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2 / 2)

gu903();另外的南蜀、南楚、南汉、南诏四国,同晋室虽为盟友,更是竞争关系,前朝后宫茶余饭后谈的也是这个,多半是看石裘的笑话。

不仅是石裘本人,连带着整个大晋朝廷可以说是结结实实地丢了个大脸。

作为表面上“弱势”的一方,李曜没有主动和谈,晋室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李曜不急,他有的是时间。

官家却急,尤其是在大宁与琅琊互送年礼,表明了结盟的立场之后。

这不,将将正月十七,堂堂二品大员礼部尚书姜之航便轻车减从来到韩家岭。

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对方估计是年都没过,便出发了可见,石裘当真是急了眼,竟然连体面都顾不上了。

然而,李曜并没有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根本不乐意给这个面子。

李四郎大马金刀地站在厅中,面无表情地说:“大兄病了,不便会客。”

“竟是病了么”姜之航混迹官场二十年,最大的本事就是演戏,且演得情真意切,“近来天寒,长安侯日夜操劳,莫不是染了风寒”

“大兄身强体健,怎会忌惮小小的风寒”李四郎语气生硬。

面对这个比自家儿子还要小几岁的少年郎,姜之航忍了忍,小意逢迎,“那是”

“被官家气的。”李四郎丢给他一个“你自己体会”眼神。

姜之航当即噤声这话再谈下去,就不是他能承受的范围了。

不得不说,李曜把李四郎派出来打头阵,当真是机智。

姜之航浸淫官场多年,练就出来的一身好口才,然而在他这里完全使不上,李家四郎只要认准了一个理,那就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好在,姜之航是个识趣的,不仅没有指摘他的无礼,反而态度更加谦和,“既然侯爷身体不便,可有代为接旨之人”

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觉得讽刺“代为接旨”,前朝后世想来再也没有第二人了

李四郎瞅着这人还算不错,下马威给完了,也便按照李曜嘱咐的,稍稍给了点面子,“二兄在家,大人若不弃,可代为一续。”

“不弃不弃。”姜之航忙道即便从前做小吏的时候,他也没这么憋屈过。

好在,李三郎性子活泛,又天生长着一张和善的脸,态度十分热情,再加上颇受重用的莫先生,也算让姜之航面上好看了些。

他出发之前官家划了两条道道,最上面一条标明了朝廷最希望得到的结果,即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至于下面那条,自然就是官家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

姜之航原本想着,虽说不能达到最高的道道,至少也要在李曜能接受的范围内求个折中。

没想到,李家根本没打算和他坐下来好好谈,屁股还没坐热就带着他在韩家岭中一通转。

没有轿子,没有马车,全靠两条腿。

韩家岭占地极广,不是高坡就是沟壑,两三里地走下来,姜之航这种在京城富贵乡里窝惯了的人,简直叫苦不迭。

若不是李家人一道陪着,他险些要认为对方是在故意整自己。

不过,很快他就没心思计较这些了。

他的注意力被温暖如春的蘑菇房、挺拔粗壮的面果树、整齐规矩的葡萄架吸引过去。

包括大肚炉子、蜂窝煤、方便面、葵花油都是京城没有的。

最让姜之航受触动的,要属村民们的态度。

听说他是朝廷派来的大官,大伙无不露出恭敬的神色,有年迈的老人前来拜会,还有年幼的娃娃捧着果子送到他跟前。

在此之前,朝中一直有人鼓吹“大宁百姓只知长安侯而不知官家”。回朝后,姜之航自认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官家,此乃诬蔑,大大的诬蔑。

即便在两军对垒、大宁危在旦夕之迹,李曜依旧没有在百姓之中宣传过朝廷的阴谋,没有说过官家的不是,没有让大宁百姓对他们所供奉的晋室皇庭感到哪怕一星半点的失望。

有那么一瞬间,姜之航甚至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倘若当年李将军攻入龙亭手刃暴君之后没有退走,石裘没有后来居上,眼下的大晋王朝该是何等光景

他接过小锤子塞过来的一把炒瓜子,笑得真诚而又勉强。

他知道,这趟差事想来是办不好了。

叶凡穿着不起眼的衣裳混在百姓们中间,朝李三郎挤了挤眼。

李三郎披着银甲,戴着红缨盔,难得像模像样。不过,当他朝着叶凡做鬼脸时,那股威武劲一下子就没了。

李四郎也想跟“大嫂”见个礼,只是表情实在严肃,反倒叫叶凡愣了愣。

叶凡以为李四郎嫌他添乱,赶紧牵着小锤子跑了。

回庄园的路上,依旧是走着的。

姜之航却丝毫察觉不到疲惫此时,他满心想着如何别偏离底线太多。

“大宁以东蒲县之地,平原广袤,土地肥沃,官家为表彰侯爷的功绩”

大概意思就是用面果树和油葵籽来换封地,只是姜之航说得十分委婉,尽职尽责地维护着朝廷和官家的颜面。

莫先生面带微笑地听他说完,并没有急着开口,而是亲自斟了一杯茶水递给他。

姜之航说得口干舌燥,便接了。

等他举起茶碗,莫先生才不紧不慢地说:“蒲县就算了,晋州还成。”

姜之航一口热茶险些喷出来晋州还成

还成

河东三重镇之一、人丁数万、纳税无数的晋州,在他这里只落得个“还成”

若不是莫先生比他年长,姜之航几乎要把茶碗摔到他脸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尚书大人第一次失了体面,冷声冷气地拒绝。

“怎么不可能”李四郎上前一步,声音更冷,“姜大人心知肚明,把晋州划为我兄封地不过是名义之事,即便不划,晋州也是我李家的”

这口气大的,把姜之航一行人惊得目瞪口呆。

然而,转过头来略略一想,众人不得不承认,李家确实有这份底气。

晋州从前朝起便是李家军驻地,即便在大晋建朝数年之后的今天,朝廷也从未真正地插入过一兵一卒。

如今双方坐在这里谈,根本不是朝廷给李家面子,而是李家给朝廷面子。

姜之航沉下心,将茶盏缓缓地置于案上再也没了摔碗的立场。

莫先生笑笑,态度谦和,“四郎自小混迹军中,生性耿介,说话不中听,还望姜大人海涵。”

姜之航摆了摆手,脑子里苦苦地想着,此事是否还有再议的可能。

莫先生继续笑,“不过”

一句“不过”,姜之航的心便沉到了谷地他知道,此事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就像李四郎所说,晋州从立朝之前就处在李家的掌控之中,即便官家不封,那片地方也是李曜的。

但是,有名无实与有实无名到底有些差距。

倘若官家下旨将晋州封与李家,那便是公开承认了李曜一方诸侯的地位,从今往后,无论他做什么都会占一个“理”字。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倘若真有一天李曜登上金銮殿,改朝换代,晋州之事必然会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