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三皇姐是不是有些相中那个瘦高个了,朕看的这一会儿,见她与那人说的话最多,还主动挨近了些,嗯,就是那个穿着官服,看着不怎么大方的样子,这也太拘谨了些。”
看到那个瘦高个竟然是穿着官服来的,正宁帝就知道那人肯定是何殊推荐的几人之一,因为那几个看着都很显眼。
“我也因为看到这点特殊的地方,才觉得好像有点苗头的样子,至于能不能成,看缘分吧,反正我们不能给三皇姐压力,免得她直接找人凑合,就像这次,明明没什么兴趣,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来了。”
正宁帝也知道这个道理,感叹道,“你三皇姐身世可怜,从小就心思重,又是个知道感恩,爱替别人考虑的性格,殊实过得不易,父皇肯定不会在亲事上勉强她。”
纵然希望三女儿未来可以能够一生和乐,正宁帝也不会自以为是的干涉她的亲事。
因为他知道三公主是个懂事的,越是懂事,越是容易选择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成全重视之人的期望。
对于像四公主那种不懂事的,就不存在这种顾虑。
“父皇也不必太过患得患失,您不是也说,三皇姐这几年在外,成长极大,她现在很有主见,又知道我们对她的态度,做出的任何决定,应该都是经过她的深思熟虑的,我们耐心等着她表态便是。”
正宁帝觉得太子说得很有道理,总算收拾好心情,学着太子的模样,不时观察一下花园中的情况,并悠闲的喝茶磕瓜子吃点心,耐心的等待结果。
他是真心佩服太子的这份就算心中有事,也不会亏待自己,不耽误吃喝与放松的心态。
拿着千里镜又看了一会儿,正宁帝再次忍不住问道。
“那个瘦高个应该是举荐的人选吧,他是个什么来历?”
何殊知道正宁帝说得也是常明松,便给他也介绍了一遍对方的生平经历。
正宁帝听完,并没有对太子的超强记忆能力发表疑问,毕竟他早已对此习以为常,只是他看向太子的眼神难免有些微妙。
准确的说,是与三公主之前的眼神如出一辙。
何殊也知道她老爹肯定也意识到了什么,但她装作若无其事,十分坦然的样子,就差直接在脸上备注:不要想太多!
在东宫用了一顿简单的晚餐后,这场聚会才算宣告结束,何昌逸回去后,与沈卓说起在聚会上的见闻时,语气颇为感慨,沈卓对此也很感慨。
“可见我们这些外人只看到三公主年纪轻轻,便能位高权重,深受陛下与太子信重的一面,却不知道她入仕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成长,往往都是伴随着艰难的磨砺。”
沈卓自己对此深有感触,无论他在现实中幼年失去双亲的经历,还是他在梦中相继失去祖父母后,又见到相依为命的表姐所遭遇的不幸。被迫成长的过程,都让他对此感触良多。
第八十二章
听完何昌逸讲他如何被那些热情得过分的公子哥们缠住,害得他都没什么机会完成太子交待的任务的经历。
沈卓认为这可能才是那位邀请对方过去的真正目的,但是犹豫片刻后,他最终决定还是不要将自己心中的猜测说出。
毕竟受托帮忙观察那些驸马候选人,肯定比被推出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要更有存在价值一些。
次日中午,皇后迫不及待的派人以请太子去凤元宫用午膳为名,把何殊叫过去问这件事的结果。
“母后,这件事只能交由三皇姐自己决定,我们尽尽心就行了,不适合多插手。”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大多数公主们出嫁,都有政治考量,或是为了彰显皇上对某家的圣宠,或是为了牵制与拉拢哪个大势力,被送去与异族和亲的也不在少数。
就连先帝时期,也曾有过好几位公主先后被嫁到异族,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
正宁帝初登基的那几年,纵然大安的国力还不够强大,何殊也不曾想过要用姐姐们换取边境的和平。
为此她要求正宁帝态度强硬的增加对边境驻军的投入,严辞拒绝那些大臣想要送公主或宗室女去和亲的提议。
皇上坚定的主战态度,以及大力提拔重用一批既有有作战能力,也有实战经验,或是与异族是老对手,对其比较了解的将军,成功令军中上下风气大变。
士气大振的大安军队在对异族的作战中,陆续取得几场大胜后,才算是彻底堵住那些大臣的嘴。
让他们不再总惦记着要送公主等身份尊贵的女子去和亲,维持边境和平的盘算。
这也是何殊对朝堂上的某些大臣深恶痛绝的原因,一边打压女子,看不上女子,一边又总想利用女子,那嘴脸实在可憎。
皇后当然早就看明白何殊的心意,这也是她再怎么惦记,却没有勉强三公主,直接为其选定驸马的原因。
“本宫知道,本宫也没有想要干涉,或是要求她一定要将亲事给落实下的打算,就是忍不住想要问问,她这次再离京,下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再回来。”
关键是三公主已经年满二十二周岁,再过几年,那年龄就更大了。
何殊也知道对方的担心,可是对于这件事,只能像她说得那样,顺其自然。
“母后先放宽心吧,三皇姐很感激母后的这番心意,对待这次的聚会十分认真,若有缘,自会成事。”
没能得到理想的答案,皇后也只得意兴阑珊的放弃。
让何殊没有想到的是,几日后,她竟收到常明松的调职申请,申请调离刑部的职位,进入督察院,成为三公主这位巡按监察御史的副官。
六品刑部主事的位置绝对是个香饽饽,是旁人处心积虑的想要争取,都很难有机会争取到的京官。
若非有何殊这个太子的亲自抬举,在家里不曾给他提供任何助力的情况下,常明松根本没有机会升到这个位置上。
谁都知道当京官距离大安的权力核心近,机会更多,能得到上官的欣赏,被提拔重用的机会更多,常明松亲身经历过,应该更知道这个道理。
可他竟然主动选择放弃当京官的机会,申请进入督察院需要从头做起不说,还是做个随巡按监察御史外任,多为七品的随行监察御史。
而这种事多功劳却不多的随行外任副官,实则是督察院中其他低品御史恐避之而不及的苦差事。
当然,对于给三公主当随行副官一事,还是有不少人抱着积极争取的态度,毕竟三公主当年在督察院时,做出的一些功绩,至今还激励着许多人。
最重要的是,都知道三公主是极得圣宠的公主,什么案子、什么人都敢查,即便上官会占据大半功劳,身为副官,他们能分到的功绩也不少。
之前随三公主一起出京的那些官吏,这次回来后,都能得到不少的实在好处,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