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众武将你一言我一语的出主意。
一直没出声的何将军,缓缓张口道:“敌军虽有十万骑兵,也不是无懈可击。他们结盟进犯边关,各有所图。鞑靼柔然两族曾是死敌,彼此间定有隔阂。我们不妨用计,离间两族。”
“还有,十万兵马,每日粮草是一个庞大惊人的数字。一旦粮草有失,敌军就会军心大乱,不战而退。我建议,从军中抽调悍勇擅长骑射之士,组成一营,悄悄出城绕至敌军后方,去烧了敌军的粮草。”
何将军不愧是大齐顶尖的武将,提出的两条计策,都颇有可行之处。
众武将纷纷赞成。
袁清精神一振,和武将们仔细商榷。如何调兵遣将,怎么打探敌军消息,如何秘密行军行动,都大有讲究。
何将军话语不多,只要张口,必是言辞犀利一针见血。很快就获得了边军武将们的尊重。
朱昀从没领过兵,默默仔细旁听。并不随意插言。这也让袁清和何将军等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太子殿下身份尊贵,要是胡乱指挥,他们这些武将听不听的都是麻烦。好在太子殿下颇有自知之明,没有干涉武将们的决策。有这样的储君,实在是大齐之福啊!
直至半夜,众武将才散去。
……
回到将军府,内侍端了宵夜来:“殿下一整天没进食了。奴才特地让厨子做了宵夜,殿下吃一些吧!”
夜宵是热腾腾的鸡汤面。
朱昀饥肠辘辘,却毫无胃口。勉强吃了几口,就搁了筷子。
内侍苦劝不动,无奈之下,只得端走了宵夜。
朱昀躺在床榻上,久久不能入睡。好不容易合了眼,却又噩梦连连。在满头冷汗中惊醒。坐在床榻上,呼吸粗重。
五更天,朱昀起身,提笔给妻子袁敏写家书。
“……我生于京城,长于宫中,触目所见皆是繁华。生平从未见过这等惨烈的战场,身心剧震。”
“昨夜我噩梦连连,无法入睡。只盼战事早日平定,无辜枉死的百姓能在地下安息。”
然后,又写信给袁皇后。写给亲娘的信,就不能这么直接了。说一说和舅舅袁清相处的甚为融洽和睦之类,打仗的事一带而过。
最后一封信,是写给庆安帝的。
这封信十分简洁,只有廖廖几行。
“边军士气低落,皆因鞑靼柔然人凶残,驱赶百姓攻城,以百姓为盾。”
“儿臣来了边关,得以目睹最惨烈的战场。儿臣要亲自督战,为将士们击军鼓,击退敌军。”
“边关一日未平,儿臣一日不归。”
第四百五十三章蜕变(二)
数日后,太子的书信送到了宫中。
庆安帝看着这封简短有力的书信,脑海中闪过朱昀沉默痛苦坚韧的脸,一时心中百感交集百般滋味。
然后,一股欣慰之情涌上心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长于富贵锦绣的朱昀,样样都好,就是稍微心慈手软了一些。此次边关之行,倒让他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历练,朱昀也会真正蜕变成熟。
虽然边军没什么好消息,庆安帝还是因为这封家书心情骤好。
杨公公伺候主子数十年,对庆安帝细微的神情变化了然于心,低声笑道:“太子殿下在信中写了什么?皇上怎么这般喜悦?莫非是战事有了转机?”
庆安帝心机深沉,登基为天子后更是性情莫测,宫中内外能和他闲话几句的,除了袁皇后,也就是一直伴在身边的杨公公了。
“战事暂时还没什么转机。”庆安帝随口道:“不过,太子倒是大有长进。如此,也不枉出一趟京城。”
杨公公笑道:“皇上对殿下这是爱之深责之切,要求未免过高了一些。在奴才看来,太子殿下早已是人中龙凤无可挑剔了。”
庆安帝心情好的时候,听着这样的马屁格外顺耳,扬了扬嘴角:“这话私下说说无妨,传出去可就成笑话了。”
杨公公不遗余力地大拍马屁:“皇上这就不知道了。太子殿下在朝中声名极佳,人人敬爱,就是朝野百姓们,也都爱戴有加。奴才说句不怕皇上恼怒的话,皇上年轻的时候,可是远远不及。”
庆安帝失笑:“行了行了,愈发不像话了。”
庆安帝心情好了,压抑沉闷了数日的太和殿里,气氛也为之松泛了不少。
沈嘉在吃午饭的时候,特意凑到沈祐身边:“听闻太子殿下的家书今日送到了宫中,皇上看了殿下的信,心怀大慰,仰天长笑。”
所以说,谣言都是这么来的,越传越夸张。
沈祐瞥沈嘉一眼:“皇上心情不错,仰天大笑倒是没有。”
沈嘉笑嘻嘻地:“我就是略微夸张了那么一点点。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了。”
顿了顿,又低声叹道:“我还听说,边军接连打败仗,是因为鞑靼柔然人太过凶残,每次都驱赶老弱妇孺到城门下。边军的将士们被逼无奈,不得不冲着大齐百姓们下杀手。这么一来,军心低迷士气消沉是必然的事。”
“这些鞑靼柔然骑兵真不是东西,这般歹毒的法子也用得出来。迟早有一天,都报应到他们自己头上。”
连沈嘉都听说了,沈祐又岂会不知?
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儿,听到如此残酷的战事,都会涌起无边怒火和汹涌的战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