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而那首亡国之君的词更是让他恍惚。
一个人写出的区区几十个字,怎么就能碰到另一个人心底最酸楚最痛苦的地方,让他想流泪又流不出来,半夜醒来捂着胸口发闷呢。
楚盛着魔了,他不想窃诗为己用,他想自己写。
真正动情的不敢落在纸上,练笔的几首传出去,却也博得了喝彩。年纪摆在这儿,能写成这样,放在外面得夸一句神童。
董澜也读到了他的诗,诧异之余并没放在心上。他还巴不得小皇帝心思都用在这些地方。听说最近皇帝迷上了戏曲?那很好嘛,当然,作为臣子他还是要进谏的,天子不可沉迷于此道。
至于听不听,哈哈,反正戏班子还在宫里,那是给女儿的礼物,他可不会撤回来。
陈老头怕自己毁了戏,找来了其他乐师朋友,共同谱曲,速度又快上了几分。三个月后,戏本初成,开始排练,中间听着不对的地方再加以修改,到正式登台的时候,已经又是大半年过去。
楚盛一琢磨,干脆,再等等,要玩就玩个大,咱再来一出,到时候密集演出,坐实我这个戏曲皇帝的名头。
他开始“写”《梁祝》的戏本。
梁祝的版本很多,林晨出于私心给他挑了越剧版。她不爱听戏,但喜欢越剧,因为越剧妆容顺她的眼,唱腔也听得懂。
而且越剧梁祝有视频,楚盛可以进一步指导,更显得沉迷其中。
这时候戏班子已经排完《救风尘》,就等着到董青再过生日时登台亮相了。一干乐师伶人却又被皇帝召见。
楚盛:“再排个戏吧。”
众人:“……”
楚盛:“朕已经写好了。”
众人:“……”
戏班里写戏的王河跟袁亚生两人心说:“我真的要失业了。”
他们受了《救风尘》的启发,正在合写一出以侠女为主角的戏,热闹又团圆,自己觉得十分满意。准备《救风尘》演出过一波之后,就拿出来排。
怎么皇帝又出新戏了呢?
陈老头则是很激动,这次皇帝用的是旧曲,还是要重新写新曲呢?上次一首曲子赏金一两,他都后悔叫朋友一起来了。但是不叫人来他真吃不消,脑子都不够用了。这次怎么办呢?真烦恼。
楚盛:“这次朕一边写,一边想,觉得曲子应该是朕想的那样。陈老四,回头朕哼给你听,你给朕谱出来。”
陈老四:“……”
他好像也半失业了。
排这出戏,楚盛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来表现他的痴迷。
看过名家演出的视频,他看小梅花和十二郎排练着,时不时就叫停,指出不对。
开始大家都不服气,但是身眼手法步,楚盛说得头头是道,不由人不服。
便是“身眼手法步”这种名词讲出来,也是叫人大吃一惊的事情。毕竟他们这一行里,还没人认认真真总结过呢。大家拜师学艺,真正受师父指点的也没几个,都是一边给师父端茶送水,一边在台下认真揣摩,有悟性的自然能唱出来,没悟性的只能当一辈子跑腿的。
就是唱成名角,能给别人当师父的,无非也是长年演出的一点模糊心得,哪有这样系统准确的描述。
天子,真乃一代宗师是也。
可惜戏子是下九流,当了这个宗师好像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楚盛自己还是挺开心的,他现在不全是演出来的痴迷,而是真觉得这一行博大精深,且十分有趣。一出戏排出来,尽管并不真是他写的,但是在他的指挥下,那些粗糙的表演渐渐成形,慢慢有了在林晨给她的视频里看到的那些名家的影子,他还是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对了,在林晨的建议下,他还给排戏的地方题了个名:梨园。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