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2 / 2)

曼婚 秋李子 2419 字 2023-09-30

gu903();韩氏被陈大太太在曼娘面前这样说,心里委屈更深:“媳妇也晓得,媳妇样样都不如三嫂,可是媳妇这些年”陈大太太制止她:“你的辛苦,我是明白的,不过一家有一家的章法,我老了,就算想管,也精神短,再说你们又不是不争气,这才要你们管家。”

原来是为了管家的事,曼娘刚准备开口陈大太太就道:“你别推辞,你是我的长媳,处事从来都是公正的。”韩氏心里越发委屈起来,想开口终究还是搅着帕子不说话,陈大太太闭目喘息一下才道:“你也管了这么些年,有始有终,等过了年,把这些都清点清楚了,再把帐交给你三嫂。”

曼娘总算逮到机会开口:“婆婆,这不妥,虽说照道理我管家也没什么,可是我出外数年,家里有些人有些事都快不认得了。还是四婶子管着,我从旁协助就好。”陈大太太摇头:“人和事都有帐呢,哪会上不了手再说这两三年,家里都不会有什么大事。”

儿女们都已各自嫁娶,孙儿们都还小,九阿公这些年一贯康健,这两三年红白喜事都不会有,不外就是过年过节,各府来往的礼,别的就是日常过活。这些事,别说换了曼娘,就是韩氏管家这些年都没出一点篓子就能看得出来。

曼娘往韩氏面上瞧去,韩氏努力想让自己的泪流不出来,可是那泪还是忍不住,此时见曼娘看自己,勉强开口道:“婆婆,我晓得,我才干不如三嫂,这些年,让婆婆您看不过眼也是有的,我”

陈大太太抬头看向韩氏,眼神里有失望之色,这失望越来越浓,当初韩氏刚嫁过来时,也是聪明伶俐,活泼可人,常伺候在自己身边。那时陈大太太是很喜欢韩氏的,再到后来,曼娘夫妻双双被贬出京,也亏了韩氏在旁服侍劝解,是什么时候开始变了陈大太太微微叹气,就是从韩氏父亲被弹劾开始,可是说句实话,官场沉浮,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

要能成大器,不仅能经得起富贵,也要能受得了挫折。韩氏缺的,就是这点,而曼娘最好的就是这点。韩氏能看出陈大太太眼里的失望之色,眼里又是一阵酸涩。说来,不就是自己娘家不争气,即便夫君争气又如何,况且自己的夫君在公婆眼里,还是远比不上三哥的。

韩氏低头不语,陈大太太此时也不想安慰她,只是对曼娘道:“我相信你,这些日子你就和你三婶子一起先理着家里的事,等到二月,就全交给你。”曼娘知道到此时,再说什么推辞的话就未免矫情,只有应是。

韩氏又伤心又愤怒又委屈,背后陈大太太说些什么话竟一个字都没听进去,陈大太太道:“我还有两件事要交代,”曼娘应是,陈大太太缓缓地道:“一件是韩亲家那边的,亲家老爷被贬,贵州那地方,山长路远的,亲家太太有多病,舅奶奶要照顾她,孩子又小,家里未免一时缺了进项。我们是至亲,本就该互相帮忙的,我做主,每季给亲家太太那边送一百两银子去,到年底再多送一百两过去,等亲家老爷从贵州回来。”

一年五百两,这和韩氏现在每年接济韩家的也差不多,但悄悄接济和这放到台面上来那就是两回事,韩氏的脸顿时辣起来。陈大太太看着韩氏,心里又在摇头,终于没有说出,只是继续说第二件事:“当初曼娘离开时候,铺子田庄交给了我,让我帮忙看着。我这些年精神短,就委托了四奶奶,别的要等二月里,这些,四奶奶你回去理一理,先交给你三嫂吧。”

韩氏是晓得这些铺子田庄迟早要交还给曼娘的,只是想着既然曼娘没有亲自出面来索,那就多拖一日是一日,此时见陈大太太开口,只是应道:“是,媳妇这会儿回去就把那些帐理出来。”

