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2)

gu903();此人:“诸位熟读诗书,奈何?”

众人怒目而视:“圣人言说!治国之道!”

此人又说:“哦,那诸位厉害,书上学之,纸上治国。”

“你!你是何家所出?口气这么大,也不怕咬了自己的舌头!”

此人拱手道:“不才,鄙人姓周,周容。”

“我道是谁,原来是闻名远近的周大才子,有天才之称,少年成名,可惜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周大才子可有小名?”

周容:“小名不堪入耳。”

“那我便赠你一小名,便叫仲永可好?”

此话落音,众人大笑。

周容却不怒,只说:“听闻口舌能化刀剑,伤人于无形,鄙人见识了。”

“你这话是说我等都是狭隘之辈?”

“周容!如今是天子文会,容不得你放肆!”

“我等为报效国家而来,你为自身名利,我若是你,此时就会羞得无地自容。”

周容:“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鄙人为何羞愧?诸位不是为做官而来?”

众人一愣。

周荣又说:“陛下能得天下,足证陛下心胸宽广,能容天下人,便能容鄙人此等狂妄之人。”

林渊朝身边的宋石昭说:“此人有趣。”

宋石昭笑道:“哗众取宠,但求君王一顾罢了,另辟蹊径,恐名不副实。”

林渊点头:“先生所言有理。”

“叫上前来。”林渊吩咐道。

内侍领周容上前。

林渊笑问他:“周公子,可有见教?”

周容先行礼,等林渊免礼之后才说:“见教不敢,但草民前来,可解陛下之忧。”

林渊又问:“朕有何忧?”

周容:“陛下免除百姓五年赋税,以定天下,使百姓休养生息,草民感念陛下怜民之情,故此,也愿分陛下之忧。”

“世家盘踞,势大根深,陛下召集世家子弟,便是以虚爵诱之。”

“但京城世家可用此法,他地世家如何?”

林渊正色:“周公子请讲。”

周容:“草民愿为陛下奔走,周家举家之力为陛下分忧!”

林渊:“公子有何求?”

周容双眼精光闪烁:“陛下觉得,草民可堪太常一职?”

宋石昭:“放肆!”

林渊摆手:“先生不必动怒。”

“周公子有鸿鹄之志,朕必应之,公子若成,莫说太常,便授光禄大夫又有何不可?”

“若不成,公子就有欺君之罪,项上人头难保。”

周容当即跪下:“草民若不成,自戮之!”

第151章151

自林渊登基起,宋府便门庭若市,宋石昭为了安置门客,又再买了两边的屋舍。

无数学子想拜入他门下,好借此跳板扶摇直上。

宋石昭又见过一批学子,这才能退回室内。

郑清风早已在此等待了。

“先生。”郑清风拱手。

宋石昭回礼道:“郑大人。”

棋盘早已摆上,郑清风笑道:“先生与下官来一局?”

宋石昭坐到郑清风对面:“郑大人请。”

棋盘上对战正酣,郑清风忽然问道:“陛下拿世家下手,是立威。”

宋石昭落子,面上带笑:“天子登基,此刻正是定基调之时,世家盘亘,世家强,则帝王弱,帝王强,则世家弱。”

“世家子弟与寒门不同,自幼向学,陛下即便打压,也不会全然弃之不用。”郑清风摇头,“陛下此举,可会寒了天下世家子弟之心,先生为何不劝?”

宋石昭:“如何劝?劝陛下,这天下没有世家,便无人能治?劝陛下,当今之天下,仍非陛下之天下?放任世家做大,子弟上任为官,营党结私,皇令即便出了京城,也要看世家的脸色?”

郑清风一愣,他自己就是世家子弟,他瞠目道:“先生何以如此狭隘?”

“狭隘?”宋石昭笑道,“我且问你,皇帝是何人?”

郑清风:“统帅天下之人。”

宋石昭:“错,是手握天下权柄之人。”

郑清风面露惧色:“先生的意思是……陛下想要……陛下要……”

宋石昭点头:“世家如狼,狼成群结队,他们各自盘踞一城,如元时一般,天子下派官员只得与其交好,皇帝之令也可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天下是谁人之天下?是皇帝?还是世家?”

“世家有无数,可各自交好。”

“皇帝只有一人。”

“郑大人,懂否?”宋石昭落下最后一子,龙势已成,郑清风落败。

郑清风叹气道:“再无回转之地?”

宋石昭:“郑大人乃世家出身,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但陛下如今已非昔日手段,不会立即斩尽杀绝,世家子弟可用,但是却是作为有志之士被擢用,而不是谁家子弟被擢用,懂否?”

郑清风垂首:“听君一席话,下官茅塞顿开。”

宋石昭连忙道:“郑大人是聪明人,忠于陛下,便是忠于国。”

郑清风叹息道:“是我狭隘……”

宋石昭笑道:“郑大人啊,你已是天下少有的明理之人,你信不信,我此时对外头的世家子弟说这番话,他们定然万般不从,因为他们心中,家为重,君为轻,他们是为了家族之名,不是为了帝王之利。”

郑清风明白了:“陛下,想开科举?”

宋石昭抚须:“正是。”

郑清风离开时转身看了眼宋府的牌匾。

陛下不是不愿用世家子弟,他只是要……世家子弟脱了那层壳再为他所用。

要让他们忠于大明,忠于皇帝,忠于皇权。

而不是世家。

世家没有走到绝路。

但也已经走到了绝路。

郑清风上了马车,想到自己的生平。

郑家虽是世家,但世家也分大小,也分穷富,郑家藏书富饶,但那都是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若说钱财,真是穷得叮当作响,他父亲曾告诉他,一时之困,绝不会是一世之困。

只要家中子弟上进,无论如何,都能保住郑家的招牌,只要招牌在,郑家就还能为官。

郑清风果然为官,由亲朋引荐,成了官员。

他亲眼所见,大都派下来的官员被当地世家辖制,没有世家首肯,皇令甚至出不了府衙,更勿论实施。

城池之中,世家盘踞百年,对城中人口了若指掌,城中泰半人口都是世家之奴。

以前他以为世家做的对。

毕竟皇帝昏庸,他的政令于百姓无益,幸而有世家督之。

这才能令百姓休养生息。

可是此刻,郑清风想到过去种种,不寒而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