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116章 靠近温暖(1 / 2)

刺芒 亲亲雪梨 1792 字 2023-08-16

男朋友在孜孜不倦地找他的“老情人”,耿小庆不吃醋吗?吃醋归吃醋,只要能让他心情好起来,耿小庆还是愿意帮忙的。

更何况,她相信男朋友的人品,他不会脚踏两条船,毕竟钱茜茜那样如花似玉的小美女守在跟前,他都没动过心。他也下过保证,哪怕找到了孟老师,也只是把她当恩人。从小到大,他从来都没有食过言,以后也不会。他是耿小庆唯一信赖的人,所以,只要是能让他开心的事,耿小庆都会做。

回港城待了一段时间,耿小庆渐渐喜欢上了这座海滨小城。虽说这里是她的故乡,但是在成年之后——确切地说,是在有了经济基础之后,她才体会到了这里的好。

因为城市不大,“家”离上班的地方又不远,节省了大量的通勤时间,她有更多的时间练瑜伽。在下班之后,她喜欢逛菜市场,也喜欢上了那些有烟火气的地方。在阳光晴好的周末,她跟男朋友去海边骑自行车。暖暖的微风吹在身上,让她感觉生活真美好。

她每周都要买一束新的花,插在客厅的花瓶里。因为她的存在,那个小家变得温馨起来。耿小庆把家布置得井井有条,除了她和男朋友之外,她不想跟其他人共享。她甚至想让老佟永远待在医院里,别再回来了。

当然,她也就是想想而已,如果她真不让老佟回家,那佟童肯定就不喜欢她了。

老佟当了几个月的“试验品”,效果还不错,但是要想彻底治愈,骨髓移植依然是唯一的出路。能恢复到目前这种程度,佟童已经很感恩了。他发信息给那个“十月阳春”,表达了谢意,还想请他吃饭。“十月阳春”婉拒了他,说是身体不适,近期都没有出门。

孙吉祥说,“十月阳春”是他的堂哥,堂哥能活到现在,也是个奇迹。在他家出车祸之后,堂哥一家曾上门探望,“我那个大伯母,也就是我堂哥他妈妈,人很好的,跟那位孙老板的妈妈差不多,财大气粗,但是乐善好施,帮助别人,又不求什么回报。我家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她给过好几次学费,还不让我家还。我那堂哥喜欢帮助别人,大概也是受了他妈妈的影响吧!”

说罢,孙吉祥耸耸肩,又说道:“这样的有钱人,我不介意再多几个。”

“十月阳春”帮了佟童很大的忙,佟童很想上门道谢,又担心打扰到人家。于是,他跟孙吉祥要了地址,买了些水果补品,放在了“十月阳春”的家门口。待走出小区,他才发了微信,让“十月阳春”拿回家。

耿小庆却对“十月阳春”的好意深表怀疑,在她的认知里,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施舍善意。就拿孙丞材的妈妈来说,她肯定是觉得儿子性子太软了,需要佟童的保护,才对他这样好。至于那位“十月阳春”,那就更离谱了。说不定他跟那个实验组有什么关系,治好了老佟,他也会得到好处。

她从未被别人善待过,所以有这些想法并不奇怪。佟童没有理直气壮地纠正她,而是耐着性子解释道:“孙丞材早就不需要我了,人家现在有的是钱。宋阿姨依然对我好,那说明她的确是好心。孙吉祥的堂哥确实也在帮我们,而且他们家大业大,也不图我们回报什么。小庆,这个世界还是有好心人的。”

“或许人家只是想通过帮助你,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感呢?”

“小庆!”

佟童放下了筷子,神色严肃起来。见到他不开心了,耿小庆吐了吐舌头,急忙说道:“反正,我是不相信别人的善意,我也无法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耿小庆说的是实话,在她生活的圈子里,除了佟童,她从未在别人身上感受过善意。在北京工作那段时间,她一门心思往上爬,同事之间就是很单纯的竞争关系。

回到港城之后,她成了佟童的女朋友,融入了他生活的圈子。佟童跟牛警官一家还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胡文娟已经五十多了,无论是做小生意,还是照顾女儿,都力不从心。所以,佟童经常接果果放学,让果果免费学跆拳道,督促她好好学习。作为回报,胡文娟隔三差五就给他做些容易储藏的小菜。冬天到了,还给他买过羽绒马甲,既保暖,又方便他干活;她还从老家弄来厚实的鞋垫,让他不至于脚冷。跟孙丞材的妈妈一样,她也像母亲一样用心地照顾佟童,佟童也用心地回报她。

在港城大学的商业区,佟童也结下了很好的人缘。奶茶店的老板娘经常给他打折,见他照顾父亲辛苦,时常送他些吃的。旁边水果店的大叔也很喜欢他,有时候地瓜烤多了,或者栗子炒多了,他都会给佟童送一点。作为那个区域的青壮年劳力,佟童也帮他们干了不少体力活。用佟老板的话说,温暖都是相互的。

不仅如此,就连在学校食堂打工的人,佟童都以礼相待。在去找佟童的时候,耿小庆就遇到过一次那个“乐谱大叔”,他又没带零钱,也不会手机支付,尴尬地掏不出钱来。钱茜茜不满地说,这都是第几次了,总不能老是这样白嫖吧?一次两次是偶然,次数多了就是故意的吧?

乐谱大叔显然没听懂“白嫖”的意思,他只是陪着笑脸,说“下次一定”。钱茜茜默默地翻白眼,不想给他打印,佟童却爽快地说道:“没事,下次就下次吧!真的啊,下次一定!”

钱茜茜说他太好心了,就不应该惯着这种人,佟童慢悠悠地说道:“冤家宜解不宜结。”

冤家?什么冤家?

佟童笑了笑:“冤家算是泛指,不用深究是什么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