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韩皎伸手,示意燕王把那叠文书还给自己,而后迅速翻找到自己整理出的第一页账目,递到燕王眼前讲解道:“这是天圣十七年,齐宁关的各项军费开支,除去鞑靼年末进犯增加的军需补给,各项开支,与此前两年基本持平。”
燕王点点头,等他讲下去。
韩皎翻到第二页:“这是天圣十八年十月,齐宁关申报的军费开支。因为鞑靼两次犯境,齐宁关征招一万名守军,从这个月开始,齐宁关每年要多支出一万名士兵的军饷。”
燕王侧眸看了韩皎一眼,似乎在催促他说重点。
韩皎指着这张账目左下角赵亮的名字,解释道:“赵亮就是在这年七月,被调至齐宁关,任职指挥佥事,也就是说,他在到任三个月后,征了一次兵。”
燕王微一皱眉,耐心道:“征兵不是他能决定的,这事情我知道,是父皇下的令,怪不到赵亮头上。”
韩皎仿佛没察觉燕王的不满,又翻开下一页账目,认真地讲解:“第一批新兵军饷,户部是在次年二月拨款的,请您仔细看这一张账目,”
他又翻出第一页账目,两张并排展示给燕王细看,并问道:“您能看出这两张账目中,军费开支项目有何不同吗?”
燕王并不理会韩皎的引导,直接命令:“请先生明示。”
韩皎本希望燕王顺着他的引导,自己找出真相,这可以让韩皎的结论更具说服力。
否则直接把一堆冗杂证据讲出来,燕王可能会犯迷糊。
然而燕王居然这么没耐性。
没办法,燕王恐怕还是觉得他年纪小,查不出什么重要证据。
韩皎只好自己指出账目中的一个异常开支:“这笔‘火铳火炮返京拆装修整费’,是天圣十八年以前从未有过的,其中除了运送行粮等费用,剩余开支统一转入了兵部帐下,接收官员是兵部左侍郎——周肇昆,这笔开支,每年高达六万两之巨。”
一听见李阁老女婿的名字,燕王立即敏锐地看向账单,神色严肃地呢喃:“你是觉得,这笔火械维修费用是个幌子,其实被周肇昆吞了?有证据么?火械比寻常兵器难养许多,若非每年定期修整,隔三五年就得全部换一批,那可就远不止六万两白银了。”
韩皎立即从账目中翻找出另一张标红的账目,解释道:“齐宁关的火械,从前是在辽东总指挥使司修整的,每一年半查验一次,费用都在一万两以内,除非该年跟鞑靼有过交锋,需要弹药补给,那样最多也才两万两白银开支。”
燕王眼睛一亮,接过韩皎调出的那页账目,仔细查阅,许久,低声道:“有点意思,但这是兵部的事,接管的又是周肇昆,他寻个由头,譬如军备研制改装之类,硬要说多花几万两银子,咱们也拿他没辙。”
“殿下。”韩皎从燕王手里拿回账单,示意他仔细听自己说话:“臣核查这笔开支的目的,不在于证实六万两白银是否用于火械修复,而在于这么一笔巨款,齐宁关是怎么拨出来的。”
燕王被这一句话猛然点醒!
“没错。”燕王看向韩皎:“他们哪来的这么多军费维修火械?每年操备修边的银子,都要向户部讨要,哪来的闲钱孝敬周肇昆?”
“问题就在这里!”韩皎神色笃定道:“六万两白银,约莫等于三千名边关士兵一年的军饷,也就是说,占了赵亮征的新兵三分之一。”
燕王一愣:“你是说,赵亮克扣军饷?这不可能,每个士兵一年的军饷,还不到二十两,那是户部算得清清楚楚的,只少不多,想盘剥也抠不出多少银屑子,何论三分之一的军饷?那是要饿死人的,弄不好,就会引发哗变,赵亮没这个胆子。”
韩皎点点头:“请殿下记住这个结论——赵亮没有盘剥军饷。”
这话一出,燕王直觉这姓韩的神童当真不简单,目光炯炯看着他:“说下去。”
韩皎继续道:“殿下还记不记得,御史查核杀良冒功案时,快马递回京的密信内容?”
