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的20倍,重口味者还是可以接受的。
“敬你是条汉子”
“你们这些没有吃过shi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鲱鱼罐头的美味,买吧,绝对血赚”
“连鲱鱼罐头都没吃过的辣鸡别在我面前装逼。”
“三年前吃过一条,当时的画面太美我不愿意去回忆,那个味道仿佛又涌上喉管”
“这就是伟大的科学牺牲精神啊辛博士,你真是太刁了,你是我的呕像”
“靠,总有刁民想骗朕吃shi。”
在辛笛的微薄上,很多老百姓都幸灾乐祸,在下面跟帖,许多吃过的人现身说法,发表了自己的感受。
但真正的瑞典专家和理性网友都会说,网上视频中的吃法是错误的,瑞典人也不是全都喜欢这种味道,最正宗的吃法是要加配料的,洋葱,西红柿,再抹点黄油,夹在面包里吃还挺美味。
这就好像一部分老外不能理解华夏人的臭豆腐一样,大爱臭豆腐的华夏人也不一定能理解瑞典人吃鲱鱼罐头的行为,网上很多试吃者夸张的视频,更多的还是一种营销手段。
嗯,突生灵感的人也有。
有个网友说:“谢谢提醒,我准备买一盒罐头洒在广场上,赶走那些跳舞的大妈。”
另外一个网友也说:“特么的有个辣鸡总喜欢占我车位,谢谢辛博士的启发,我知道怎么办了,我把鲱鱼汤汁从他前挡风玻璃的通风口倒进去,鱼肉糜从天窗挤进去,让他狗曰的酸爽几天,想卖车都卖不出去”
这几招狠啊,比什么在车上倒垃圾,丢姨妈巾还要绝。
网友们脑洞大开,纷纷出主意,比如在ex的婚礼上开一盒撒在婚纱上,辞职后泼上司一脸鲱鱼汁,怎么恨怎么来。
这年头,娱乐至上,总之,辛笛火了,破天荒的第一次单独上了头条
很多人拿他搞笑,最有趣的回答还是他的同事肖健。
肖健是第一个回复,也是点赞最高的一个:“麻烦帮我带几盒回来,我们可以科学研究一下这个罐头,写篇论文,申报明年的诺贝尔奖。”
这个诺贝尔奖,肯定是搞笑诺贝尔了。
没想到辛笛出院后,立刻在下面回复:“我会想办法带一箱罐头回来研究,先灌你吃三盒,不吃不是华夏人。”
网友们笑惨,都说南山植化所的科学怪人无敌了。
诺奖周,辛笛这家伙似乎专门负责搞笑的,杨顺就是正儿八经的搞学术研究,官方大会后,参加了另外几场,每天都安排地满满的。
甚至还参加了一场华夏驻瑞大使举办的华侨晚宴,见了许多在瑞典打拼的华夏企业家。
这个国家高新技术很厉害,优秀的华夏企业家也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一些高管和商人也做到了瑞典财富榜的前列,非常了不起,比如入股沃尔沃集团的吉利,华为瑞典,中兴瑞典等公司。
人在异地,最需要家乡人的抱团取暖。
杨顺还向瑞典华人工会捐款500万瑞典克朗,用于保障华夏留学生在校外兼职打工的利益,希望学生们不要急着赚钱,而是多花时间学知识,厚积薄发。
他这样刷头条,一直持续到10号那天,诺贝尔奖的正式颁奖典礼,央视已经做好现场直播的准备,到时候,会在央视直播平台以及新闻频道全国同步播出。
自从参加完第一天的诺奖学术大会后,负责招待杨顺和汪卉的,就由诺贝尔基金会接手了。
基金会提供了一台定制版本的诺贝尔bw,除了车标是诺贝尔头像之外,还有特殊的个性化车牌,上面写着nobe,防弹防爆加重的bw走到哪里都会引来瑞典人民的特别注意,以及热情的挥手。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诺贝尔的感情比瑞典更深吧,他们热爱诺贝尔,尊重每一位获奖者。
杨顺入住的酒店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grand酒店,并且是顶层的“诺贝尔套房”。
杨顺跟在秘书和王室接待官身后,进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1号行政套房”。
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花纹精致,踩上去极为舒服,即使是外间候客厅,也有二十平米,沙发,茶几,落地灯一应俱全,墙角还摆着斯坦威钢琴,如果客人还有吉他,小提琴之类的爱好,酒店随时可以提供。
更引人注目的还是卧室,双人大床看上去就知道很舒服,杨顺对汪卉挤挤眼,晚上应该在这里留下一点痕迹,留做纪念。
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墙角柜子上的诺贝尔半身雕像,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另外书房的墙上,挂着从1997年开始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得主照片,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楼差不多。
“这算了吧。”
让一群老科学家看着他们在床上翻滚,这种感觉实在是尴尬,杨顺放弃了一些骚套路的想法。
正文第359章到此一游
加上浴室和书房,行政套房总共有四间。
推开阳台的门,外面二十米外就是无敌海景,船舶和游船停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再远一点就是瑞典老城和皇宫,皇宫这地方杨顺熟悉,他去年还来过。
“这是个好地方,修佛,养性之处。”
杨顺拍拍阳台的护栏,虽然他不是90后佛系青年,但还是喜欢追求宁静。
等秘书和接待官退出房间后,汪卉坐在钢琴前,弹了一首并不复杂的初雪。
音乐声飘荡在寒冷的瑞典上空,颇有些应景,外面似乎又看到了下雪的迹象,音乐曲调初听起来忧伤,但又隐隐充满着力量和光明,杨顺闭上眼,很喜欢这种感觉。
过了一会儿,门再次被敲响,秘书和接待官一起,抱过来一个大本子,摆在会客厅的茶几上。
秘书很客气地恭维着汪卉:“您弹得真棒,是您自己创作的曲子吗”
汪卉抿嘴笑了笑:“谢谢,我只是业余爱好,这是一个并不存在的瑞士乐团作曲。”
杨顺注意到,这是个牛皮纸封面的厚本子,用粗铜钉打出来一串侧边扣眼,看起来很有时代质感。
“这是往年诺奖获得者的签名册,您也可以在上面留言。”
秘书将大本子转动方向,对准杨顺,很恭敬地翻开扉页。
入目是一段漂亮的花式拉丁文字,纸张已经发黄,但保存的还好,看样子应该是诺贝尔本人写下的文字和他的亲笔签名。
再往后翻,各种不一样的笔迹,不一样的语法,不一样的签名,不一样的祝福语,杨顺如果感兴趣,会停下来问一问,秘书就在旁边翻译。
杨顺翻了几十页,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保罗赫尔曼穆勒,1948年诺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