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达到可以发动一场大规模决战的地步。
想到这里,杨兴国马上命令道:“参谋长,既然日军跑了,那我们以后再收拾他们。马上通知李智龙,我同意改变计划。让他抓紧时间打扫战场,然后做好防御,以防万一”
被辽东军一个警卫营快送出辽东后,钦差一行就快马加鞭回答京城。
在他们看来,辽东军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果自己不快点把这个消息送回去,让朝廷和老佛爷知道,那自己就是朝廷罪人。
钦差非常清楚这个道理。
所以,他一回京就打算去面圣。
也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是辽东军运气好,他回京的时正是朝廷早朝的时候。
当着慈禧和所有大臣的面,钦差足足用了十分钟时间,才把自己在辽东的所见所闻全部讲出来。
“你说日军集结了十万精锐进攻辽东军,仗打得很惨烈,辽东军已经损失过半,很可能挡不住日军进攻,丢掉辽东”慈禧皱着眉头对钦差追问道。
钦差赶紧回答:“臣刚才所说全部属实,没有任何虚言。王将军和张将军都是禁军出身,战场上只需要一眼就能看出战场形式,他们可以给老臣作证”
因为没有上战场,为了增加自己判断的真实性,两个将军在汇报时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夸大了一些。
两三千人的重伤员被他们说成三四千人,什么禁军都没有装备的重炮,或是很少装备的轻重机枪,都被他们给讲了出来,就好像他们亲自上过战场一样。
他们的夸张很有效果,说完后,包括慈禧在内,朝堂上超过八成的人都相信了钦差所说,刚才还是疑惑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当一个大臣开口,希望朝廷支援辽东军,一定要守住辽东时。其他大臣纷纷开口附议。
站在朝堂上,还打算通过这个机会让朝廷把辽东军列为叛军,并且消灭辽东军的袁世凯。这时候一脸凝重的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袁世凯很想从钦差的汇报中找到一些漏洞,可是,最后都因为没有证据而放弃了。
最后,袁世凯只能冒着朝堂失礼的风险,把目光转移到自己安插在钦差队伍中的一个副将身上。
副将这时候也发现了袁世凯看向自己的目光,作为袁世凯心腹,副将很清楚袁世凯再想什么。
钦差所说的内容,他在辽东都看到了,最后只能在袁世凯一双期待目光的注视下点点头,表示自己认可钦差所说。
国家受到侵略和自己私人恩怨,孰轻孰重袁世凯还是能分清楚。
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一本抗战军事小说,四百多万字,被封后重新上架,腾讯阅读和移动阅读都有发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第六百一十八章哭穷
,。
正皱着眉头的慈禧,看到朝堂上的文官,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全部一边倒希望朝廷支持辽东军。让辽东军在前面挡着,不要把战火烧出辽东。
慈禧打心底已经同意了这个提议。
毕竟,辽东军不是朝廷花银子组建的,死再多人朝廷都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
这对于财政窘迫的朝廷来说,绝对是最佳选择。
但武将的想法慈禧也不能不顾,眯着一双眼睛的慈禧迅速把目光定格在一脸凝重的袁世凯身上,然后皱着眉头追问道。
“袁爱卿,你的想法是”
一番犹豫后,袁世凯不得不违心的回答:“老臣的想法是支持辽东军把战争规模控制在辽东,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战火再一次烧到奉天。”
“如果辽东军实在是顶不住,老臣愿意亲自带领北洋军出关,同日军进行作战,保护奉天。”
北洋新军从组建开始,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防御京畿。
作为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军队,袁世凯早就把北洋新军看成自己的私军。
作为自己在朝廷立足的本钱,袁世凯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北洋新军被消耗在关在战场。
既然如此,袁世凯为什么要主动提出带兵出关同日本人作战呢
这就是袁世凯再关键时刻耍的一个小心思。
北洋新军对京畿的重要性慈禧不可能不清楚,除非真到了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否则慈禧绝对不可能动用北洋新军,即使是自己亲口提出来。
这种情况下,袁世凯代表北洋新军请战,不仅向慈禧表明了自己立场,让慈禧看到自己是个忠臣,北洋新军不是外面传言那样是自己私军,只要朝廷愿意,随时可能抽调到关外作战,不再猜忌自己。
果不其然,自己话刚说完,慈禧就摇头否决道:“袁爱卿你有心了,就算要派军队出关作战,那也轮不到北洋新军,北洋新军的任务是守护京畿。不过,袁爱卿你的忠心,哀家是非常清楚的。”
文臣武将全部同意朝廷支援辽东军,把战火控制在辽东,这正好合了慈禧的意思。
于是,慈禧几乎没有过多思考就同意了。
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慈禧根据钦差带回来的辽东军要求,很快就做出决定。
朝廷从户部拿出二十万两白银的军费,慈禧从自己私库拿出十万两白银,凑够三十万两白银送到辽东军,支持辽东军扩军并且挡住日军进攻。
至于辽东军要求的兵力支援,慈禧想没有像就否决了。
关内部队都是朝廷用银子组建的,慈禧可不想看到他们白白消耗在关外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