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美色”
肖明恍然,知道薛炳昌好色,今晚一定要带自己去风月场所。
薛炳昌道:“每逢月末之时,那名动京师的师师小姐新词试吟会都是京城之内王公贵戚,风流才子们齐聚的场所,老弟怎肯错过啊”
肖明惊道:“薛兄说的某不是那李师师吗”
薛炳昌嘿嘿一笑道:“原来你也知道师师小姐啊,看来为兄没有看错,你我都是同好中人,走吧,我有贵宾招待的玉切牌,跟我去见识见识”
肖明不禁非常好奇,“李师师耶传说中的著名妓女啊,跟大才子周邦彦、跟宋徽宗。都有过一腿的啊,甚至还有宋江,燕青”这个不去看看,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开封汴梁的外城,林立层层酒楼,处处斋馆,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穿梭往来,一派繁华景色。东京城酒楼无数,但只有一楼能够吸引无数富商豪门,王孙公子、文人骚客来此游玩欢宴。这就是矾楼
好一座大花楼丝竹声声,花团锦簇、富丽堂皇、雕梁画栋之下典雅而不失俗气,街道两旁已是车马横陈,小轿密集,大家都是冲着李师师今天的“新词试吟会”而来。
宋朝的时候文化发达,诗词歌赋当中,以词牌歌咏广为传唱,其中不少大家都是在风月场所当中,得到灵感,这其中不乏有文豪苏东坡等人的推波助澜有关。
而很多才子,也是此中好者,每有新词而出,总是请歌坊花楼的知名歌妓先演唱,加速了词牌流行的速度,如北宋时著名的张先,就是一个知名的音乐制作人,李师师基本上就是他捧红的。
今天的矾楼热闹非凡,宾客络绎不绝,矾楼的门口一字排开站着八个衣着光鲜的龟奴,那是用来迎来送往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鬼精鬼精的人物,往往一看外面的车马或轿子,就知道来人的人份,碰到有钱的大豪客,早早的一溜小跑就上前伺候了。
这时一辆豪华的马车,停在了矾楼门口,门口的伙计立刻上前,将马车带到了贵宾停车区,龟奴哈着腰就跑上前去,帮忙掀帘。
“呦二爷您来了,您可有日子没来了,今天也是冲着师师小姐的“新词试吟会”吧,您赶紧里面请”
回头又喊了一嗓子:“史家的二爷驾到赶紧过来迎接哪”
“史家二爷”听到这一嗓子,肖明猛地站住脚步,扭头问薛炳昌道:“这可是那史家的史文恭吗”
薛炳昌点点头:“正是他”
本书首发88
第七十章新词吟会秀一把本章字数:4100最新更新时间:2012061512:28:170
史文恭下得车来,顺手扔了一小锭银子给那龟奴,那龟奴立刻眉开眼笑起来,谄媚道:“多谢二爷打赏,小人前面给二爷带路”引着史文恭走进矾楼。
肖明目送史文恭走进矾楼,鼻子不禁“哼”了一声,薛炳昌呵呵笑道:“兄弟是否还在在意史家徐州铁矿之事啊”
肖明道:“那里已经解决了,想它作甚”
薛炳昌道:“史家与日昌隆的勾当总还是因为利益而起,自有他们两家内部处理,如今日昌隆大掌柜已经到了东京,想来肯定会对史家有所交代的”
肖明道:“日昌隆现在我也能说话算数啊难道史家想把我绕过去吗哼到时有他好看,走我们进去”
二人来到门口,薛炳昌掏出一个玉牌子,向门口的龟奴一晃道:“里面带路”
那龟奴以鄂,随即脸上堆笑“原来是薛大官人啊您老你面前”说着躬身带路,将肖明二人领进矾楼。
大堂之上现在已是人头攒动,到处是人,不少人还相识,在哪里年兄年弟的打招呼,整个矾楼内嵌里外五层,光排厅花堂就有四个,端是宏大气派。
薛炳昌是身份,有玉切牌,这个可是身份的象征,不似那些外堂的散客,矾楼安排的也不可能一般的庸脂俗粉,贵宾当然需要贵宾的待遇了。
二人直接被引入一间面积较小的花堂,名叫:“秋海棠”房间布置得很是典雅,不似外面大堂,好像是豪门富室的宅院一般,
落座之后,薛炳昌问旁边伺候的一个娇小精致的丫鬟:“十一娘哪在不在”
小萝莉道:“十一娘在后楼,待奴婢去通禀”
薛炳昌点点头,那丫鬟款款而去了,薛炳昌的眼睛瞪着丫鬟的屁股,随着左右摆动,神情很是愉悦。
薛炳昌笑道:“这小丫头可越来越水灵了贤弟是否喜欢这口啊”
肖明一怔道:“薛兄的爱好,口味如此之刁啊小弟没这爱好”
两人聊着天,不一会功夫,门外环佩叮当之声,有刚才那个丫鬟引路,走进来来一个风姿卓越的贵妇人,拽地的长裙步履轻盈,看年纪三十岁上下,鬓角戴一朵淡蓝色的花,眉目清秀,仪态万方。
薛炳昌不敢怠慢,站起来道:“哎呀十一娘,好久没有前来拜访您了,一项可好”
十一娘轻轻一笑道:“薛大官人不要多礼,您是我的贵客,我也时常盼着您能来哪”
薛炳昌给她介绍:“这是我的贤弟,江南日昌隆的肖大掌柜”又对肖明道:“这是矾花楼的大妈妈,十一娘,这次我们来免不了还要劳烦她”
肖明微笑行礼:“妈妈好,肖某有礼了”
十一娘颌首回礼,心中颇为惊讶,日昌隆的大名如雷贯耳,却没想到大掌柜竟然是这样一位年轻人,看年纪不过二十来岁,样子文文弱弱,笑容可掬的样子。
十一娘是见多识广的老鸨,知道人不可貌相,对方虽然不起眼,但身份超然,又由薛炳昌带来,想不来假,此等人物怎可怠慢
于是十一娘笑道:“肖大掌柜是第一次来我们矾楼吧待遇不周之处还请多多包涵。想来大掌柜次来定是为了那新词吟会,那定也是我们小姐的仰慕者,奴家这就给你们安排。”
薛炳昌道:“相烦妈妈了”
gu903();十一娘道:“大官人不必多礼,奴家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