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9章(1 / 1)

第2389章

再次东征这回事别说八字没一撇,连一点都还没有呢,李世民就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就算真的定准了要二次东征,这也不是必须马上就办的急事,战船这不还停留在图纸阶段呢嘛,怎么也得把船造出来才能开始商量打谁,现在说打谁都只能是说说罢了。

眼下更急的事是安稳朝堂,是考虑怎么处置那些被冠上谋反罪名的重臣。

所有这些被关押起来的人里面,最为重要的人物就是长孙无忌,可以说其余的人都是褚遂良随便拖下水来给长孙无忌陪绑的。

褚遂良告的那些人全是皇族人物,李道宗、李元景还有三个驸马,三个驸马必然牵连三个公主。

李世民没有可能一刀下去把这些人全都砍了吧?毕竟没有什么实证,无缘无故杀这么多的亲眷,李世民应该下不去手。

那如果这些人都能活命的话,凭什么只杀长孙无忌一人?

毕竟长孙无忌从打天下到治天下功劳都不小,李世民是个念旧情的人,饶过长孙无忌一命的可能性很大。

谁都知道上意决定一切,褚遂良能做的就是给皇帝铺个台阶,替长孙无忌多争取一点时间,希望皇帝的怒火降下来之后能网开一面。

褚遂良赌的是长孙无忌的圣宠仍在,长孙无忌不可能谋反,他只要没触到皇帝的逆鳞,皇帝不可能想让他死,皇帝不想让他死,他就死不了。

褚遂良千算万算,没算到长孙无忌虽然没有篡夺大宝的心,却起了弑君的念,这不是触不触龙鳞的事了,这是想要龙命。

李治几次三番地在李世民面前告长孙无忌的状,李世民一次不信两次不信,禁得起嫡亲儿子反复地说吗?

毒杀阎婉的断肠草,毒杀吕幸的茶叶,像一柄剑的两侧刃狠狠地扎在了李世民的心上。

至于长孙无忌矫诏也好,长孙府上搜出龙袍也好,甚至直通玄武门外的地道,李世民都没往心里去。

矫不矫诏的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而已,无论给李泰的是给李恪的诏书,上面都没有玉玺大印,当时朝政由长孙无忌一个人掌理,这两份诏书说它合法就合法了。

龙不龙袍的不过就是一件衣裳而已,如果这龙袍与长孙无忌无关,李世民是下不去狠心杀他的,除非有实证证明这龙袍确实是长孙无忌私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