“当然记得!”燕王急道:“御史在勘核首级的时候,发现敌兵尸体中,掺杂许多妇人和孩童,所以怀疑齐宁关捷报是虚报军功。”
韩皎道:“这是御史密信中第一件要事,还有另一件事。御史详细说明了敌我交战过程,说是鞑靼趁夜偷袭齐宁关一处关口,守军在短暂的溃败后,绝地反击,将犯境者共计一千二百余鞑子全数剿灭,而我军的阵亡人数,是三千名。这并不算是大捷,事实上,我军伤亡是鞑子两倍有余。”
燕王摇摇头:“鞑子骁勇善战,又是趁夜偷袭,我军死伤更多,倒也不在意料之外,能反击剿灭敌军,也算是大捷。”
韩皎沉默片刻,等待燕王稍微理顺刚才的所有信息,随后开口提醒道:“刚好战死三千人,刚好在赵亮即将被调离齐宁关前半个月,刚好鞑子趁夜偷袭,刚好杀了我军三千人,刚好,平了每年六万两军饷的帐!”
仿佛晴空炸雷,燕王猛然站起身,惊愕地看向韩皎:“你是说……你是说……”
韩皎紧跟着站起身,神色坚定地盯着燕王道:“殿下,事情已经相当明白了!两个月前,内阁票拟撤换齐宁关指挥佥事赵亮,一个月前,齐宁关捷报回京,半个月前,监察御史发现敌兵尸体有猫腻,杀良冒功案这才展露眉目。”
燕王只觉胸中热血翻涌,沉声接着韩皎的话说道:“你的意思是,赵亮制造杀良冒功案,根本不是为了保住官职,而是为了在徐阁老的人到任以前,平了他吃空饷每年贪污的军费!”
韩皎点点头:“徐阁老调派太突然,赵亮此前虚报的三千士兵,半月之内在边疆根本征不齐,赵亮担心吃空饷的事情败露,会引出周肇昆,这才紧急制造了一场战争。”
“事实上,很可能是赵亮趁夜偷袭鞑靼部落。因为担心己方伤亡,他没有跟鞑靼主力部队交战,只偷袭了并无战斗力的部落老弱妇孺,那些鞑靼尸首,倒未必是边疆的大楚百姓,齐宁关那地方,一时间凑不出这么多百姓,这也是没有幸存百姓申冤闹事的原因——赵亮确实杀的是鞑子,这一点他并未作假,作假的,反而是我军阵亡的那三千士兵!”
“这三千名士兵从来都不存在,三千人每年的军饷,被边关四名武官,以及兵部左侍郎周肇昆,给合吞了!”
燕王此刻注视韩皎的目光,几乎是震撼的,怔愣须臾,他神色恭敬的求教:“这五个人为什么在账上做手脚,而不是军饷到手之后再分赃?”
韩皎苦笑一声,低声回答:“殿下忘了?军费下放,每过一道关口,都有监察御史核对。我大楚太祖皇帝为了杜绝吃空饷,在核查方面,做了好几道关卡,军饷下发时人头对不上,多余的军饷根本到不了赵亮手里,且知情人太多,需要贿赂的监察官员也多。赵亮等人,就是钻了每一道关卡监察御史核查范围不同的空子,事先以冠冕堂皇的名目把空额拦截下来了。实话告诉您,他们在账上做的手脚,比我说的复杂百倍,为了让您一目了然,我只列出了最大一笔数额的假账,而其他冗杂账目……”
韩皎把自己那四张“范例”账目,从那厚厚一叠账目中抽出来,剩余的真实账目递给燕王,低声道:“全都在这里,五年内各个关口军费开支、整合变动,臣一一核算完成,查出的齐宁关可疑账目,全部加起来,刚好跟‘阵亡那三千士兵’一年的军费,几乎相等。”
燕王震惊地说不出话,木讷地伸手接过那厚厚的账目。
“接下来。”韩皎给出了最终建议:“殿下可以立即派遣御史,前往齐宁关,去挖开所谓三千阵亡烈士的坟冢,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尸体。如果没有,这场虚假捷报,背后贪墨所涉及到的所有官员,臣都在账上明明白白列齐了,可证实殿下与那罪员赵亮,毫无牵扯!”
作者有话要说:燕王:你两天就算完了一座山的帐????怎么算的?
