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1 / 2)

切地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战争方式冷战,这全靠了核武器营造出来的“恐怖平衡”。

有了这种保证相互毁灭的恐怖平衡,冷战两大阵营就能在各自家里面安心far了

如果有人真的这么想,那就图样图森破了啊

对赤色阵营来说,有核武器的世界那真是太不公平了。

如有有人不相信这种说法,其实只要看看苏修西方集群的81军演的视频就能明白了。

1981年9月4日举行的81军演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那场面相当滴壮观

这次军演不但让西边的北约诸国瑟瑟发抖,就连南边的东方某大国也差点吓尿。

就在81军演的10天之后,他们针锋相对地举行了赛里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华北大军演,那场面相当滴热闹。

两场军事演习参加人数倒是差不多,都是五十万正规军加十几万后勤部队。

不过华北大军演总共出动了1300多辆的坦克装甲车,这还不到81军演的一个零头。而且华北大军演装甲主力是永不过时的五对轮,81军演是天启坦克嗯,是t70和t72。

站在军迷的角度想想真是唏嘘啊,苏联解体华约覆亡之后再也见不到如此壮观滴场面了。

据粗略统计,八十年代北约共拥有26000多辆主战坦克,其中美国12000辆左右。而华约主站坦克数量是70000辆苏修一家就有55000辆。

这要是当时的苏共总书记“勋章控”勃日烈涅夫同志小手一抖,鼠标一圈,直接向西向南a过去的话画美不看

但是,但是,但是。这幅美妙到无法直视的画面诞生的前提是核武器不存在。

而比起北约和华约的工业和经济实力,这个夸张的坦克数量反向差距,就证明了计划经济的最大优势。

换句话说,计划经济国家能“暂时”地牺牲经济发展,换取“暂时”的军事力量。

问题就在于不打热战只打冷战,军事优势既不能转化成政治胜利又不能掠夺别国资源的话,结局就是原本那条时间线上发生的历史,到最后苏修想对外转嫁国内矛盾都做不到。

而对我们的袁大师来说,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核武器出现得实在太早了。

人家大日本帝国可是有着八百万众神的天津神国,还有着万世一系的天脑黑卡,更有着神风天佑的四大列岛,岂是英米鬼畜可以轻易羞辱得了的

与此同时,一心复仇的美利坚王师好不容易打赢了冲绳血战,摩拳擦掌地要给日本人来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暴雨”。

眼看着九州岛登陆战,关东平原登陆战,大东京保卫战,富士山血战,川中岛合战,桶狭间合战,大阪春夏秋冬之阵等等这些必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留下印记的战役即将发生

然后就在全世界都在屏息以待的时候,堂堂大日本武士居然为了两颗杀死区区十几万人的小小原子弹而屈辱地无条件投降了

说好的“叶隐”呢

嗯,叶隐是武士道当中的一种说法,作为武士要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

说好的“一亿总玉碎”呢

说好的“犹如风卷雪,落樱一团飞空中”呢

什么太平洋战争,打了半天大日本武士只死了150万,而美利坚王师阵亡人数居然只有对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比起欧洲战场和中国大陆战场,这死的人未免也太少了吧。

如此没有“物哀”感,如此没有荣誉感,如此没有历史感,如此没有骑士精神,如此没有武士道精神,如此没有因吹斯听精神的事情

我们的袁大师怎能容许发生在他专属的时间线上

要是按照原本那条时间线发展下去,1939年初,德国的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普曼就发表那篇关于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

接下来同年8月份,大魔导师会写信给fdr,建议研制原子弹,这才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

到了1942年8月原子弹研制工作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

于是就有了1945年8月广岛和长崎的两次核爆炸,这让日本当局误以为美国人手里有上百颗原子弹,吓得只好无条件投降。

袁燕倏要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起码打到1947年,而美利坚依然还是在1945年就拥有了核武器

那么他老人家辛辛苦苦地奔波二十年,岂非是在为美利坚资本主义宏伟大厦添砖加瓦

所以说,大杀器正是他宏大计划当中最为致命的漏洞。

既然是漏洞,那么自然就要堵上。

灰骑士大人这么费心思地结交大魔导师不就为了这个么

“能毁灭世界的超科技武器”爱因斯坦惊讶万分地道,“尼奥袁先生,我知道你是一位科幻小说作家,可是这想象力未免也太”

袁燕倏自然而然地接口道:“突破天际”

“突破天际哈哈哈,这真是一个好词”大科学家立马赞道。

我们的袁大师心中暗道,等你说出那句名言的时候不知道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哦,那句名言就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是木棒和石块。

第一百七十三章大杀器下

第173章大杀器

本章副标题:给大魔导师发什么牌好呢

“ec2”

灰骑士大人放开了搭在大魔导师背上的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轻轻地说出了自己说过好多次的那个质能转换方程式。

这个方程式正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

他指出,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贮存着看不见的内能,而且这个由质量贮存起来的能量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如果用数学形式表达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的话,某个物体贮存的能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打个比方说,常规状态下燃烧一吨煤所释放的全部热能,只相当于全部由质量转化而来的0028毫克物质释放的能量。

这个在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观点,却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