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44(1 / 2)

北宋大表哥 北冥老鱼 2415 字 2023-09-28

d让他失望,所以他也立刻点头道:“如果耶律宗真不顾国内的乱局,亲自带兵攻打燕云的话,那咱们是不是可以趁机大败辽军主力,一雪前耻”

赵祯说到最后时,眼睛也忽然亮了起来,当初他爷爷赵光义北伐,结果被辽军杀的大败,他父亲赵恒更是被辽国逼的亲临前线,最后只能签下澶渊之盟,年年向辽国送去岁币,虽然钱不多,但却十分的屈辱,可以说从他爷爷辈开始,大宋就一直受辽国的欺压。

虽然拿回燕云让大宋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但如果能一举打败辽国皇帝亲率的大军,那才叫解气,特别是对于赵祯来说,相当于他替自己的爷爷和父亲出了一口恶气,所以他才说出一雪前耻的话,想到这里赵祯反而有些期待耶律宗真出兵燕云了。

以李璋对赵祯的了解,自然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不过他这时却是开口提醒道:“耶律宗真虽然是个冲动自大的性子,但他身边的耶律仁先却是个智勇双全的家伙,这个人很难缠,我相信他肯定会劝说耶律宗真不要出兵,但以耶律宗真的性子恐怕很难听得进去,如果耶律宗真带兵,耶律仁先肯定也会随同,到时辽军肯定也十分不好对付”

李璋说到最后时,也笑呵呵的看着赵祯,似乎还有话没有说完,赵祯也听出李璋的话中有未尽之意,当下也好奇的追问道:“表哥你的意思是”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人在建议把刘平调回来了,毕竟燕云十六州已经打下来了,刘平功劳太大,已经不适合再呆在军中了,可是如果耶律宗真杀过来,而临阵换将又是军中的大忌,所以”李璋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相信赵祯也明白他的意思。

其实就在大同的捷报送回来的同时,朝中的大臣就已经建议把刘平召回京城了,这些人对武将实在太过防范,哪怕刘平还有个进士出身,但依然逃不过他们的怀疑,特别是刘平现在大功在身,手中又握有近十万大军,如果真的造反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大臣们有上面这些想法,毕竟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这么干的,有他这个榜样在,大宋一朝对武将的不信任几乎达到了顶点,之前打败党项的赵振现在也只能在武学蹲着,更别说刘平夺回燕云这么大的功劳了。

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明白过来,当政沉思了片刻也终于做出决定道:“刘平暂时是不能调回来了,有他在还能稳定燕云,不过如果不调他回来,恐怕朝堂上的大臣也不甘心,不如就用一个折中的办法,派个监军去燕云吧”

李璋听到这里也考虑了片刻,随后也点头同意,之前刘平出兵前要求朝廷不能牵制他的兵权,所以赵祯连监军都没派,不过现在燕云已经打下来了,派个监军到地方也是很正常的事,大宋的太监虽然比不上明朝,但权力也不小,很多宫中的太监都会被派驻到地方为官,有些太监甚至能封王,比如那位代辽的童贯。

看到李璋同意,赵祯也立刻考虑的人选,结果他很快看到了身边的一个内侍,当即直接一指道:“我看就士郎吧,他在我身边侍奉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放他出宫转一转了”

第六百二十五章兵围中京

阎士郎,入内省都知,相当于传说中的宫廷大总管,可以说整个皇宫中的内侍都以他为首,出宫的内侍在地方为官,每年也都要给他送来不少的孝敬。

阎士郎能有今天的位置,也并非仅仅只是他是赵祯身边的老人,从赵祯小时候起,他就在赵祯身边照顾,另外最重要的是阎士郎对赵祯忠心耿耿,当初延福殿大火时,其它内侍宫女都吓的跑了,唯独阎士郎守在赵祯身边,光是这份忠心就不是其它人能比的。

