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灌醉酒都没机会(2 / 2)

带着医院回80年 烤饺 1085 字 12天前

综合算下来,这次义诊的任务不算太艰巨。

陈夏是领队,不用亲自下场看病,他只是在现场做协调指挥。划价收费药房这一块,全部由卫生院的人帮忙一起处理,大家有条不紊的开始接诊了。

陈夏主要还是担心药费的问题,这次四院带来的药物绝大多数都是最便宜的,或许一元钱就可以配一大堆药,但效果到底有多好就不一定。

比如在内科。

最可怜的还是一些老年人,比如最简单的一个高血压病,这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就是最便宜的利血平片,一个月也要两元钱药费。

对工人来说都是小意思,退休工资里占比不高。对山里人来说是不会为老年人花这个“冤枉钱”的。

高血压不吃药,控制不住,长期下去各种并发症出来,如果是心肌梗死这样一次性爽快也就算了。

最怕的是得了脑梗脑出血之类,死也不会死,但会瘫痪在床,每日把屎把尿需要人照顾。

久病床前无孝子,得这病的老人结局只有一个,要么活活饿死,要么身上长满褥疮感染死亡等,总之死之前必然会很痛苦。

一切的根源,还是山里老人买不起一两元的便宜药。

就像现在在内科,很多老年人主诉头晕头昏,一测血压,上压190mmHg、200mmHg的特别多。

今天他们或许会买一瓶降压药回去,但下个月就可能断药了,最后就等头脑里的血管呯一声,破了。

还好这是一个少油少盐少糖,又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时代,所以糖尿病高血脂相对较少,不像后世,三高,甚至四高患者比比皆是。

但少不代表没有,拖拖拖,来医院检查往往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

陈夏摇摇头,又转到了儿科。

儿科情况相对较好,秩序井然,就是小孩子哭声比较响亮。

这是好事,哭声不响亮了才是让人担心的情况。

越州有句俗话说得好,“养老日日厌,养小日日新”。

一般一个家庭对小宝宝相对比较重视,前提条件是一个家庭不要有太多小孩,如果孩子一多,也是顾不过来的。

在陈夏的前世,家家户户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小孩来看病,往往有五、六个大人陪着来,真正的小皇帝。

因为孩子少太金贵,家长在舍得花钱的同时,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就特别高。

医术要高、态度要好、技术要扎实。扎针只能一针见血,扎两针就开始翻脸,扎三针直接动手打人。

最后哪怕警察来了,家长一句:“我也是为了孩子着急”就轻描淡写放过了。

儿科医患关系的紧张,直接导致全国儿科医生奇缺。

谁都不想去儿科,谁被分配去儿科都是哀嚎一片,跟世界末日一样,觉得院长大人瞎了眼。

所以医患关系紧张,不良媒体一味指责医院和医生其实非常不道德的,也是有转移矛盾的嫌疑。这是病人和医务人员都需要共同维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