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2)

苏冬只得点了头,跟杜父一同进了堂屋,开始吃火锅,堂屋内,很快热气腾腾,笑声满屋,杜青臣低着头在厨房里切肉,也不着急,一刀一刀的细心的切着,他好歹是个厨子,他嘱咐了杜有才要练刀工,又何尝不是跟他自己说的?不会的东西,学就是了!如刀工,如写字。

杜青臣也不怕慢,努力的把羊肉切薄,苏冬端了拌了芝麻酱的羊肉片过来,夹了一筷子喂给杜青臣,杜青臣下意识的张口接了,这才一愣,看向苏冬,苏冬呵呵笑着。

你赶紧回去吧!我很快就切完了。杜青臣道。

没事,我吃着呢!苏冬也不计较筷子刚刚杜青臣用过,夹了一筷子塞进嘴里,嗯,好吃!

杜青臣嘴角微扬,也不赶他走了,自顾自的认真切了起来,苏冬一边喂着杜青臣,一边自己吃着,很快,碗里就没了,苏冬出去又捞了一小碗过来,这次还有蔬菜,照旧夹了喂给杜青臣。

杜青臣终于切完了羊肉,端了盘子去了堂屋,屋内,杜如林端着碗站起来叫了一声哥,原本一身的儒袍,此刻也衣衫不整,袖子撸起,衣领是歪的,杜青臣道:去换了衣服再过来吃。

杜如林低头看了眼自己,羞愧不已,连忙放下碗筷小跑进了屋子,换了平日在村子里穿的短打,这才出来继续吃饭。

这些日子,你在省城还好吗?陶家对你如何?可受了什么委屈?杜青臣坐下之后,拿起筷子开吃,顺便跟杜如林说话,一股脑的问了一堆问题。

没有受委屈,陶太守一开始并没有在意我们几个,他只关心刘台,不过也是应当的,毕竟只有刘台是他好友的儿子,我们几个不过是顺带着的,陶太守不留意我们也是正常,不过我们吃穿都是跟刘台一样,仆人们也不捧高踩低,是陶二公子关照的缘故。

杜青臣点点头,这样便好。

杜如林继续道:我们就这么一起住在陶府里的一个院落里,一直到考完试,然后等放榜的日子,陶府举办了宴会,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陶太守照旧例宴请童生跟秀才试的考官们,宴会上还要作诗斗文,最后还要念诵考中的名录。

杜青臣眉头微皱,那你会作诗吗?不会作诗却要参加这种宴会,只怕是要丢面子的。

不太会,不过邱友说我们不出声不惹事,当自己是个透明的就行了,再说了,旁人也不怎么搭理我们,所以也还好,不过到快结束的时候,刘台上去作诗了,还得了旁人的好评,一位主考官对刘台赞不绝口。

他会作诗?他不是比你还小些?

是啊!但是刘台是不一样的,他天赋卓绝,极爱诗词,因为他父亲就是夫子,所以开蒙很早,真论起来,他比我们所有人开蒙都早。原本邱友说了,我们不惹事不出头不吭声,可是刘台得了上好的诗词,实在是按耐不住,就去斗诗了,陶太守还夸他了,很是高兴。

杜青臣点了点头,应当的,刘台是陶太守友人之子,他出了风头,增加的是陶太守的面子,他自然高兴,不过邱友说的也极对,你们没有根基,比起那些官宦子弟只是贫寒百姓,这样的场所,便是有了好诗词,也不该冒头。

但是刘台就出头了啊!而且还得了名声,其实,我也能写只是没有刘台的好罢了。杜如林低下头去。

杜青臣神色冷了下来,如林,你可知何为喧宾夺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那刘台也没事

刘台是陶太守友人之子,他得了好处,同样也是陶太守的好处,他算是半只脚在他们那个圈子里,但若是你呢?若你当场作出好的诗词,得了众人夸赞,陶太守未必会有这么高兴,说不准还觉得你恃才傲物,得意轻狂。便是其他官宦子弟,莫名其妙被一个没有来历后台的贫寒小子压了一头,也未必所有人都会真心赞许。

杜如林不吭声了,他觉得杜青臣说的有道理,是他想错了。

杜青臣见杜如林似是沉思,像是知道自己想岔了,又温声细细的掰碎了解释,如林,你仔细想过这宴会的目的吗?