这话还算陈大太太爱听,曼娘能清晰感觉到韩氏的愤怒和不甘,想到陈珍兰那日说的话,心里不由长叹一声,但这是别人家的事,自己管不了,只有又陪陈大太太说了几句话就告退。韩氏也自回去先把田庄铺面的帐给理出来,走出陈大太太院子,韩氏觉得腿有些发软,翠玉忙上前搀住她,韩氏此时心中无数念头,没有一个念头不觉得自己可怜,若自己娘家得靠,也不会被处处压制。

前面传来笑声,翠玉耳朵尖,听出是赵氏的,忙要扶着韩氏从另一边走,谁知赵氏速度更快,已经笑吟吟开口:“四嫂平日管家极忙,这会儿想必是去和婆婆回什么事。说起来还是我清闲,每日只用抱抱孩子。”

赵氏面上幸灾乐祸的得意,让韩氏眼里都喷出火来,两人身后都跟着不少人,也不能在这些下人面前堕了自己威风,韩氏只是淡淡一笑:“以后我就要和五婶子一样清闲了,怎么,五婶子不晓得”赵氏唇边笑容没变:“那我也能多个去处,免得只能和孩子们玩。”

说着赵氏越过韩氏往陈大太太上房去,韩氏的指甲都抠进了手心,在这个家,得以立足的凭仗越来越少,还不知道会怎么被笑话。翠玉知道这件事,是怎样都没法扭转,轻声道:“奶奶,您先回去把帐理出来,别的,日子还长。”

日子还长韩氏轻叹一声:“你还年轻,不晓得,不能管家的旁支,以后分家过的是什么日子,难道我以后要像二嫂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写韩氏这个人,并不是说她是个坏人,而是想写出一个境遇改变时候,无法承受的人来。要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从境遇改变中是最能看出来了,很多困境或者顺境时候表现很好的人,往往在境遇改变后,会变的面目全非。

、兑银

虽说吃穿用度都是公中出钱,可除了这些,各人亲戚之间的来往应酬,还是要落在各人自己头上。嫁妆丰厚的自然不用发愁,可陈二奶奶嫁妆并不丰厚,还要靠那点月例过日子。翠红曾经当玩笑似地说过,陈二奶奶屋里的丫鬟,是连一根线头都不许随便扔,要是失手打碎了杯盏,那就少不了一顿骂。

当时大家听了,都当笑话一样,做奶奶的做到这种地步,真是没脸出去见人。此时听韩氏提起,不由轻声道:“奶奶,不会的,二爷是庶出,太太历来对二奶奶都有些看不上。可四爷,也是嫡出子,况且,四爷还这么能干。”

韩氏觉得心口越来越疼,嫡出庶出,也要看有没有宠。原先三伯一家在外面,那是瞧不出来的,可现在三伯家一回来,有眼睛的人都瞧出来,婆婆对三伯一家那是怎样对待连小姑都没有得到的貂皮,就这样给了个孩子,往徐家送的那比别人家都丰厚的礼。

还有那些下人们,韩氏忍不住叹息,现在自己还有掌家的权,就这个样子,等没了掌家的权,大家也都知道,韩家要靠陈家接济过日子,那时,自己只会比二嫂还不如。毕竟二嫂一家子,可不需要靠陈家接济。

此时已经走到屋里,翠红迎出来,见韩氏脸色不好,还以为她不舒服,忙道:“奶奶先坐下,正好厨房方才送来参汤,奶奶您先用两口。”韩氏的眉微微一皱:“参汤我没要过啊。”翠红已经把参汤从罐里倒出来:“我见奶奶您面色不大好,特地让厨房备下的。”

韩氏接过碗,一口口喝着,翠红见韩氏脸色好看一些,还笑着道:“去厨房的时候还遇到二奶奶那边的莺歌,说二奶奶昨晚没睡好,今早吩咐她去厨房要碗燕窝粥,她跑厨房跑了四五次才算拿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