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东方的思想(2 / 2)

小林妻子,终于放下了心结,理解的丈夫,不再逼迫小林辞去入殓师的职务。

?而最后的镜头里,小林心中一直相貌模糊,三十年来未曾联络过的父亲,在漫天落英缤纷中第一次接到他的讯息,竟然是死讯。面对着那苍老的曲线,小林喃喃自问,他这一生,算得了什么呢??

?一箱不值钱的遗物,一对遗下的母子,一次不成功的婚外情,一份普通的工作,一间家徒四壁,一场空……直到扳开那双僵硬的手,遗漏了自己六岁的心意。

才记起:一张微笑看着自己的脸,一双监督自己拉大提琴的眼,一对提着年幼的自己去泡汤的双臂,一张带着温度,交给自己沉甸甸心事的手,也唯有用自己的一双手,像是要耗尽三十年的爱与恨,思念与埋怨,将他的容颜细细描绘——那记忆中一直模糊的面孔,方才有了棱角,曾经不愿忆起,大概是唯恐记得便会提醒自己失去过什么吧。?

原本令人恐惧绝望的死亡,却带来了如此的平静与温馨,充满令人迷恋的亲情与爱意。

与万物和解,这才是这个故事在人们心中流淌而过留下的痕迹。

当字幕随着悠远大提琴声,缓缓升起的时候,那些带着挑剔目光而来的美国电影人都是一片沉默,很多人都陷入了一阵思考。

他们看过太多中国的奥斯卡竞选片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以西方人的视角躬着身子,讨好他们,你可以从电影的描述手法看的出来。

全部都是美国式的镜头,美国式的表达,哪里煽情,哪里要讲述人生,很多地方都流于刻意。

所以当他们这些美国电影人,看那些曾经的中国奥斯卡竞赛片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完全就是他们在看自己的一群学生,模仿者们,来复制他们的成功。

说白了,如果是这样,中国内地的电影无论怎么拍,他们都看不上眼。

可《入殓师》却完全打破了他们的固有印象,顾小凡有了一种纯粹东方的思想,从人生成功与失败的纠结中跳脱了出来了,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

把最令人恐惧的死亡变成犹如像是诗歌一般美好的事物。

没有失败,没有成功,只有人与人之间之间面对死亡,温柔的和解,展现了人性最美好,最本真的模样。

这部电影在技巧层面已经可以说无可挑剔了,可最令人惊讶的是,电影传达那份温柔与宽容,在底蕴文化,甚至在背后描述故事者的人格上,都隐隐压倒了在场的所有人。

西方文化在近代被誉为世界文明的中心,是影视规则的制定者,在影视艺术上西方有西方文明的视角,当东方尾随西方,西方文明只会看不起这个学生。

可当东方人扬起头重新拾起自己原本最骄傲的文化时,用自己视角开始描述人生。

西方电影人突然发现,你竟然站着比他更高,看得比他更远……那种内心深处的震撼是远远比之前的怜悯要强烈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