也正是考虑到阎士郎的忠心,所以赵祯才决定让阎士郎去燕云做监军,毕竟现在燕云那边集中了大宋最精锐的军队,别人去他也不放心。

阎士郎对赵祯放自己外出做监军的事虽然表面上十分不舍,甚至抱着赵祯的大腿说不舍得离开,可是李璋却看得出来,阎士郎的不舍虽然是真的,但他对外放做监军这件事也并不排斥,别看他在宫里位高权重,可是对于太监们来说,在宫里的油水其实并不多,只有到了地方上,他们才能捞到更多的好处,而且在地方上他们可以仗着宫中的身份风光无限,哪怕是地方官也不敢管他们。

另外外族的太监也更容易升迁,这就像是那些文官们想要升官,就必须有政绩一样,太监们也一样需要到地方上镀金,可以说外放为官简直就是宫中宦官升官发财的最佳途径。

阎士郎的职位虽然很高,但依然上升的空间,他在宫里这么多年,一直呆在赵祯的身边,根本没有机会外放,而在京城中,他这个都知的身份其实根本不算什么,甚至朝中的文武官员对他这种内侍还十分的鄙夷,所以他自然也想到地方上体会一下呼风唤雨的感觉。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以阎士郎哭归哭,但最还是接受了赵祯的任命,高高兴兴的跑去燕云上任了,不过在阎士郎离开京城之前,李璋却特意找到他,表面上是给他送别,请他喝了顿酒,不过实际上却是警告了一下阎士郎。

其实李璋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阎士郎算是他的熟人,对这个人他自然十分了解,别看阎士郎在他和赵祯面前一直唯唯诺诺的,但其实这家伙的性格十分霸道,在宫里什么事情都想要掺一脚。

李璋担心阎士郎却了燕云后,也在军中乱搞,万一到时耶律宗真杀过来,阎士郎这个监军又牵制住刘平的手脚,导致宋军失利的话,那可就不妙了,所以李璋才会特意提醒阎士郎,他到了地方拿好处、耍威风等等,这些李璋都不管,但如果让李璋知道他在军中乱搞的话,那可就不要怪他翻脸不认人了。

当然了,上面这些警告李璋没有明说,毕竟阎士郎也是个聪明人,所以李璋只是提了几句,阎士郎也就立刻领会了李璋的意思,当即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会谨守的监军的本分,若是有任何越权之举,他回来后甘愿受罚。

监军这个职位在后世的历史上的确不太光彩,很多败仗都是因为监军的介入,导致主将不能有效的指挥军队,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但其实监军这个职位的设立还是很有必要的,监军只是用来监视主将是否有谋反之心,关键时刻可以解除主将的兵权,相当于皇帝给军队上的一条保险。

只不过因为监军有节制主将的权力,导致主将面对他们时也处于被动的地方,如此一来,就可能发生监军夺取主将兵权的事,如果监军懂兵法还好,比如李璋之前曾经亲自祭拜过的秦翰,就是战功赫赫的太监将军,但像秦翰这种懂兵法的太监实在太少了,一个不懂兵法的监军指挥大军,对阵之时岂有不败之理

阎士郎走的时候,还带了一批调往燕云的官员一同上任,这段时间京城的调令就像是雨点一般发往各地,许多经验丰富的中低层官员都接到了调令。

这些官员全都是为燕云十六州准备的,毕竟那里刚刚打下来,正是需要官员的时候,本来有人建议用那些待官的进士,因为大宋每次科举时录取的进士太多,导致许多人只能等着朝廷的任命,有时因为没有空缺,这些人要等上几年才能有任命,只不过朝廷担心这些新进入官场的进士没有经验,招架不住燕云那边的局势,所以才决定调那些经验丰富的官员前去。

gu903();而在调集官员的同时,大宋一边密切关注辽国的最新动向,一边也开始重修长城防线,因为李璋和赵祯等人都猜测如果耶律宗真获胜,对方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杀回燕云,所以时间也有些紧迫,长城防线也只能挑选一些类似古北口之类的重点防线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