陈金水以为司徒有点热。
司徒看了看屋顶上的老式吊扇,只是用铁丝绑在了房梁上,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为了安全起见,司徒摇了摇头。
“没事。适应一下就好了。”
“这件青花碗感觉怎么样我看着这青花的颜色,感觉像是清朝的啊。应该用的是南洋的苏麻离青的青料吧。”
司徒摇摇头说道:“不是,虽然都是苏麻离青,但是这上面的青料应该是西亚的苏麻离青的钴料。这件青花碗应该是明朝的东西,但是这上面没有多余的青花,只在碗口和碗底有青花,很可能是在明朝后期,群雄割据的那个时代。”
“这怎么讲我只记得南洋出苏麻离青啊”陈金水实在是对陶瓷器的了解不是很深。
司徒说道:“郑和下西洋,在西亚带回来一些青料,上色之后,比国产的青料颜色要更加的饱满,透亮,成蓝宝石颜色。后来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这类青料比国产青料的优点就是铁含量很高,锰的含量很低。而且在烧制以后会出现丁点的银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的结晶斑。经过史料的记载人们发现这种特有的青料原来是出自于现在的伊拉克北部的钴矿。
你刚才所说的南洋的苏麻离青,是在清朝以后出现的。因为清朝瓷器大量出口,导致青料的需求量增大,虽然西亚的青料属于精品,但是运费太高,后来人们在南洋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相继发现了成色不错的苏麻离青的青料,然而这些地方的航程短,运费自然是降低了,在那个陶瓷业竞争大的年代,人们为了压缩成本就更青睐于南洋的青料。
但是南洋的青料与西亚的青料虽然烧制后的颜色非常接近,但是由于不如西亚的铁锰含量比悬殊,导致上面没有特有的银黑色结晶斑,所以很容易分辨出两个时代的青花。”
陈金水佩服的给司徒伸出了大拇指,夸赞道:“这眼力,厉害啊。就凭你这能耐,要说你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打死别人也没人信。但是,郑和下西洋发现的西亚青料,一直沿用了整个明朝,怎么判断出是明朝末年的东西啊”
司徒用手指比划了一下碗口的直径,又用手指敲了敲碗底那一圈青料。
“你看这个碗的口坡度是不是太大了些,在做扁一点,简直就可以当盘子用了。”
陈金水看着这个造型确实有点特别的碗,点了点头。
司徒说道:“这种造型的唯一好处就是饭菜凉的快,士兵们在行军休息进食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完成,以便于快速行军。可以明显的说明这是一只出自于军队当中的瓷碗。还有就是这碗底的青花,也只有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