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2 / 2)

说实话,若不是他这次前往许都,北海国恐怕根本就无法支持到袁绍接收曹操,乃奸雄也。他去年攻打徐州,便存了要算计皇叔的心思。皇叔也是为北海国五十万百姓,才去了许都。

再者说,他在许都做得也不错,得天子召见,更护佑天子行祭天大典,祭拜太庙。

许田打围,力搏二熊,为天子挣得颜面,又怎能说是莽撞换一人,你看他能不能从许都逃出来依我看,皇叔这次去许都,去得甚好。至少在某些方面,他获得了天子认可,也算是站稳脚跟。”

管宁这个人,清高桀骜。

若非刘闯一开始,便以造纸编书把他拉拢住,他未必会把刘闯放在眼中。

如果说,之前他帮助刘闯,是因为郑玄的面子和刘陶的名声。那么这次随郑玄一起前来辽西,则是因为他对刘闯的好感。管宁的想法非常简单,他醉心于学问能够推广学问的人,就是好人。

刘闯在一旁,忍不住笑了。

却见郑玄眼睛一瞪,吓得他脸上笑意顿时消失不见

“孟彦,我来为你引介一下。”

由于管宁的开口,郑玄自然也不好继续训斥刘闯。

毕竟,刘闯现在的身份不仅仅是他的子侄,更是大汉皇叔。而且,郑玄本就没有责怪刘闯的意思。他之所以训斥刘闯,也是因为刘闯太喜欢冒险,让他忍不住,想要教训刘闯几句。

“此阎柔阎伯正”

郑玄一指身边青年,笑道:“想来你已经听过他的名字此前,子方在孤竹城的时候,伯正也曾多次指点过他。这段时间,伯正正好在我这边听我讲解经文,听说你回来,他特意在此等候。”

刘闯闻听,顿时一怔。

抬头向阎柔看去,却见阎柔朝他微微一笑。

刘闯立刻明白过来,恐怕这阎柔,已经猜到他会前来拜访。

忍不住,也露出了笑容。

刘闯朝阎柔一拱手,微微一礼道:“我昨日方至临渝,便听得子方说,伯正对他颇有关照,而且见地非凡。今日匆忙而来,一方面是要拜会世父,免得他老人家担心我;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见一见伯正,想要听一听伯正的见解。此后,我将立足辽东,更需伯正这等贤人相助。”

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没必要再掖着藏着。

刘闯开门见山,让阎柔一愣,旋即也笑起来

“孟彦,你倒是个急性子。”

郑玄摇着头,忍不住笑道:“我知道你现在事务繁忙,也知道你目前压力很大。

不过,不急于一时。在你和伯正说话之前,我还有一件事与你说。承彦前些时日特来提亲,想要将女儿嫁给孔明。二娘子说,此时由你做主你现在是孔明兄长,俗话说长兄为父,不知你意下如何”。

第224章孤竹城二

说起来,郑玄是诸葛亮的老师。

刘闯虽然有心里准备,不过听到郑玄把这件事交给他,也不免感到紧张。

在出发之前,刘闯其实询问过诸葛亮。当时诸葛亮表现的很羞涩,不过刘闯能感觉得出来,诸葛亮已经见过黄月英。是什么时候认识刘闯不是很清楚。但推测起来,也就是诸葛亮在南山求学的那一年时间吧。那时候诸葛亮刚随刘闯从下邳返回,跟随郑玄前往不其。而黄承彦带着女儿从荆州到南山书院,两人说不定就是在那时候认识,并且彼此也非常熟悉。

历史上,诸葛亮和黄月英是一对极为恩爱的模范夫妻。

可如今历史已发生了变化,诸葛亮没有经历过那么一段本应该经历的颠簸流离,性情自然开朗许多。

“皇叔,其实不必为难。”

黄承彦笑着,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刘闯。

“我绝无勉强皇叔的意思,这锦囊之中,是小女要交给孔明回答的问题。

皇叔回去之后,可以把这锦囊交给孔明若他愿意回答,便是同意;若他不愿回答,皇叔也不必为难。这原本就是两情相悦的事情,皇叔也好,我也罢,都不好为孩子们做出决定。”

黄承彦姿容俊美,仪态儒雅。

这老先生倒是个开明之士,刘闯对他,顿时心生好感。

只不过,他对黄承彦这锦囊求亲的办法,感到非常有趣。于是他笑着从黄承彦手中接过锦囊。而后躬身一揖,“黄先生此前为我家二姐设计的拍竿出谋划策,闯感激不尽。那拍竿与我,用处极大。过些时候。二姐将准备进行实验,还请黄先生能多指教,给与她更多帮助。”

“拍竿”

黄承彦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刘闯所说的拍竿,恐怕就是前些时候诸葛玲找他设计的那件投掷武器。

当下心中一喜,“怎么,皇叔对这机关之术,也感兴趣”

“世人只以为机关术,乃奇淫巧计。

可在我看来,这机关术的用处极大先生可能不自知,这拍竿若能设计完成,势必将改变水军对垒的作战方式。江河之中。楼船体积庞大。除冲撞之外。便少有其他攻击的手段。

若拍竿得以成功,便可以改变此前的水战模式。

楼船的攻击性加强,可以使之用途更广奇淫巧计呵呵。依我看,实乃先人智慧之结晶。我曾听人说。古时有能工巧匠,制出飞鸟可在空中盘旋,制出机关人,可以端茶送水。只可惜这些技术,几乎全部失传。二姐喜欢机关术,依我看实乃幸事,我自当加以重视。”

黄承彦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他轻轻点头,忍不住称赞道:“皇叔所言极是,机关术非奇淫巧计,只是我等后人不知其奥妙罢了。”

心中,也随之改变了主意。

原本他做好打算,如果诸葛亮不同意这桩婚事,便带黄月英返回荆州老家。

若是诸葛亮同意,他也要回江夏,毕竟那是他的根。可现在,黄承彦突然生出一种想要留下来的冲动。他觉得,他之前许多奇思妙想,若能得刘闯支持,说不定都可以一一成为现实。

“皇叔既然喜欢这种小玩意儿,我手中有一张图纸,是我自行设计而成。

回头我便送与皇叔,看看能否得以实现。呵呵,说起来惭愧,江夏黄氏书香传承,只是到了我这一代,二弟黄祖好武事,而我却喜欢这些小玩意。文不成武不就,实在是愧对先人。”

郑玄笑道:“老黄又在哄人,你就说想得到孟彦支持,直说就好偏编出这许多借口,实在无趣。”

黄承彦被郑玄说破了心思,老脸一红,赧然坐下。

刘闯也不在意,找了个借口向郑玄请辞,便和阎柔一同走出客厅。

两人来到正在施工的南山书院工地,郑仁早已等候多时,陪着刘闯在工地上巡视。

“薛州前几日与我商议,想在乐亭重建船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