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采都不输给进士,制艺不输于翰林,只是名声不限于外罢了。
聊得兴起时,冯公公突然提到林黛玉。
“听闻林大人家有一女,不知可曾及笄”
“额,今年确实已经及笄,只是我事务繁忙,尚未办礼,只能等下半年补上了。”
林如海有些内疚,本来打算是在今年花朝节,带女儿回家办及笄礼的,然而当时他一月间四次遇刺,不得已,只能耽误了。
及笄礼,是淑女十四岁的成人礼节,按大夏风俗,一般都是当家主母主持,邀请走动得近的人家前来赴宴,都是一般的当家妇人还有未出阁的姑娘。
及笄礼本意是告诉别人家,我家女儿到了婚配年龄了。
通常,及笄礼前后,来往相识的人家早就开始相看了。
嫁娶之事,宜早不宜迟,超过十八就算大龄了。
大夏律有规定,若是超过二十二岁仍未出嫁,每年要额外多交一笔待嫁费,每年大约是十两。
内宅交际,婚嫁相看,主宰嫡女庶女婚姻大事的,都是内宅主母。
林家而今没有当家主母在了,这及笄礼还真飞非得找贾老太太帮衬不可
林如海暗恨,那老虔婆明里暗里暗示着,要撮合着两个玉儿,竟在这事上给他拿乔。
不说那贾宝玉跟个废人似的,就是没废,也不能够
“大不了,回头就娶个本分的二房,我堂堂三品大员,还能被贾府老不死的给拿捏住”
林家唯有一女,平日最是宠爱,哪里肯让她受委屈,别说贾宝玉,就是真宝玉也不行
“周小子也不知到了哪里,去信让他来辰溪县也没见个人影,现在连我都不怎么搭理了哼,还想娶我女儿”
林如海这边想着,哪里知道冯公公也动了心思。
他倒是有个远方侄子,而今在户部打杂,好歹是个京官,走了王太傅的路子,补的五品员外郎这个闲职,难得林如海不排斥他的身份,倒是有意结亲。
不过想了像,为免尴尬,还是试探了一句。
“不知令嫒可有许人”
林如海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抚须而笑。
“三年前有个不知好歹的小子,与我打赌,侥幸赢了,我已将小女许出去了”
“哦”
冯公公来了兴趣。
“那人是何身份”
“不过是区区一举子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见林如海不愿多提,冯公公知机转换了话题,聊起了京城的见闻。
慈航真人得道于殷商时期,属于太古仙人,后期神话混淆
慈航真人就其来源道教有二种说法。
历史记忆中的“慈航道人”
慈航道人,是道家女真神仙。道场位于普陀山落伽洞,手持法宝为三宝玉如意,清净琉璃瓶。
根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普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
灵宝经里也曾描述慈航道人原为禅黎世界坠王的女儿,到了4岁还不能说话,王觉得很奇怪,就将她丢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没有粮食,却能吞食日月之精华。在封神演义中慈航道人为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之一,法术排名前三,战绩辉煌。所以慈航道人的出现时代应该是在商末周初,系女性形象,法相慈悲庄严。
依照道教的说法,慈航真人乃是原原本本的女真,而佛教的观世音则是从一开始就是男人身修行的。再者,依照历代神仙通鉴来说慈航真人商朝得道,而依照佛教楞严经来说,观世音,远在恒河沙劫前,就已经修成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为观世音号”。而且依照佛教经典,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继承者。
依照种种经典来判断,十分明显,慈航真人不是观世音菩萨,他们之间有十分清楚且明显的差别。在唐朝菩萨改为女像后这是政府行为,再加上后世封神演义等小说,从而导致部分不研习经典的道士产生了慈航真人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想法,再加上,全真派提倡三教合一,有意或无意加深这一观点,於是就造就成了今天慈航就是观音这观点的氾滥。甚至连道教协会网也是如此说明介绍,而且道教协会网所例举的观音事迹不过是後世小说家们的伪造,是不被佛教承认的正统佛教关於观音的记载统统都在经典里,他们佛教是绝对不会承认小说之中的事迹的。由此可见,道教流传至今有多没有自信和混乱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改道
车队行至小山谷不远处,前方探马回报。
“山谷内无故起怪雾,还有火光”
校尉下马,从马背侧面一个袋子里,取出一个长筒望远镜,举起来,望向远处。
果然山谷笼罩在一片白雾之中,隐约闪过火光。
“青天白日的,怎么竟然出这种异象”
“这一路上就没太平过。”
校尉也是郁闷,貌似自从接了这趟差事之后,就没那一日是不出状况的。
什么驿站的马被人下药,什么桥断了,什么赶路遇到泥石流
不时还会遇到几个企图混进车队的探子之前他们是以行商的身份乔装打扮出行的。
后来,干脆就不再掩饰,光明正大打出了钦差旗号,一路广发公文,请出王命令牌、圣旨,这才消停了半个月。
可踏上江南之后,对方也不再掩饰了,刺客、盗匪、汪洋大盗、江湖散人,那是一个个轮番上
“甄家哼取死有道不杀不足以平愤”
校尉放下铜制的双通望远镜,小心地放在垫着数层厚厚棉布的盒子里收好。
这可是舶来品,上面镶嵌着打磨好的水晶,价值不菲,即便是他的俸禄不少,也只舍得买了一只。
虽说随军术士也有法术,可以望得更远,可那帮术士大爷也未必愿意为此浪费法力,还是用这个好,不求人。
想到术士,校尉顿时有了主意。
唤来亲兵,对着说。
“去请随军的术士大爷们过来,问问这是什么情况”
亲兵得令,就往后边跑去。
趁此机会,校尉命令原地暂时休整,给马儿喂水和草料。
这样的走走停停,才是行军的日常,只因这一路坎坷不断,不能不谨慎些。
随军的术士很快就过来了,是个头发花白的老道士模样,胡子拉碴的,不修边幅,几乎像是个乞丐,好在身上的衣服打理得还算齐整,也没有什么异味。
老术士见到校尉,也只是不甚恭敬地拱手,道了一句:
“校尉大人。”
对这个术士的态度,李校尉也不以为忤,显然这种事情是司空见惯了。
当下就把前方的异状大略地说了一遍。
“如何,郑公怎么看是否有埋伏”
关系到一行人的生命安全,不能再三确认。
前次战死二十余人,已经是极大的过失了,要知道,这一行人各有背景,不乏名门大族出身,死一个都是极大的损失。
这个老术士,手底下倒是有真本事的,也不见他多做什么,只是放出几只小巧的纸鹤,飞出去。
通过术式操纵纸鹤,能起到探查敌情的作用。
吸取了之前那次埋伏的教训,李校尉时候特意找随军术士谈了好一阵,才磨到了这个许可。
纸鹤飞进了白雾之中,一头扎进去,随后那老术士就面色一变,惊道:
“阵法,这是仙门阵法,前方有人布阵,我的纸鹤失落了”
“纸鹤不能探查到被阵法隔绝的区域,方才我的纸鹤入内,说不定已经被发现””
gu903();随后,这个老术士郑重地拱手对校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