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幅画又被重新合上。
“书院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庞楚转头看了周东义等人一眼,看似随意的问道,但话语中却有股凝重。
“别说这么多了,这画是怎么回事?”周东义根本不理会其他,直接说出来意。
庞楚正要回话,却被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断了。
“既然都回来了,那就好了,你等日后都是要入史的人,能及时回返,名声也能好看一点。”
说话的,赫然是春秋书院的郑丘郑老,刚才的那一声“醒来”,也是出自他口,将沉浸感悟的几个取画弟子唤醒过来,防止心志沉迷。
随着他这一句话落下,其他人都没有多说。
庞楚深吸一口气,再次掀开那画,意境与精神蜂拥而出,先前的景象再次出现,并非实景,而是由画作引申出来的想法、看法,在世间的投影、具象。
其实,这幅画虽说描写了景致,其中也融入了邱言的感悟,孕育出了神韵,但单独的画作是没有意义的,须要让人看到,在别人的心里留下印象,才能达成目的。
这就好像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条线,若是无人看到,几乎就等于没有存在,而在有人看到之后,有的人认为是“一”,有的则看成裂缝,因为印象不同,理解的也就有着偏差。
眼下,邱言的这幅画,将见过的、听过的、想到的,都用一幅画阐述出来。
看着画,感悟意境投影,就好像在听邱言诉说自己的主张。
景在人心,画中藏念。
这画中不光有着邱言的阐述,还蕴含了如神天威的压迫,如雏鸟般部落民的反抗,颇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味道。
令诸多大儒心中诧异。
有人低语道:“这邱言,莫非想要成就一家之说?”
这里的一家之说,指的并非是一个人的说法,而是说一个人要建立出崭新学派,阐述典籍经义。
其实,这画与其说是邱言的一家之言,倒不如说是他用一个框子,框住了诸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