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春社(一)(1 / 2)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1692年3月19日,烟台县,晴。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春社节,烟台全县放假一天——好吧,其实不止烟台,事实上所有通行东岸法律的地方都放假一天——很多百姓扶老携幼到郊外踏青游玩。

这些游玩的人当中,不少是普通工人、基层小公务员、商店服务员等等,他们也穿上了簇新的衣服,带着吃食,和家人、朋友出去游玩。说实话,这种底层人民集体出游的景象,在中国大陆上其实是不多见的。

对比一下一河之隔的清国就知道了,工匠、衙门帮闲、店铺活计之类的角色,基本上是一年到头从早忙到晚,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更别说全家出门玩乐了。边疆战火不断,朝廷催课甚急,大家拼死干活还只能勉强饱肚,更别说花个几百文乃至一两银子置办衣裳、酒食了,这简直不可想象。

南边的顺国也差不多。长沙的李来亨养了小二十万军队,且这些年动作不断,要么在湖北、四川与清国作战,要么在湘西、四川清理土司势力,解放人口,这两年又开启了覆灭明国的战役,国家财政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们这个国家又只有数省之地,庞大的战争开支全都压到了一千多万百姓身上,负担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试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手里攥着一把毫无购买力的宝钞的顺国百姓,又怎么可能如登莱民众这般悠闲渡日呢?

登莱民众悠闲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一个月好几块钱的工资上的,是建立在发达的工商业上的,是建立内部稳定的秩序上的,是建立在领导人卓越的才能上的。没有以上这一切,那么即便是大罗神仙来了,也很难解决。比如,你觉得靠求神拜佛能解决顺国那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吗?

而登莱相对富裕的生活,也吸引了许多清国民众过来。以靠得最近的青州府为例,几乎每年都会有三千多人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东岸控制区。他们避开了防守严密的胶莱新河地区,沿着山东半岛漫长的海岸线,驾船甚至游泳进入东岸,奔向富裕的新生活。登莱地方政府对这些逃来的清国人也比较宽容,基本上都会收容起来,然后将其编入建筑队,每月包吃住并发二元五角薪金,让他们帮着建设公路、码头、水库及房屋。

工作个两三年后,这些人一般都能获得合法身份,成为登莱居民(一般是落户在人丁相对较少的威海、文登、荣成等县),然后踏踏实实找个工作,以登莱经济的发达程度,慢慢就能攒上一笔钱了。这些钱,他们会拿出一部分,托信得过的人带回老家交给亲人,毕竟那边的生活可能有些困难,这些送回去的钱很多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

而他们在登莱的成功,在有心人若有若无的宣传下,很快就能传遍各地,使得几十年来清国政府对东岸妖魔化的谣言不攻自破。大概当初清政府与东岸签署和平协议,两国友好通商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吧?只是如今这个局势,他们也不敢擅自断绝与东岸的关系,关闭两国边境了,因为那样可能引发战争的后果,虽然在满蒙东岸人一直在对他们发动小型的战争。

“我大清”,其实也很难哪!

春社节是东岸法定节假日,不过在北半球的春社节该怎么过、何时过,可曾经也是引起

过一番争论的呢。一派人坚持按照东岸历法过,即便是位于北半球的登莱亦是如此,即现在应该过秋社节;另外一排人认为应该按照中国传统历法,因为这更适合北半球,东岸人的源头又是前宋苗裔,用中国历法天经地义,因此这会该过春社节。

两派人一度争论了很久,最后本土还是给出了指示,北半球的殖民地按照中国历法来,南半球的按照东岸历法来,各过各的。不过在邵耀光邵主席上台后,情况似乎又发生了变化,邵某人对于这种在思想上分裂东岸的做法很不满意,正打算在所有东岸领地内都推行本土的历法,彻底杜绝分裂主义的苗头。因此,登莱的这个春社节,怕是也过不了几回了,搞不好就是最后一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