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又开始了。
千年未变的世家遭遇这番大变,竟呈大厦将倾之势。
腥风血雨中,有一人力挽狂澜。
墨家学宗合纵连横,不仅说服以墨家为首的支持浑天说的各大世家团结一致,还说服其他支持盖天说的世家不要妄动。
打一派拉一派的手法谁都看得出,支持盖天说的各大世家没有蠢到立刻动手,趁着这喘息之机,墨家学宗秘密游说分封各地的“秦王”“梁王”“周王”“武王”,告知他们:明帝“寻求变化”的思路始终是对外扩张,对内收紧,分封领地只不过是让你们代为管理,用最快的速度消化既得的战争成果,等到世家覆灭,那么分封各地的诸侯便是唇亡齿寒,同样要走向末路,因为明帝的野望绝不局限在区区中土,等到世家倾覆,明帝自然要回收权力,走向中央集权的道路,否则为何要“集天下之银以铸天环”呢这只不过是控制兵器的手段而已。
获得各大世家与诸侯的认同后,墨家学宗为对抗明帝,提出了一个他寻思多年的“变化”:以世家、诸侯与部族乃至个人结成时效永存的同盟。
这或许是一条可行的道路,或许不是,没有人知道结果,因为所有人都低估了明帝的魄力。
墨家学宗回返族内的第二天,明帝率军亲征墨家。
是役,墨家孤立无援,三大宗师战死,千年世家毁于一旦。
墨环临危继任,带着墨家的火种,从学宗大人筹备多年的密道逃离,但天下之大,已无容身之所,其他世家自顾不暇,更不可能对墨环伸出援手。
就在踏平墨家的那一天,明帝对所有世家说了一句话:“百家争鸣的时代到此为止,从今往后,我不开口,哪只虫儿敢作声”
这就是墨环所知道的一切,至于在那之后,世家与诸侯将走向什么结局,一概与他无关,因为如今他就要与这个世界告别。
穿过裂缝的那一刻,墨环很想回头,但他不敢回头,他心想,如果我能像学宗大人一样,对人心与世界的变化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或许墨家不会走到如今这般地步。
但这一切都是空谈,明帝已落笔写下墨家的结局,至少在符文眷顾的世界里,墨家成为了历史。
银马车架穿过通往另一方世界的门径,墨环在令人烦躁的哭泣声中紧绷着脸,四处观察眼前光怪陆离的世界一景,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墨环不能理解的事物,看得越多,他的表情就越凝重。
周围区区魔物不足挂齿,真正让墨环感到震撼的是这方世界里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即便是墨家在千年时光里不断加建的符阁,也不过如此,而这样的建筑,竟然比比皆是,一眼望去,数之不尽。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墨环痴痴望着高楼,却见一道幻影掠过半空,转瞬之间来到自己身前。
二十八面银镜在那之前便已从宽大的袖袍中飞出,挡在墨环身前。
那身影停在银镜前方,来者身着一袭白衣,踏着一柄飞剑,脸上写满震惊之色。
墨环看清他的脸后,同样大惊失色。
二十八面银镜中,映出二十八张与墨环一模一样的面容。
第四百七十章符文刻印上感谢大头的小葱舵主打赏
眼皮上好像压着两座山,墨环费尽全身力气才睁开双眼,随后一片白色映入眼帘。
这里就是另一方世界吗为何如此奇怪等等
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飞快在脑海中回溯,墨环回想起自己昏迷之前发生的一切:他带着墨家最后的火种逃亡另一方世界,却在来到此方世界后见到一个与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白衣少年,甚至就连彼此脸上的震惊神情都是一般无二。
随后,激战爆发,战斗一开启便难以停下,直到最后分出胜负。
墨环记不得是谁先动的手,也不知道为何动手,只记得对方的实力很强,是一位二阶天眷者,挥手之间便将自己的银镜与银马车架融成了银水。
二十八面银镜由墨家前任墨宗亲手打造,饮马车架则出自墨家符宗之手,作为能够体现世家底蕴的器物,它们不仅是一流的符具,更是世间难得的宝物,竟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在对方手下化成了无用的银水。
墨环又惊又痛,随即意识到对方拥有控制银器的能力,拥有如此能力的天眷者也曾在历史中出现过,而他们的人生经历却大多是相似的悲剧,几乎活不到成年。世人以为那是天妒,其实那是世家意志的体现。
若换了普通的符道宗师,碰上这样一位能够溶解银器符具的天眷者,恐怕束手无策,但墨环不是普通宗师,他是十二岁成就宗师的天才,是即将踏入大宗师境界的顶尖宗师,那些脱离外物便成了废人的庸才,怎能与他相提并论
如果说符文大道是一条无限宽阔且拥有无穷分支的堂皇大道,那么符道的追寻者便是走在不同分支上的旅人,每个站到起点线上的初学者都会看到前人留下的指印,并由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分支。
有些分支有尽头,有些分支则没有,或者说,暂时还没有走到终点。有时沿着某条分支走到足够远的地方,又会出现新的分支,甚至,还有天赋异禀的符文宗师,在前人的基础上,自行开拓新的分支。
年仅十岁时,墨环便在符文大道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分支。
因为长年废寝忘食地习读符经,墨环体魄亏损严重,为了能让自己更好地钻研符文,墨环决定用符文强化自己的身体。
将自己的身体当作符具,并将符文铭刻其中,以此达到强化体魄的目的,这种想法并非没有人提过,事实上早在天环部族那个时期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想法,但几千年来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