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2 / 2)

听到鼓点的铁骑连忙调转马头撤退,而这个时候显然朵颜卫已经来不及去再度形成拦截。

强行拦截的话反而会遭遇到更大的损伤。

便也只能是任由其离去。

「看来在北元中,还是有那么几个善战的将领。」

蓝玉看着成功突破包围圈的北元骑兵,冷笑着说道。

周边的将领神色也是多了几分慎重,当然也就那几分了。

对于辽东镇来说,攻击远远不是关键,只要能守住长城便就可以了。

只是聪慧的将军,总会让人更多的看重。

看到自己归来的铁骑,额勒伯克显得非常的高兴,立即许诺对鬼力赤赐下大量的封赏。

虽然六千多骑兵出去,回来不到四千,但就刚才的情况能有这么多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一旦彻底被围住,能不能有个千骑回来都还尤为可知。

在经历过这次的事情之后,额勒伯克变得更为谨慎了,轻易不敢妄动中军,二十年不断让人对长城的各个城墙段进行突袭。

中军则在一个地方开始隐藏起来,甚至都不生火做饭,大多数的将士以生肉为食。

除了大帐里可以用火之外,其他地方都明令禁止用火。

「明日这边的缺口,便就由你来把控了,切记不要让朕失望。」

「一旦夺取到缺口之后,朕会立即派遣所有大军进行支援,务必冲破长城。」

额勒伯克认真的说道。

鬼力赤也是认可的点点头。

时间对于北元,还有其他的部落来说,已然是非常的紧迫了。

最近已经有不少人冻死,如果再拖下去,吃亏的反而是自己这边。

所以额勒伯克必须要做出决定,在一个时间段里对大明这边发起冲锋。

「请大汗放心,我必然会率领部落的儿郎,为尊贵的大汗打开长城的缺口。」

「让那些大明人,尝到我们草原弓箭的味道。」

鬼力赤当下就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听到这话的额勒伯克,走上前去拍了拍鬼力赤的肩膀,以示自己对他的认可。

随着鬼力赤的离开,额勒伯克身边的近臣浩海达裕走上前,对额勒伯克小声说道:「陛下,或许我们应该换一个地方了。」….

额勒伯克皱眉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浩海达裕说道:「鬼力赤的军事才能太高了,而且臣去看过乞儿吉斯部,他们部落的勇士非常的擅战,加上有鬼力赤的领导,对于草原来说是极大的危险。」

「此番我们可以让其去吸引大明的注意,然后我们的大军从另一个地方突袭大明。」

「这样的话即可以除掉鬼力赤,也可以打到大明里去。」

鬼力赤的表现太出色了。

不管是他本人,还是说乞儿吉思部。

浩海达裕是个佞臣,佞臣最大能力,就是及时的发现可能会出现对自己有利益的情况。

鬼力赤的表现让浩海达裕惊心。

不管是说大汉对其信任,还是说对其放任,这对浩海达裕来说都是一种威胁。

既然是威胁,当然要去掉才行。

只是额勒伯克皱眉道:「朕这才给他赏赐,现在又要抛弃他,让他独自去面对大明。」

「这样的行为会使得其他部落心中动摇,也会害怕朕会对待鬼力赤那样去对待他们,这会影响到朕的名声,还有朝廷的名声。」

额勒伯克直接拒绝了浩海达裕的提议。

浩海达裕有些不甘心的说道:「陛下,其他部落死再多人都没有关系。」

「鬼力赤如今在部落中声名鹊起,这番不管能否打下长城,鬼力赤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权威。」

「只要陛下的十万铁骑在,其他部落即便是想有其他心思,也没有这个胆子。」

「但是鬼力赤不同,他完全可以....」

额勒伯克听到这里直接摆手打断了浩海达裕的话,而后道:「好了,朕刚才已经说过了,不要再多说了。」

「朕相信鬼力赤,即便他有什么不好的想法,但是我们首先要能拿下辽东。」

「鬼力赤自会比我们更加的着急。」

听到这里,浩海达裕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说服额勒伯克汗了。

便也只能是放弃这个想法。

......

「你能确定北元的大军隐藏在那边峡谷之中,而不是先前军营所在。」

蓝玉看着面前的探马,皱眉问道。

决战的主动权在北元的手中,二十万骑兵的阵容,让蓝玉这边也不好进行一个冲锋。

依仗长城之力才是关键。

而长城太长了,是不可能说全部都守得过来。

只能是等北元发起冲锋的时候,才会有兵士点燃烽火狼烟示警。

「大将军,我没有看到对方的大营,但是我看到了大量的北元骑兵巡查,他们穿着先前跟朵颜卫征战的盔甲。」

「那是北元大汗的卫队,他们出现在哪里,北元的皇帝就会出现在哪里。」

探马恭敬的说道。

听完之后的蓝玉,心中沉思。

这可不是说谁猜得准才行,而是要真正进行一个防守。

探马所说的地方和目前的地方相差很远,如果打起来的时候,增援的兵士至少要三哥时辰才能赶到。

让北元的骑兵先行打上三个时辰,如果大明主力不在的情况下,是绝对无法维持的。

心下想了片刻后,蓝玉开始吩咐。

在今夜的时候,派遣数十探马对目前北元对军营进行一个查探。

看看先前的大量骑兵,是否还在那里等候。

如果确实走了,那么新的长城段就必须要早日打探清楚方可。

否则被北元给冲进来了,那可就不好办了。

虽然蓝玉在先前确实重创过北元,但他也非常明白蒙古骑兵的厉害,所以一定得要小心谨慎。.

执笔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