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高呼,其势如山崩如地裂,一道身影拔地而起,直飞高空。
杨小千抬头望去,那人踏着一柄长剑,身穿一袭宽袖白衣,半长头随意用一根铁簪盘起,正将手伸向纪念碑。
“于谦要做什么”杨小千有些担心,于谦此时的举动并不在预先的安排中,让人摸不着头脑。
认识于谦或知道于谦的远救会中高层全都凝神屏息,担忧不已。连杨小千都攥紧双拳,暗自祈祷于谦千万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添乱。
于谦无视了杨小千的暗示和张欣怡用能力传到他耳边的话语,将双手放在纪念碑碑顶,额头两道锁链幽光闪耀。
杨小千似乎想到了什么,示意几个准备想办法升空拦住于谦的觉醒者不要妄动。与此同时,高耸的纪念碑开始生变化。
纪念碑原本就由于谦以钢铁亲手筑成,否则凭当时天堂岛上的施工队没有任何可能做出这样一座巨碑。
于谦觉醒的第二能力使他不仅能掌控金属,还能轻易对金属塑形,他将这种能力命名为“液态金属”。
而今纪念碑的变化完美展现诠释了这个能力的运用,形成纪念碑外层的钢铁如同融化的铁汁,变成浓稠的液体,向上流动并重新塑形。
烈士的名字依旧铭刻在碑身上,一个没少,但纪念碑的形状却逐渐开始变化。
半分钟后,于谦鼻间两道温热液体顺着鼻腔滚落下来,但他没有因此停下。
一分钟后,于谦咬牙忍着极度的眩晕,继续催动能力。
两分钟后,于谦终于完成了对纪念碑的塑形,已无力再控制长剑悬空,身形一松,从碑顶坠落。
黑幽灵平稳地接住于谦,将他带到高台上,杨小千让开位置,而鼻血染红白衣的于谦站在高台中央,笑了笑,指着身后的纪念碑,说了四个字。
“剑名镇远。”
再看此时的纪念碑,左右两侧厚度减低,形如剑锋,正中间微微凸起,犹如剑脊。顶端多出两面剑格与一柄剑茎,分别是长剑的握柄和护手。
这是一把长剑的形状,远处看起来就像是一把插进江心岛地面的惊世巨剑。
剑名镇远,永镇远江。8
第一百九十二章镇远剑与镇远舰
元旦过后第二晚,吴记茶馆又一次爆满。因为茶馆门外白板黑字写得清楚分明,今晚要讲的内容是远救会誓师大会。
尽管几乎全岛居民昨晚都亲临现场,全程目睹誓师大会,但前来茶馆络绎不绝的听众还是把茶馆的门槛都踩破,里里外外围了三圈,挤得像是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找不着一丝空隙大家都还想再通过老吴那张名嘴,以另一种角度重新体会一次当时的感觉。
这一次,说书人老吴一改常态,对于誓师大会的各个细节不再用春秋讲法一句带过,而是详细说明,反复烘托,足足讲了三个小时才步入尾声。不过老吴口才斐然,一场三个小时讲下来,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许多听客口干舌燥却不敢饮用茶馆供应的茶水,怕憋不住尿会错过精彩。
这时老吴正讲到于谦于副会长只身铸剑,提起惊堂木往桌上用力一拍。
“镇远剑”
“这个名字,大有来头,且听老吴我给大家说道说道。”
老吴端起茶杯,用嘴唇沾了点茶水,抿了一小口水润润嗓子,却不敢多喝,他也是憋尿大军中的一员,准确的说,是唯一一个不得不憋住的人。
“在19世纪中后叶,前朝名臣、洋务运动领头人李鸿章曾命人督造两艘定远级铁甲舰,分别是镇远舰与定远舰。这是我国近代海军史上第一级近现代意义的主战军舰。其中这镇远舰恰与我们的镇远剑谐音。”
“当年的镇远舰是国之重器,保卫我国领海。如今远救会不也像镇远舰一样在这远江保卫我们吗”
“镇远镇远,镇守远江,正是那些在纪念碑上留下姓名的烈士们化身这一柄利剑,永镇远江,于副会长以此命名,大有深意,大有学问,让人敬佩啊。”
坐在老吴左侧一张方桌上的人突然笑出了声,一边笑一边摇头。
老吴瞥了那人一眼,没吭声,继续讲自己的话,他每天要面对上千位听众,不可能面面俱到让所有人都满意。要是一有人表示不满讥笑讽刺他就立刻回应,那还怎么讲下去像这样不配合的听众,只能无视。
而坐在方桌上的另一位女士很是不满,皱眉问道:“你笑什么”
先前发笑的男人扶了下鼻梁上的金丝框眼镜,咳嗽了一声回问:“你知道镇远舰后来是什么结局么”
“什么”
眼镜男矜持地端起茶杯,做足了气派,才用历史老师教学生的口吻说道:“甲午战争爆发后,镇远舰与定远舰在鸭绿江大东沟与日军主力作战,重创西京丸,但受伤上千处,无处修理,最后被日寇夺去,编入日寇舰队,在日寇海军里服役十七年,最后还被拆解出售。这都算了,最后镇远舰遗留下来的铁锚、锚链被日寇政府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赤裸裸地羞辱我国。直到一九四七年,才有国民政府的钟将军赴日,接运回国。可当时不像现在,当时国民政府腐败无端,镇远舰三百吨铁锚铁链被当做废铁卖了。”
“你说,老吴他拿此镇远剑与彼镇远舰相提并论,我能不笑么”
gu903();女士这才明白,原来眼前这人是气极而笑,咬牙恨恨道:“日寇可恨,跟丧尸有的一比,以后要是有机会,真希望远救会能把丧尸变异体往日本岛上放,让他们鬼打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