韩皎:你懂的,随手而就。
燕王:……
第30章
韩皎一口气说完,简直酣畅淋漓神清气爽,目光清亮,等待着燕王的决断。
然而,刚刚因激动而站起身的燕王,此刻却一言不发。
同样应激动跟着起身的韩皎感到有些局促,赶忙回忆自己激动之下,是不是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
王府正房的偏厅,面积非常开阔,仅有这二人相对而立。
方才情绪激昂时,丝毫未觉出此处的空旷,因为燕王与韩皎这对准君臣,此刻仿佛是第一次真正相遇。
珠联璧合,是一种让人激情澎湃的景象,当事人身处其中的感受,则更为奇妙。
燕王方才一步一步被韩皎引路,最后一瞬间仿佛已经登上山顶,睥睨众生。
燕王一瞬间显露的豪迈之气,让广阔的偏厅显得狭小,甚至让人透不过气,而此刻,燕王的气势忽然收敛了。
韩皎正疑惑,就见眼前这位未来的帝王忽然一抬胳膊,广袖生生撕裂空气,双手交叠,与眉峰齐平,陡然向韩皎深深一揖。
“殿下!”韩皎哪敢生受此等大礼,忙上前搀扶,却哪里撼得动燕王?
只好退后一步,也向燕王拜了下去。
燕王直起身,严肃注视着韩皎,沉声开口:“先生高才,本王此前礼数不周、言语轻慢,望先生海涵。”
韩皎很难形容此刻的心情,一个备受排挤壮志未酬的穷酸书生,沥血献策后,会得到怎样的对待?
燕王给他的回应,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韩皎胸中热血翻涌,颔首行礼道:“殿下言重了!臣区区一名未入流庶吉士,殿下非但……”
燕王见韩皎忽然嗓音哽住,赶忙上前扶起他,真诚地道歉:“初见先生时,谢广未能慧眼识珠,竟把先生当做狂妄之徒,失了礼数。如今,蒙先生不计前嫌,献此奇策,谢广感佩在心,必不令先生明珠暗投!”
韩皎抬起头!
近距离相对,谢广才察觉这年少的庶吉士此刻竟然满脸沧桑,那双平日湛然的桃花眼,此刻仿佛失了神,眼下的黑眼圈,像是挨打后的淤青。
“这几日,辛苦先生了。”谢广扶着有些打晃的韩皎,抱歉道:“本王这就送先生回府邸歇息。”
韩皎心头大石落地,身体仿佛瞬间散了架。
三天熬了两夜,对他来说算不上辛苦,是那场绑架案的后劲上来了,意志力苦撑着的身体彻底发出了警报,他脚下一趔趄,被谢广一手抓住胳膊,扶到圈椅里坐下。
“先生这是怎么了?”谢广察觉到韩皎的精气神似乎一下子萎靡了:“若是疲累过度,便先在本王殿中歇下罢。”
韩皎揉了揉眼窝,强打起精神,抬头道:“臣无碍,请殿下先派人将我家中账本,悉数送归兵部,并火速派御史,去边疆查证赵亮吃空饷之实。”
他其实想顺带提及救父之事,但这么着就太明显了,还是先紧着燕王的事情,反正刑部的案子被燕王下令拖着,不急在一时。
谢广想了想:“现在把账本送回去,不是给兵部销毁证据的机会吗?我去把账簿都搬回王府,再知会兵部一声,料他们也不敢在来惹你,况且你如今就住在本王附近,谁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找死?”
一听这话,坐在圈椅里的韩皎又吓精神了,仰头看向燕王道:“殿下打算如何处置赵亮?”
谢广直起身,冷哼一声,厉声道:“当然是拿着先生查出的证据,把涉案罪员一同拿下!”
韩皎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男主如今也才十九岁,正处于没碰过壁所以非常莽撞的时期,韩皎就怕他不自量力。
“万万不可,殿下,臣查清账目,只是为了洗脱殿下与齐宁关一案的牵涉,谎报军功的是赵亮,这个案件,殿下还是该以论处赵亮为主。这些证据,用来威吓赵亮足以,其他几人,可另寻时机,一一拿办,切不可打草惊蛇。”
谢广闻言一皱眉,转头神色失望的看向韩皎:“我当先生是不畏权奸、匡时济世之大才,却如何与徐阁老之辈所言如出一辙?”