陶太守宴请主考官,慰劳他们辛苦,也算庆祝选才结束,韩郡又得栋梁。这是陶太守的原话,杜如林还记得。

杜青臣摇了摇头,这只是表面,陶太守宴请主考官们,甚至邀请了韩郡其他官员与其家眷,还有参考学子,你说,他是以什么身份邀请的?

韩郡太守啊!杜如林茫然的道,难道不是吗?

是,但是他更是以韩郡主人的身份去邀请的,仿佛那些主考官,为国选材的考试,都是为他效力一般,他作为主人,所以才要慰劳旁人。

杜如林惊讶的张大了嘴,如醍醐灌顶,瞬间明白了什么,却又有了更多的疑惑。

那我再问你,你说参加宴会的那些人,在想什么?有什么目的呢?

我杜如林没觉得他们有什么目的,不就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宴会而已,有什么问题吗?不过他哥既然说了,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吧!

杜青臣道:旁人必然也知道陶太守的心思,所以,但凡出现在那场宴会上的人,都是听命于陶太守,依附于陶家的人,这是其一,其二,众人参加这场宴会,也是有自己扬名的打算的,若是得中,能在宴会上听闻消息,旁人恭贺声不绝于耳,岂不快活?!当然,也不能只有参考的学子快活了,所以还有斗文斗诗,给旁的有才华的官员子弟们出头露脸的机会。所以,这些人之所以来此,一则表明了自己的站队立场,二则是为了自己扬名而来。你想想,这样的场合,你若出头

哥,我错了!杜如林垂下脑袋,第一,他只是个小小童生,机缘巧合之下才得以进入宴会,根本不是陶太守的跟随者,第二,旁的官宦子弟等着出头的场所,他若是抢了风头,陶太守未必高兴,其他人也不会开心,他若做了,便真的是他哥口中那个,得志便轻狂的肤浅狂生了。

但后来念名的时候,我还是头名啊!杜如林嘟囔,虽然没做成诗,但后来旁人还是注意到了他。

这个无碍,考中念名这回事,你也控制不了啊!旁人便是心里嫉恨发酸,也无碍,这样的名声,可以一抢!便是陶太守,也会高看你一眼。

哥,陶太守真的如此!他看了我好久,一直微笑着点头,我住在陶府那么久,他的目光几乎从未落在我身上过,那是第一次!杜如林眼神一亮,连忙道。

看起来,他倒是终于注意到你了。杜青臣语气不知是悲是喜,有些怪异。

杜如林沉浸在高兴中,也没有发觉,又连忙道:其实我也不算木秀于林的那个,刘台是次名,邱友是第三名,便是邱瑾,也是十几名,我们四人,全都中了,旁人的注意力便不在我们身上,而是关注我们的夫子去了,这次回来,那些人家光给刘夫子的拜帖,就一整盒。

杜青臣:

我觉得刘夫子应该不喜欢这样的名望。杜青臣艰难的道。

刘夫子这样,明明有韩郡太守为好友,却甘愿留在乡下镇子教书的耿直读书人,是绝不会被这些东西打动的,只怕还会觉得麻烦疲累。

真的耶哥,你又猜准了!我回来的时候,刘夫子正在私塾里嚷嚷着,要送我们回来的陶家仆从,再把那些帖子礼物拿回去,他不要!

果然像他!杜青臣暗自想着,不过这么一来,那些人家只会更以为刘夫子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甚至是隐居乡野的贤士,更看重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