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2 / 2)

猎宝狂徒 西装狂徒 2354 字 2023-11-07

老人想了想说道:“我在网上查过,这种品质的田黄石的价格,我手中的这一块怎么也得六七十万把。”

老人的话很随意,似乎价值并不在价格上。

司徒点了点头说道:“差不多吧。”

司徒并不想骗老人,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诚意,既然对方知道了这是田黄石,而且还了解了它的行情,自己就应该以诚相待。

这与那些捡漏的情况不一样。司徒认为的捡漏就是在一个不懂古董价值的人手里用对方觉得合适的价格收下来。

司徒接着说道:“我现在手里还没有合适的东西与你交换,但是,我能不能花钱把它买下来”

老人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个不行,钱我不缺,我缺的是一种见证吧。”

这倒是让司徒有些犯难了,老人给他出了个难题,对于老人觉得能见证这座城市,而且有意义的东西,司徒想不出来。但是司徒理解老人的心思。手腕上能带着名贵的手表,开着奔驰房车出来旅行的人不缺钱,缺的是精神需求。

司徒从老人手中接过印章,问道:“大爷,你知道这枚印章的价值吗”

被司徒这么一问,老人有些发愣。

司徒将印章的底部朝上,介绍道:“这两个看着比较特殊的字,是白石二字。这是齐白石的印章。”

老人听到这话略微有些惊讶,他还真没有真正的仔细的去看底款。只是觉得这两个字有些别扭有些单调,这会儿也歪着脖子凑到了司徒跟前,仔细的看那两个字。

司徒有条不紊的介绍着:“白石两字笔画少而单调。但经篆刻者精心奇妙的章法处理,两个方口,呈上下、大小错落排列,使两个字的重心有了变化。而“白“三画的间距也不平均,日上的一竖一撇似篆似隶,与白字一长横各有穿插之妙,撇即起了隔开两字方口横线条的作用,又在左下方的大块留空处,增添了灵动之感。

白石老人在各尽所刻印上颇多真知灼见,他一向主张印章的空白是开拓意境,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调动欣赏者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待碑帖、工具书上的篆字,要摄其精神,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加以改造独创,他说:“吾人欲致力刻印,首宜临摹古代文字,然后弃去帖本,自行书写。”这一点与刘墉创造自己特立独行的书法我行自我书是一个道理,就是借鉴故人,但是又不模仿古人,从中得到自己的东西加以创造。这些正是白石老人篆刻印章时候的特征,这是白石老人的真品无疑,而且很有可能在他的画中多次用于落款。”

老人用一种惊讶的表情看了看司徒,又接过印章仔细看了起来。

“小伙子,你这么年轻,居然懂这么多”老人很是钦佩的夸赞着。

司徒不好意思的说道:“大爷,您过奖了,我这些事从书本上和从别人的口述中学来的。”

老人继续夸赞道:“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我起初换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一件仿造的田黄石呢,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些鉴定的办法,亲自试验了一下,才确定这是田黄石。居然不知道这是白石老先生的东西。当时我还为我那个二战时候的指南针心疼呢,现在看来从一个老外手中将白石老人的东西换了过来,算是将这宝贝留在了国内,算是给国家做了些贡献啊。”

司徒倒是不清楚这东西怎么会到了一个老外手中,但是白石老人的画作近几年多次出现在拍卖会上,估计这件东西也是在拍卖会上流通出去的。每个人对于纪念品的意义观点不一样,对于那个老外来说,这枚印章的价值远不如那件二战德军的指南针,所以才换了过来。

司徒问道:“那么大爷,你还换吗”

老人思考了片刻,说道:“换,当然换。而且第一人选是你。因为你更懂他,小伙子,你不简单啊。古玩我不懂,这东西对我来说没有价值,但是它对你不一样。你更能知道他的价值。”

司徒此时,突然脑光一闪,想起了什么。

司徒说道:“大爷,你先将这东西放好,你等我一下,我去给你拿一件很有燕城代表性的东西。你一定给我留好了啊。”

老人将这田黄石放到了背包里,说道:“这样你就放心了吧。肯定给你留着。”

司徒点了点头道:“嗯嗯,你等着我啊,我一会就回来。”

司徒快速的跑进了古玩城,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

古玩城里的店铺平时都是八点半才上班,但是周一不一样,周一有早市,客流量很大,在逛早市的同时也会去古玩城内的铺子看一看。店主们当然不回放过这个做生意的时间了,店主们一般是六点上班,与早市一样。

张天河的店铺早已经开了门,店里有两三个顾客,由阿旺和另一个女服务员招待着,小南则是用鸡毛掸子打扫着大件的东西。

看着跑的气喘吁吁的司徒问道:“司徒,啥事啊,跑的这么急。”

司徒跑到一个柜台前面,这个柜台是摆放着玉石摆件的柜台,冲着里面一个高二十公分宽三十公分的摆件自语道:“还好,还在。”

求推荐,求收藏,非常感谢

第九十一章充大头

求收藏,求推荐,万分感谢

司徒所找的东西是一件玉雕摆件。高约二十厘米,宽约三十厘米。

这是一件非常不错的翡翠制摆件。雕刻的是燕城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燕城的大牌坊。

提到燕城的大牌坊,就不得不在提一下燕城的地理位置了,燕城的西北环sd南是华北平原,有两条主路通往燕城,这两条主路,一条是省道,一处是国道。燕城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大牌坊,分别建在这两条路进城的地方。每个来燕城的人都会见到,这大牌坊仿造的是明清建筑,采用的是木质结构,底座是方形的花岗岩石,雕龙画凤,庄严气派,中间挂匾,上书燕城两个金字。

到燕城旅游的人无不停下车与这大牌坊合个影。这大牌坊也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两个大牌坊也就成了燕城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

这件翡翠底部成雪白色,上半部分成淡青色,加上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正好将白色的翡翠雕刻成了大牌坊的花岗石底座,上半部分的淡青色则是雕刻成了木质的牌坊。

上面一样雕刻的是龙飞风雨,简直就是大牌坊的缩小版,但是浮雕加上镂空的雕刻使得上面的所雕之物更加的生动,简直比燕城的那两处大牌坊还要气派。

这件翡翠是张天河刚接触翡翠的时候在yn的一个公盘上买下来的。当初张天河是抱着赌石的心态去的,可是接连赌了几块石头都情况不太好。后来遇到了有人切出了这块翡翠原石。虽然质地不是太好的豆种,但是张天河还是毅然决然的花了九十万买了下来。后来在yn请了一位非常有名的雕刻师雕刻。张天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又给那名雕刻师看了看自己照片中的燕城大牌坊,老人也觉得这块翡翠雕的颜色构架与这个大牌坊非常的契合。

具体张天河给了雕刻师多少钱的手工费,司徒不太清楚,但是这个摆件在柜台里面的标价是二百二十万。看这雕工,估计那个雕刻师不是一般人,费用也应该相当高。

这个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