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重生) 第82节(1 / 2)

金粉(重生) 青铜穗 1898 字 2023-09-06

……

宋国公夫人前脚到了戏园子,后脚李南风跟李舒也过来了。

他们坐的包间就在宋国公夫人隔壁,不开门出去是撞不到的。

但是因为门外长廊比较窄,为了防止陡然开门撞到人,因此门上有小窗,可以透视外面。

李南风一进房就凑到窗下向外张望,李舒很不惯她这样:“你坐下来,一个姑娘家,鬼鬼祟祟地像什么样子?”

李南风呵呵笑着坐下,吃了颗卤花生,脸又朝向门口。

今日跟许夫人同来的是程家大太太,程家老太爷老太都还在,嫡庶共出四房。

长房本是庶子,老太爷原配还在的时候无出,抬了个姨娘生下他,后来留子去母,养在原配名下,便也算是嫡出了。余则二三四房都是填房所生。

“吱呀——”

刚剥到第三颗花生,隔壁门就开了。

李南风又嗖地一下来到房门口,小心地往外看。只见先出来个妇人,是许夫人,再出来一个,是程大太太。

两人出到门口便敛去了笑容,相携着往庑廊尽头走去了。

李南风忽然倒回来把专心看《三打白骨精》的李舒拽起:“走,我们去如个厕!”

李舒还是懵的:“我不用去——”

“必须去!”

李舒:“……”

……

廊子尽头就是给太太小姐们补妆净手之处。

许夫人与程大太太到了里头,慢慢地抿发理衣衫,直到里头的人都走尽了才说道:“真是对不住,谁知道今儿郡主竟没来?”

程大太太道:“这哪能怪您呢?本就是我托您的事情。再说郡主来不来,也不是您能左右。反倒是我不好意思,您看您家里如今也……”

这话言之未尽,许夫人听着便叹起气来:“你说的是,我家里如今也是一团糟。好好一门亲事,本想着沈家名声在外,祖上先贤辈出,不管怎么说家风教养定然是一等一的,不想成亲当日闹出这种传闻。

“说起来都怪我,当初怎么就这么轻率结下这门亲了呢?

“如今想想,若是个好的,怎么当初他们家竟未把女儿许给沈侧妃的公子?”

程大太太听着她抱怨,亦道:“事情还没水落石出呢,不急着这么想,先看看沈家那边怎么说。”

许夫人把手洗了,忽又惋叹:“说到儿女婚事,我看你们家几位姑娘倒是要一表人才。只可惜了……”

程大太太目光微闪,笑道:“承蒙夫人不弃,若是觉得还瞧得入眼,便烦请替我们家姑娘物色个好儿郎,便是莫大荣幸了。”

许夫人道:“都是亲戚,那是一定的。”说完忽默了一下,又问她:“说起来姚家小公爷与你们晔姐儿年岁倒是般配,就是不知道他许亲不曾?”

程大太太攥着手道:“这话我们自个儿可不好问——好姐姐!”说着她忽一下握住许夫人的手:“你我两家是老亲戚,您也是看着咱们家风光过的。如今眼看着李晏两家权倾天下,连沈家也翻身了,只剩下咱们了,您可无论如何拉我程家一把!

“今日见不着郡主,咱们便图下回。但若晔姐儿能嫁入国公府,那也是她天大的福气!

“还望姐姐看在早前我跟您说过的那番话份上,帮我尽量探探这桩美事!”

许夫人听到这里,也紧紧回握住她的手道:“别说亲戚了,只说你帮了我个大忙,你的事我定然尽力。呆会儿我就问问国公夫人!”

程大太太这便深施礼,激动地低声道谢,相携往外去了。

第135章永生永世

眼看着俩人不见人影,李南风才拉着李舒自角落里出来。

原本因为偷窥而浑身不自在的李舒这时候也面色不定了:“这是许夫人与程家的女眷?”

李南风嗯了一声,示意她回到包间,坐下来给自己添了茶,又给李舒斟满,才放下茶壶道:“确切地说是程家的大太太。

“隔壁屋里如今坐的是宋国公夫人与许夫人,以及程家大太太和她的次女程晔。

“原本今日这个局里是有我母亲在的,但母亲给推了。”

平时这些官眷往来就是李舒身为李家小姐必修的课程之一,此时略略一回想先前听到的话,就明白了:“程家想借许夫人与宋国公夫人跟咱们家接触。”说完她眉头一皱,又道:“长辈们聚会还带着姑娘出来,这怎么跟当初卢氏那副作派差不多?”

“除此之外她们还能想出别的比这更行之有效的招么?”李南风道,“不过看起来程家要比沈家谨慎得多。

“他们不像沈家还有个靖王府作倚靠,联姻这种方式肯定不会放弃,但也不会轻易砸自家的招牌,不然她便不会挑中姚家而不是咱们家了。”

李舒回想起卢氏曾带着沈虞往她们跟前凑的事来,轻哼道:“好好的人家,如今变成要靠四处联姻来求前程,这跟卖女求荣有什么区别?”

李南风道:“沈程两家要是有远见,当初见着势头不对就该作出选择,却非得扒着前朝富贵不放,以至于落到这境地。

“如今他们不择手段,又有什么好稀奇的?”

程家没有一开始朝李家冒进,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实力一蹴而就。

但他们家世代书香,论理来讲配姚家这样的将门倒不算太高攀。宋国公夫人这边要是没有意外,应该是会认真考虑的。

程家想入仕,其实这也不是她能拦得住的,十月便将重开恩科,程家子弟定然会下场,他们不是没有门路入仕。

当然科举入仕不见得一定能捞个好官职,但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有眼下这条路可走。就是攀不上宋国公府,也还有英国公府,荣国公府,还有诸多侯伯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