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巅峰会议(2 / 2)

1989红色攻略 步枪 1698 字 2023-11-17

李路转眼间想到了李一诺,这个他安插在莫斯科当局的政治代理人。此时,他顺利地成为了大毛的内务部第一局局长,紧靠着普大帝那一条线。李路有冲动启用紧急联络通道从李一诺这边取得第一手信息,但是转而想到此时克里姆林宫肯定是炸了窝的状态,他也就忍住了。

做了几个深呼吸,李路飞快地冷静下来,从头到尾地分析了整件事情。

当前,克里姆林宫易主仅仅两个月,大毛政府忙着接收老毛子的各种遗产,当中肯定是少不了中饱私囊这样的事情发生。叶利钦要坐稳大毛的第一把交椅,他也是有一大堆烂事要做,离不开焦头烂额。

莫斯科尚且如此,更别提下面的州府了。

在这种情况下,远东突然宣布脱离联邦自成两个独立国家,这样的消息突然传到莫斯科,等同于一颗十万吨级别的石头砸进了莫斯科这潭浑水之中。激起波澜之余,也会让水更加的浑浊。

不得不说,佐亚尼夫等人挑了一个好时间。或者说,李路派过去的索夫、杰克以及暗处的叶孤云,任务完成得很漂亮。显然,这个时机是李路希望看到的。以至于提前获知了远东宣布独立时间的他,在面对齐永宁的时候,不得不装出一副吃惊的表情。

大佬们纷纷点起了烟,良好的通风让室内的烟雾很快就消散而去,气氛却是更加的沉闷了。犹如夏日暴雨到来之前那样让人胸闷,呼吸困难。

闻到烟味,李路就不禁揉了揉鼻子,这厮也想抽了,只是给他十万吨的胆量,他也不敢掏出烟来。

“哐当!”

门被推开,力气有些大,显然来人脚步匆忙。齐永宁急步走进来,看见大佬们都看着他,这才意识到有些许鲁莽了。当下低了低头,走了几步,端起手里的电文纸。

能够让中将副总长如此失措的,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齐永宁飞快地念道,只有一句话:“克里姆林宫下达了战争动员令,他们要对远东展开军事行动。”

大毛为了维护领土统一进行的远东冬季作战,史称远东战争。

此时,众大佬眼前闪过这样一句话:北极熊果然还是那个北极熊,干脆利落的决定采取武力措施,连屁都没放一个。

但是,李路却嗅到了当中的一些耐人寻味的信息。他不禁轻轻抬起手腕看了看那只上海牌军用多能防水手表,时间是凌晨五点。距离远东宣布独立已经过去将近四个小时了。

而且,需要考虑到的是,莫斯科肯定是在远东宣布之前得知了相关的情报。即便克里姆林宫这段时间乱成一窝粥,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拥有健全情报体制的国家。远东有些什么举动,叶利钦绝不会什么都不知道。

换言之,叶利钦政府早已经知道远东在策划独立,或者说隐约觉得远东有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以至于远东已经“开诚布公”地站起来了之后,才便秘似的做出战争动员的决定。

这一定意味着什么。

显然,李路知道部分原因。从李一诺之前传来的情报看,新克里姆林宫对如何处理远东的事情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立即采取武力措施围剿分裂势力,另一种是是静观其变,以莫斯科大局为重,再回头处理远东。

这后一种得到了更多人的响应,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新政府现在局势未定,都在抢着多吃点蛋糕。国家搞成这个样子,真正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没几个——看看老叶的那个政府成员都是些什么人!

再一个,远东那是什么地方?那是酷寒之地流放之地!连东欧的加盟国那么好的地方都不要了非要把偌大的帝国分裂掉,某些人还会在乎那块长年处于冰冻状态的土地吗?

李路不用去过深地分析莫斯科当局的底细,只需要看到叶利钦雇佣了美帝的经济专家为国家的经济改革出谋划策,便可以下定结论——这货缺心眼!

把国家的经济命运交到黄鼠狼的手上,那还有好?

普大帝日后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两个任期的时间,才堪堪纠正了叶利钦时代的错误政策,把病入膏肓的国家送上手术台。由此可见,叶利钦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但是,即便有如此乐观的分析,李路也很清楚地看到一点:说破大天去,毛子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分裂。叶利钦也不是泥捏的,否则,第一次车臣战争也不会发生。

只是,这个敏感的时间点,叶利钦只怕没有几只手去应对吧,车臣……想着,李路的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个弧度,随即便被不知道何时开始热烈起来的会议吸引了目光。

保守派的代表大佬正在发言:“不干涉他国内政是我国的基本外交政策,对于远东独立,边境地区要加强戒备防止难民逃兵融入,但是不能有针对性的军事行动。对于远东独立,我们应该站在莫斯科这边,分裂势力是不能被容忍的。”

改革派的代表大佬随即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坚持外交五项基本原则是国策,我们坚决不会干涉他国内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远东地区与我国接壤,远东的风吹草动势必会影响到周边地区各国的对外政策。对于我国来说,究竟一个什么样的远东是最为符合咱们的利益的,相信大家都心照不宣。”

“那么,在这么一个总的前提下。我的意见是,不能没有动作。当然,显然是不能明确地选择站在哪一方,我觉得保持中立的态度,呼吁双方坐下来谈判解决,是一个适合的表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