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节(1 / 2)

朱昀只得将安慰袁敏的话再搬出来一遍。

袁皇后也被朱昀请战一事惊到了,脱口而出道:“不行!你不能去!”

朱昀有些无奈:“母后,我不是几岁孩童。我今年二十有二了。父皇当年年少的时候,十三四岁就领过兵打过仗,立刻许多战功。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随大军出征做督军,怎么就不行了?”

袁皇后哑然无语。

是啊!

朱昀是大齐太子,膝下两子两女,今年二十二岁,早已成年了。

不说别人,沈祐比朱昀还小了一岁,早已领兵打过数回仗了。至于庆安帝年少的时候,十三岁就敢领兵杀敌,一众皇子里,就属他最悍勇!

朱昀放软了语气:“母后,你和敏儿都关心我,我心里明白。不过,我不能永远待在宫里,不知战事,不识百姓疾苦。这一回我随行督军,出京城历练一番,也是好事。”

袁皇后用袖子抹了抹眼睛:“也罢!这些事我不懂,也拿不定主意。只要你父皇应允,你就去吧!”

朱昀舒展眉眼,点了点头。

……

庆安帝雷厉风行,动作迅速。很快召了何将军进宫,命何将军率五万大军增援边关。

何将军忍着激动,拱手领命:“臣定不负皇上的器重厚望!”

庆安帝又道:“此次朕会派太子一同随军出征,太子为督军。不过,行军打仗诸事都由你做主,不必顾虑。”

太子做督军?

何将军有些惊讶,下意识地抬眼看向太子。

朱昀等了两日,终于等来庆安帝首肯,顿时精神一振,上前两步,拱手道:“儿臣一定牢记父皇教诲,不会随意插手军事。”

庆安帝瞥儿子一眼,淡淡道:“你将所有的亲卫都带上。”

按大齐惯例,身为太子的朱昀,可以有一千的太子亲卫。朱昀做了太子之后,便将亲卫人数补足。有五万大军,还有一千亲卫随行守护,确保安全。

朱昀忙应下,顺便问一句:“父皇是否打算派沈统领一并前往边关?”

沈祐骁勇无双,如果有他一并同行,心里就更踏实了。

沈祐眉头一动,目中闪出光芒。

他凭借着战功,一步步走到今日。如果想更进一步,就得再立战功。此次去边军增援,是大好机会。

第四百四十四章请战(二)

庆安帝目光一闪,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沈祐是朕的侍卫统领,要留在宫中。”

这是不打算让沈祐出征了。

朱昀也没怎么失望。本来就是随口一问,他的太子亲卫里也不乏高手,确实不应该抢父皇的人。

倒是沈祐,心里有些失望。

他原本以为,此次天子会派他随大军出征。男儿当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越是战事凶险,越要奋勇向前杀敌。立的战功越多,仕途才会更顺遂。

可惜,这么好的机会没能落到他头上。

沈祐唏嘘一回,便将此事放下。

冯少君身为天子近侍,消息十分灵通。太子还没出太和殿,她就已知道太子将要督军去边关一事了。

一众内侍窃窃私语。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子殿下是大齐储君,怎么能去那么危险的地方。”

“正是。太子殿下金尊玉贵,打仗这等事,就该让悍不畏死的武夫去。譬如沈统领那样的,以前就经常领兵出京打仗,皮糙肉厚不怕死……”

噫?怎么后面脑勺冷飕飕的。

说闲话的内侍悄悄转头,就见不远处的冯公公正皮笑肉不笑地看过来。

那笑容,看得人心里阵阵发凉。

内侍们立刻住了嘴。

对哦,冯公公和沈统领私交不错。说沈统领的闲话,怎么也该避着冯公公才对。

……

太子殿下要随军出征一事,迅速传开。

徐阁老郑阁老都是太子太傅,对太子殿下的安危格外上心。听闻此事,纷纷去东宫苦劝。奈何太子殿下主意已定,又得了庆安帝首肯,木已成舟了。

袁海也来了东宫。

舅甥兼翁婿两人见了面,自是亲近。私下里说话,也没那么多计较。

袁海先叹了一声:“边军打了败仗,倒连累得殿下奔波劳苦。臣心中实在有愧啊!”

燕王当年是兄弟四个,而且燕王非嫡非长,为了争圣眷争储位,必须殚精竭虑拼尽全力。十三岁就领兵上过阵打过仗了。

朱昀却是庆安帝唯一的儿子,原配嫡出。根本不需要和谁争斗,轻轻松松就做了燕王世子,紧接着是太孙,后来又被册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