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quxsw.cc,明朝闺秀 !
上元节。
承德,德兴郡王封地。
德兴郡王府门口整整齐齐坐着十几位青锻长衫的家丁,眼睛全都注视着自家的胡同口。
街上来了一顶绿呢大轿,到了胡同口就停下了,轿旁一个蓝布大褂的下人,手里拿着一张细密印花洒金五色笺名帖跑了进来,郡王府的家丁全都站了起来,其中最边上的一个迎了上去,询问道:“来得是何人?”
蓝布大褂的下人将名帖送上:“户部左侍郎曾大人。”
青缎长衫的德兴郡王府家丁双手接过名帖,并不转身回去禀报,而是笑着道:“请大人跟我来。”
蓝布大褂的下人点点头,转身回去了,从轿子里请出一位三十来岁的官员,步行进了胡同,德兴郡王府的家丁迎上去,笑着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大人请随小人来。”那位曾大人点点头,跟着德兴郡王府的家丁往侧门而去。
剩下的家丁们依然是睁大眼睛看着胡同口,紧接着,又一个下人模样的跑了进来,手里却什么也没有拿,只是跑到跟前说了一句:“楚翰林大人及家眷来了。”
翰林,在明朝,最高官职只是正五品,可是,这位正五品的楚翰林,得到的待遇却比刚刚那位正三品的曾侍郎好得多。
登时就有四、五个家丁站起来应了一声,其中一个看样子是个管事,马上很快的吩咐:“进去禀报郡王和郡王妃,还有世子、世子妃,翰林老爷子来了打开侧门。”说完了,自己已经快步的往胡同口迎去,三个家丁跟着他的身后。
一会儿,德兴郡王府的侧门,几辆马车缓缓的驶入,一直停到了二门上,这边已经停了七八顶轿子。马车夫们避了出去,几位管事婆子在这边恭候着,这会儿上前,从前面的车上扶下来一位五、六十来岁的老头子,还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半老太太。
中间的一辆车,下来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身后的丫鬟搀扶着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妇人,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下车了就跟随在男子身后。
后面的车上,下来几位丫鬟,搀扶下来三位姑娘装扮的年轻千金小姐。
管家婆子扶着楚老翰林和楚老夫人上了轿,后面的女眷也全都上了轿子,只有那位三十来岁的男子,过去走在他的父亲楚老翰林的轿子旁。
轿夫从院门口的门房出来了,抬起轿子,一行人往内院而去。
走过长长的甬道,进了一扇朱漆大门,门里侧边仍旧是甬道,正面是另一扇大门。到了这里,一队人分成了两队,楚老翰林的轿子和扶轿而行的楚大爷直接进了大门,而其他的轿子,沿着甬道往更深的内院而去。
围墙外面的街上,隐约能传来‘霹雳巴拉’的爆竹声,相比有些肃穆寂静的郡王府,外面的百姓人家,更有过年的气氛。
轿子停在了内院的院门口,到了这里,终于有点热闹的气息了,能听见孩子们的笑声,一个头戴金丝坠儿凤头簪,中间用金玉蝶花钗绾住,身穿紫色锦缎金丝边小袄,下系同色双蝶戏花绣金边百褶裙,外面罩着一件五彩丝线银狐褂的年轻妇人,正在院中等着。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容貌妩媚,浑身上下透着富丽华贵,只是脸上虽然持重,却少了些威仪。
到了这里,管家婆子们领着轿夫们退避出去,院里的俏丽侍女出来了十几个,分别的从轿中将女眷们搀扶出来,两个全都着水蓝色衣裙的年轻妇人,上前恭恭敬敬的将老翰林夫人扶了出来,缓缓的走进院门。
院中站的贵妇人已经迎上来,急忙的裣衽行礼,口中叫着:“祖母。”
而楚老夫人正好也在弯腰行礼:“世子妃。”两边搀扶的水蓝衣裙妇人,手不知道松点好还是紧点好,还是叫楚老夫人弯了一下腰。
世子妃慌忙的上前搀扶住,微微带着埋怨的笑着道:“祖母,不是说了,在自己家里不要行礼吗不跳字。虽然她一眼都没有看旁边搀扶的两个水蓝衣女子,但是两人的脸色还是微微变了变,忌惮的看了一眼世子妃。
“君臣之礼乃是大义,岂能废焉?”老太太出口就是成章。
世子妃有点撒娇的道:“好好好,您说了算……您老人家现在越来越像祖父了。”
身后那位年轻妇人上来了,跪下磕头行礼:“参见世子妃。”
世子妃笑着抬抬手:“免礼吧。”
年轻的妇人起身,轮到最后面的几个姑娘过来行礼,口称‘参见世子妃’全都要跪下,世子妃伸出双手一搀,将两边一大一小轻轻搀住,道:“起来吧。”
中间的楚恪绮就跪了个扎扎实实。
世子妃搀住两个妹妹,看了一眼地上跪的楚恪绮,淡淡的道:“起来吧。”
言罢,转身搀扶着翰林夫人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