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节(2 / 2)

gu903();听他这么说,小秋也就放了心,还有心情笑话她,想来也没大碍。

哼了一声,小秋转身上了秦戎的车子:“你有劲儿,有劲儿我也不坐你的车子!”

吴戈回头扫了秦戎一眼,没再说什么,骑上车子率先出发了。

前一趟小秋跟着秦戎来买旧家具的时候,天色晚了,又不熟悉,她都没能好好逛逛,比较隐秘的‘工艺品商店’也没能进去逛。这一趟到了旧货市场,小秋已经算是熟门熟路了,为了避人耳目,她与吴戈秦戎商量,兵分三路分别去不同的旧货店寻找,然后,她直接撇开摆在外头的旧家具旧日用品,一头扎进最里边的‘工艺品商店’。

所谓工艺品商店,其实就是古董商店,平常百姓不允许买卖的,只有一定级别的人才允许到这里来购买‘工艺品’,以满足研究或者其他工作需要。

秦戎吴戈显然与这边的人挺熟的,有他们介绍,小秋得以顺利进入这个相对隐蔽神秘的所在。

外头被许多旧物遮蔽了,房间的光线很暗,大白天的进门就要开灯。灯光昏黄,一眼看过去,就见一只只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件儿,书画瓷器杂项儿,琳琅满目,纷繁杂陈。

小秋的眼睛差点儿不够使了,一头扎进去,一件一件仔细看过去,很快就全心投入进去,把外头的事都抛到一边了。

七十年代末,国民还基本没有收藏的概念,旧货市场里随意丢着堆着的,很可能就是檀香木的家什儿宋时的孤本,捡漏儿的机会比后世多得太多,而且,远没有后世赝品复制品泛滥的乱象。

小秋一扎进去,几乎是走不动步了,她一边细心地搜寻查看,一边暗暗后悔,早知道不去收鸡蛋了,在这里淘着一件东西,说不定就够倒腾一年鸡蛋的了。

一会儿,又想,这里的东西淘回去,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来,没法变现,她买房子的计划就遥遥无期……唉,鸡蛋还是得倒腾下去呀!

古董古玩这东西,自古就不乏仿品赝品,许多高仿品,因为工艺精湛,流传的时日久了,同样成为古董的也不是没有。

小秋自知自己对这些东西知之甚少,也没存着淘什么绝世之物的想头,只想着趁这会儿东西便宜,捡着合心意的东西买下来存着,往小里说就当投资,往大里说,也能少让一些好东西外流。

即使她这个外行人也知道,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借着回乡探亲、回国投资的名头,没少往外倒腾好东西,致使多少国宝以极低廉的价格卖到境外。

第三百七十二章

索性,她进京的时间点比较靠前,开放伊始,国民的收藏意识没有觉醒,国外那些所谓的爱国人士爱国商人也没大批地涌进来,她还有机会学习中淘澄宝贝,也能在淘澄宝贝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

大中午头儿,外头的旧货摊子没人光顾,看摊子的五十多岁的老头儿也进了铺子,眼看着小秋一件件捧起来,小心翼翼地端详,琢磨,就觉得有些意思,这些年,可没几个琢磨这些物件儿的人了,更别是一个娇俏俏水灵灵的小姑娘,别说过来细细地琢磨这些个,就是旧货市场上也难得见着一个了。有那功夫,小姑娘们谁不愿意去王府井逛逛去,有背景的还可以去友谊商店,即便条件差些的,也愿意去公园逛逛去,谁会想着他们这些‘卖破烂’的地儿走动啊。

索性闲着无事,这位就开口跟小秋闲聊几句:“小丫头,可看出点儿什么来了?”

小秋歪着头看过来,笑眯眯道:“不瞒伯伯说,我是擀饼杖吹火‘一窍不通’啊!可我就是喜欢这些东西,就愿意看这些老物件儿,觉得有一股子新东西没有的……劲儿!”

“哈哈,真是难得,你个小丫头居然会喜欢这些个。”老头儿被逗得哈哈大笑了一回,然后擦着眼角笑出来的泪水,道,“你这句话说得倒是对呀,老物件儿存世多年,历经朝代更迭、实施沧桑,自然比新物件儿多出一份底蕴来,呵呵,也就是你说的‘劲儿’!”同时心里感叹,只是多少历经磨难战火流传下来的好物件儿,都被之前那场浩劫毁了去,心痛了!

小秋见这位态度和蔼,说话间,也是懂得这些东西的,她就有意跟他多聊几句,不指望人家悉心教授,能学一点就算一点吧。

也不知是不是小秋就比较有老人缘,这位姓冯的伯伯也挺健谈,带着小秋把铺子里几样比较出彩的物件儿讲了一遍,前清的粉彩大盘,明代的铜香炉,还有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唐朝时候的彩陶俑……

小秋认真听着,也随着他的介绍讲解,一件一件仔细地看过去,只觉得自己受益匪浅——突然,她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只大青花碗。碗口已经豁了,碗底子上扔着一块瓷片子,将那瓷片往豁口上一合,却仍旧缺着些。

冯伯伯见她的动作,叹息道:“这碗是开门的好东西,最少也得是清初的物件儿,可惜,碗口破损严重,难以补全了。另外,我也不瞒你,你翻过碗底来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