韩皎:“……”
作孽啊!
他果然投奔得太早,男主现在那叫个头铁啊!
谢广自知失言,忙恢复温和态度劝慰道:“我没有责怪先生的意思,只以为先生过分谨慎了。如今我辈证据在握,区区几个边疆武官和兵部巨贪,还需要徐徐图之吗?本王容得下,父皇也容不下他们!”
韩皎蹙眉道:“这些人背后还有什么人,想必殿下不会不知。”
“就事论事。”谢广道:“这案子跟内阁那位老人家又扯不上关系,且证据确凿,那位就算想插手,本王也不怕他们。”
韩皎强撑着站起身,走到燕王面前,颔首一揖:“殿下,臣以为,正义只有在实力足够的一方手中,才有伸张的机会,若是不顾全局,贸然行事,无非成就一个令后世嗟叹的悲剧英雄,于事无补。”
这话说得重了。
但韩皎顾不上那么多,自己不能好心办坏事,死也要劝住这头铁的家伙,就当是他刚献完策,蹬鼻子上脸吧。
燕王果然脸色有点难看,气呼呼地低声道:“先生如何就确定本王实力不如那位老人家?他的靠山不过是老七,只要本王还有一口气,我大楚立嫡立长的规矩还能叫他给破了不成?”
韩皎沉默看向燕王,许久,轻声开口:“恕臣直言,殿下明明清楚,李阁老不止有端王撑腰,实际上,他之所以敢想端王的心思,是因为他背后真正的‘靠山’。换而言之,说李阁老是端王的靠山,也不为过。”
见韩皎毫不顾忌他的颜面直言不讳,燕王顿时蔫了,低头沉默。
所有人心里都有数,李阁老五年内从掌院翰林到礼部尚书,然后直入内阁,大楚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惊人的升迁速度,究其根本,他的靠山,是皇帝!
李阁老原本并没有炒冷灶的打算,甚至曾竭力讨好燕王,企图取代徐阁老在燕王心中的地位。
只可惜,燕王几年前主动跟李阁老作对,这才逼得李阁老开始考虑手里那位“奇货”端王。
但毕竟没有彻底撕破脸,李阁老也还在观望。
以目前双方实力来看,燕王还是蛰伏为上。
“先生且去歇息罢。”燕王低声道:“这件事,容本王考虑考虑。”
韩皎知道燕王心里已经有数了,这时候不可能逼着这位豪气干云的皇子当面认怂,只能颔首告退,让他慢慢想。
燕王倒还挺有心,居然亲自送韩皎出门。
二人踏入院中时,三皇子与九皇子恰好从书房走来。
燕王此刻正有些心累,便招呼弟弟道:“来得正好,阿夺,你帮六哥把韩先生送回去。”
大楚最得宠·第一剑客兼第一小白脸·六哥的工具人之九皇子谢夺:“???”
“不用不用!”刚还脚步虚浮的韩皎,感觉到大boss的杀气袭来,立即腿脚利索地要自己蹦回家:“哪敢劳驾殿下!臣这就告辞了!”
谢夺这小暴脾气,也不是一而再忍让的人,长腿一迈,挡到燕王面前,扬起下巴垂眸盯着六哥:“我看起来很闲么?”
“不然呢?”燕王疑惑地问:“让你送送韩先生都不行?人家还帮你写过策论呢。”
谢夺目光一凛:“这是嘲讽?”
“你小子今儿皮痒了?”燕王抬手一拧九弟的耳朵,怒道:“你去不去?”
拧住九弟耳朵的一瞬间,燕王突然想起一件事:三哥今儿好像也来了。
还从没有人敢当着校霸三皇子的面,欺负九皇子。
思及此,谢广赶忙松开自己这只该死的手,吞咽一口,缓缓朝杀气传来的方向看去……
一刹那,就跟双目暴睁的三皇子目光相撞了!
“三哥你听我说……”谢广一边倒退着准备逃命,一边试图解释!
然而,三皇子已经以百米跨栏的姿态俯冲而来!
九皇子勾起嘴角,转身对身后目瞪口呆的小神童轻声道:“把眼睛闭上,哥这就带你回家。”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