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2 / 2)

地仙正道 新叶道君 2291 字 2023-10-12

武道有成,耳聪目明,五感强烈,直觉敏锐,正是开始超越肉体凡胎的象征。

此时周迅就在动用他的听力,窥探方圆五里范围内所有的声音。

不进如此,还需要过滤大量无用的杂音,准确辨明他的目标,这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练习才能逐渐掌握的技巧。

一里外那架马车明显不是学院所属,或者是运送米粮果蔬的牛车,光看外表就是普通大户人家的马车。

车里面有两个人的呼吸声,其中一人吸一吐六,气息绵绵若存,吸气时闭口,吐气时张口,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吐纳法门。

可以听出这人的吐纳功夫有了一定的根基,以周迅的经验判断至少有三月的练习。

另一人气息浊重,无有吐纳根底,似乎是常人。

“小姐,鹿鸣书院不收女子,你这又是何必呢咱家那边不是有女子书院吗”

“女子书院多好啊书院里头有条街,整条街都是水粉胭脂彩衣簪子点店,都是新鲜花样,那里一个臭男人都没有,个个都是有钱人家的小姐,不是很好吗”

这是一个女音,听起来也就是十二三岁,应该是个丫鬟,就是气息浊重没有吐纳根基的那位。

“女子书院好是好,可那里哪里是读书的地方你是不知道,我在那儿呆了半年,三天两头开宴会,这个簪花宴,那是赏花宴,时不时来个诗会,每月十五到处都是赏月的”

“结果我大半心思都放在讨论这个花那个草,还有什么勾引男人的媚术”

那个似乎是小姐的人开口埋怨着。

“可是可是小姐啊难道鹿鸣书院不是这样吗听说这里也一样是经常有诗会接龙的,有什么不一样”

丫鬟还是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自家小姐好好的女院不呆,非要乔装打扮混进男子书院,不是说外面的男人都是老虎吗

“那不一样鹿鸣书院可是有一百二十年了,里面不知出过多少儒林大家,武学宗师,听说还有两位仙人隐居在这里。我那个秀心女院不过是二流的普通书院,哪里比得了”

说到这里,这小姐颇为愤愤不平道。

“说什么女子无用,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连几门像样的道术都没有,竟是一些好看的花拳绣腿,本小姐本来就是冲着秀心书院那十个术士的门额去的,谁想到居然是去给人当侍妾真真是气死本小姐了”

“感情我辛苦学习三年,插花、茶艺、礼仪、舞蹈、剑术门门第一,就是为了去送上门给近五十岁的老不死的当侍妾,还是采补的炉鼎啊”

周迅心下哂笑,鹿鸣书院是正经的培养人才的地方,号称学贯百家,传承诸子,更有几十万册典籍珍藏孤本,哪里是什么不知名的秀心书院能比的。

鹿鸣书院教授诸子学说,包括儒家,农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道家

每个学子都可以随意选择几门,乃至于多门,因为大夏科举时命题往往杂糅多家学说。

除此之外,也有学子不是冲着仕途科举而去的。

有来学武的,有来进修方术的,有来请教商贾之术的

后者往往是来旁听的居多,年纪也不限,从十岁小孩到五十岁老者都有。

鹿鸣书院常年在书院的学子不过一千多人,然而旁听的能有一万多人,各类讲师或是短期或是长期授课的也有八九百人。

每年都有从这里走出去的江湖大豪,千万富商,术士法师,怀念书院,捐钱捐物,使得书院继续发展壮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代人精英下来,而今的鹿鸣书院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

也难怪这位小姐想要女扮男装进入书院了

鹿鸣书院可是有正经的术士课程,学上两三年完成学业就是一个合格的术士。

秀心书院那种拿着不怎么实用或者干脆淘汰几百年的方术来培养出来的女术士,充其量也就只够给人当炉鼎了。

“我祝英台一定要修成法术,拜入仙门,做个叱咤云端的女仙”

祝英台。

暗自记下这个名字。

周迅想了想,还是觉得女扮男装不可思议。

因为看门的大叔也是位武道高手啊

第九十章山伯

循着大道走了一会儿,到了门前不远,渐渐就见到行人。

通往学院本来也不止一条路,每日总有些往来旁听之人。

旁听资格也不是谁都能轻易得去,或是有熟人作保,或是有一技之长,或是得书院讲师特批。

总的而言,不论是谁,在鹿鸣书院总是能学到许多东西。

踱步至门前,书院正门是个大牌坊,上书鹿鸣书院四个大字。

门前有两个门厅,俱是小亭子,四面都有木窗,古色古香的,从打开的窗户里看去,一左一右两位中年男子端坐于内,闭目凝神。

周迅走上前去,对着右边那人拱手一礼。

“洪叔,早啊”

那中年男子睁开眼睛,笑道。

“原来是周家郎君。郎君真是好修为,离了我十步我竟没有发觉,真是后生可畏呐”

左边那男人也是睁开眼睛,惊奇地看过来,目中精光隐隐,似是要看透周迅一般。

“周小子轻功进步这么快不是偷偷用了方术吧”

这男人知道周迅对方术上心,故有此一问。

周迅也是笑着拱手,道。

“明叔,有阵子不见了,您家孙女可还好”

明叔收敛了目中精光,笑着点头。

“我家荷香还好,得了周小子你配的药,只喝了三天就好了。这次可真是多亏了你,要不然荷香那孩子的病就要被庸医耽误了”

周迅也不自矜,只是谦和地点头。

“明叔,王大夫只是没见过这种症状,一时误判,其实他的医术还是过得去的,并非庸医可比。”

自古医道不分家,周迅在书院里也研习了医术。

他本身就是出身仙域大派,原本对此就有所涉猎,是以沉下心来研读医书,又跟随书院中几位名医圣手随堂看诊,一来二去就练就了一身在凡世属于一流的医术。

不过他本人乃是有道散仙,能做到这点也值得自傲。

明叔有个小孙女,方四岁,得了热疹子,请的王大夫看诊,开的方子吃了半月,一直不见好转,这才求到了书院里面。

周迅当时就在几位医师边上,也是讲课的老医师有意考究,让他放手一试,果然开出的药方无误,煎了一碗药,当天就退烧了。

一提到王大夫,明叔就是冷哼一声,显然是很看不上眼。

不过他也知道周迅说的是实情,书院内教授医术的无一不是一方名医,自不是普通大夫可比。

突然,洪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