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8(1 / 2)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2450 字 2023-10-03

因为宋九的屯田制。不论在京畿还是在边塞,都有大量屯田,若非今年旱情严重,边境的军粮都能勉强持平,即便是今年,粮食差口也不大。因此这个折中存在没有意义了。

赵匡义说宋九。宋朝久,倒也不算是虚夸。

宋九微微欠身道:“臣那敢。”

但他在心中也叫幸运,幸好自己未贪恋权势,进入中书,不然这种情况,自己如何应付

他心中叫幸运。中书苦了,好在赵匡义理解,说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自星文变见以来,久缺雨雪,朕为人之父母。心不遑宁,直以身为牺牲,焚于烈火,亦足以答谢天谴。”

东府几个大佬面有惧色。

赵匡义居然想要为火里跳,自己是东府的宰相,那么要往哪里跳

冬月还不落雨雪,腊月还不落雪雨,田锡终于忍不住了,直接说,此实阴阳不和。调燮倒置,上侵下之职而烛理未尽,下知上之失而规过未能。

不要找原因哪,就是赵普的错

赵普布的局效果就出来了,张齐贤、吕蒙正等人对赵普都多少怀着一些感谢的心情。看到奏折。心里在想,不管怎么说,赵普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国家多事,又累又惧,导致病重,你虽是一个大嘴巴,但说话得知轻重啊,因此出为知陈州,让你到地方上反思去吧。

然而朝堂中的大嘴巴不要太多,虽然赵普布了一些局,然而他一生坑的人太多太多了。

到了春节后,赵普身体稍稍好一点,再三提出退出相位。

这一回他真的怕了。

与上次不同,上次赵匡义为了让他退出相位,不知敲打了多少次,赵普一直装聋作哑,然而这一回赵匡义再三挽留,赵普坚决不从。

不但不从,而且主动要求去洛阳。

主要是夜里受不了,天天晚上梦到赵廷美来拘魂,还能呆在京城么

赵匡义只好同意,并问了一句:“国家事可以托负于何人”

“宋九,吕端,吕蒙正,张齐贤,寇准等皆是未来国家栋梁之材。仅是寇准年龄偏轻,还需磨砺数年,方可重用,至于其他数人,陛下尽管可以托负两府要事。”

“卿与宋卿英雄所见略同。”

“他也看好这几人”

赵匡义点头。

赵普有些发苦,半天后才说道:“那老臣可以放心离开京城了,有此数子,国家必然更加兴盛。”

赵匡义下诏,以赵普为中书令西京留守河南尹,让他去洛阳。

赵普离开了,赵匡义又找到宋九,国家遭此大灾,必须要能人主持东府事务,想让宋九接手。宋九果然拒绝:“陛下,东府有吕蒙正即可。”

“朕担心吕蒙正资历浅了,担负不了这个重任。”

“陛下,诸葛亮乃是千古名相,然而他同样有很多错误,最大的错误就是凡事亲手操劳,结果导致蜀国人才得不到磨砺,他一死,国家乱象丛生,不久为魏国所灭。陛下既然敢一手提拨数人进入两府操磨,为何不敢用之况且灾害无定数,有灾年必有丰年,有丰年必有灾年。辽寇却是时时刻刻威胁着边境安全,西府之职也不可忽视。”

赵匡义没有办法了,况且还有那个让他心动的计划一直未发动。

于是两府人选没有再变动。

宋九在家中暗暗与潘怜儿击掌欢庆。

这一回赵普下去与上次下去可是两样了,说不定那天在赵廷美鬼魂折磨下,就要见阎罗王去分辨是非黑白了,那么朝中再无那一个大臣能威胁到宋九。

这样想也不错,首先西府,王显,张齐贤,张宏,还有一个宣徽北院使兼同签枢密院事的张逊,东府依然是吕蒙正,王沔与辛仲甫。王显与张逊是沾了赵匡义的关系上位的,才能并不突出。辛仲甫虽在地方立了赫赫政绩,但来到京城时间并不长。至于吕蒙正、张齐贤与张宏、王沔,都是赵匡义朝的新科进士,论资历宋九就将他们甩了十万八千里。况且这几人大多数与宋九关系不恶。再加上一个监督宰执群臣的御史中丞王化基。

谁来威胁宋九

就在这种情况下,宋九参加朝会。

他与吕蒙正一在东一在西站班,不过东面的肯定更贵一点儿。

分别站在首位,然而吕蒙正看了看宋九,多少觉得有些浑身不自在。

严格意义上来说,宋九站班是站在第二位的,尽管他是西边官员的第一位。

宋九开始未注意,看到吕蒙正神情,也不由地扫了一眼身后,忽然产生一种错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那怕他只在西边第一位,现在这种感觉,就是高处不胜寒

赵匡义还未出来,宋九低声对王显说道:“王公,我在西府时间是不是呆得太长了啊。”

王显要流泪了,你神马意思啊,论时间长是俺啊。

第四百四十六章野望上

宋九不是想要王显下去,王显在西府是不管事的主,宋九却喜欢,无他故,有王显在,无疑自己前面就有一棵大树挡住,特别是眼下,不然自己做为两府唯一的元勋老臣,会格外显眼,尽管自己不老。

只好等今年稍稍恢复一点吧,自己就可以代替岳父前去河东呆上两三年,然后回来就没有那么显眼了。

上上下下才是宋朝官场上的真谛,一是让皇上放心,二是让官员不眼红,认为自己知道进退,这样才会不会弄得群起夹攻,最后灰头灰脸的下去。

因此开始准备发动计划。

这个计划得需要折御卿来支持,原先宋九提议让王承美也来支持的,可是因为没有李继迁崛起了,丰州王家力量很大,让赵匡义否决,宋九也就没有再坚持。

那一天,赵匡义亲自来到西府,所有胥吏退下,只有几位宰执,以及几位高级“参谋”,余下的只有一个折御勋。

其实无论折家与王家,对宋朝是比较忠心的,那怕没有西夏。这是地理的因素,北面就是契丹,不倚仗宋朝,他们能让契丹随时吞得骨头都不剩。

朝廷对他们也算还可以,虽赵匡义有些想法,但表面上给予了他们许多自治权,治兵权。

宋九将这个计划说出。

gu903();几个宰相与参谋大惊失色,连折御勋同样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