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基建》TXT全集下载_9(2 / 2)

我在三国搞基建 漫愈 4817 字 2023-09-05

gu903();作者有话要说:地震知识参考自龙岩市地震局郑永通和负载杨的《农村住宅建设与防震减灾》。

还有一更晚一点,18点见~

第31章三更

没几日就是科考了,紧接着就是拍卖会。

谯县各大酒店客栈人满为患,考生们泡在图书馆里,如同鱼儿游进了海洋,手不释卷、耕读不辍,暮鼓敲响才各自归去。

人多了就有江湖,何况是一群自视甚高的世族子弟齐聚谯县,共同参加科考,彼此之间都暗暗较劲呢,尤其是其中年轻气盛的少年天才,谁也不服谁,今日你看一本,我必定要看两本。

终于到了开考这一日,诸考生一听晨钟便起身收拾,知晓豫州公主极擅数理之道,考生几乎人手一本《九章算术》,趁着吃朝食的功夫,还在翻看复习。

站在政务大楼的广场上,考生有序的检查入场,考官高声朗读考场规矩,这些都是普通程序,只其中有一项特别的,考官说考试时间为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八点半,考生可按照考场号进入考场。

八点半是什么时辰?九点到十一点又是多长时间?

此时,任这些考生如何自认不凡,面对从未听过的名词,也只能一脸茫然,表示不懂。

考官指着大楼楼顶的大钟,介绍道,“此乃自鸣钟,内设机关,每遇一时辄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九点鸣九响,十一点鸣十一响。”

然后考官介绍了钟面时间与时辰的对应关系,各针时间的换算关系,“等到分针指向六,即为八点半,考生们则可入场考试,等九点钟鸣,考生可提笔答题,十一点钟鸣,考生须收笔起立。”

一男孩看向自己的兄长,问道,“二哥,这钟真能自己报时?真是稀奇,我原以为那是谯县的一种装饰呢。”

被叫做二哥的人年纪也不大,两个孩子个头差不多,听见弟弟此问,他点了点头,“谯县不可思议之处太多了,纤毫毕现的水银镜、室内的抽水马桶,他们既然敢当众说,必定是能做到的。”

等到分针指向六,考生们复又望了一眼楼顶大钟,这才举步进入政务大楼。

在考室内坐定,总觉得等了许久,才等到考官分发试卷,看样子快到九点了,所有考生都悄悄的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当当当”的声音传来,考生们心神震撼,很想出去一看究竟,但此刻考试开始了,便稳了稳心神,提笔答题,想着早点答完出去,没准能赶上十点的钟响。

对于抱着这样想法的少年天才们,陶淘只能友好建议到,交白卷会比较快。

没关注考试,不知自鸣钟的谯县百姓被钟声一惊,仔细听了两声,看向声源,暗自纳闷这是何物?

外县来的人直接问了出来,谯县的百姓昂首挺胸回道,“这是我们公主的新发明,你不要大惊小怪,这城里头,你在外面没见过的东西多着呢。”

然后阔步走开,偷偷拉着同县的人问这声响是什么稀奇玩意整出来的,有什么用,有家人参加科考的人就给同县的人科普,然后同县的人再去和外县人聊天卖弄。

说的人说得欢快,听的人听得热闹,外头的人自得其乐,而考场里的人就不那么痛快了。

常规试题较上次的虽然难度提高了一些,但也难不倒这些从小饱读私书的士族子弟,可附加卷就过分了。

第一题,问二加四加六,一直加到一万,总计几何?

最后一题,问一、三、九、二十七,下一个数为多少?

基本都是《九章算术》里的知识,不过难度略有起伏,只要把《九章算术》吃透,慢慢做,起码能答个十之□□,对十之□□,因为这一套附加卷足足一百道题!

当然,如果你对豫州公主一点都不了解,对《九章算术》毫无涉猎的话,那你硬算,细心一点,一场考试还是能算出几题的。

他们答附加卷之前,还得答一张基础卷,那张试卷虽然对他们来说简单,可要写的字是真不少,如此这般一个时辰怎么够用?

这时考生们的选择就能表现各自对于一场考试的态度了,真心实意来应考的,虽然觉得题量大,还是老老实实、工工整整的先写完基础卷。

抱着比赛、扬名的心思来的,拿着基础卷疾笔书写、奋笔如飞,只论答对与否,字迹潦草得很。

抱着好奇好玩的心思来的,根本不管基础卷,直接拿着附加卷开始答题,原以为这样,怎么也能在时间范围内答完附加卷,结果等到十一点的钟声响起,还是只能无奈收笔。

这附加卷不是按照难度递进的规律出卷的,总是做着做着就要出一道复杂的难题,做着做着又一道,毫无规律,这也是一个考点,要想拿高分,那就得灵活,得学会适当放弃。

考生们再一次晕晕乎乎的走出考场的大门。

这次没有什么思路题,附加卷都是唯一解,所以相比较基础卷,附加卷批改得更快,而且不用陶淘亲自批改,给一份答案,叫几个官吏进来照着批改,当天下午就拿到所有成绩。

六十分以下的弃掉不看,陶淘手里只剩下四份卷子。

四个人俱都年龄不大,不过小小年纪却是机警务实,避开了陷阱,遇到难题,直接先跳过,往后先做简单的题,所以得分较高。

当先的是十二岁的司马懿,其次是十一岁的司马孚,第三是十五岁的法正,第四是十二岁的庞统。

而这四人中,司马懿和司马孚直接答的附加卷,没有答基础卷;倒是法正和庞统虽说基础卷的字迹潦草,但却是完整答完的。

出于他们对这次谯县科举所抱的态度不端正,司马懿和司马孚的试卷也被弃掉。

把这场招募人才的考试视为游戏,只为好奇好玩,这样的人再优秀,本身是这样的态度,也是留不下的。

倒是法正和庞统,既为了扬名,那就是有所求,既然有所求,那就可以争取一下,说不得又是一个诸葛亮。

郭嘉拿着法正的试卷,对贾诩笑道,“此子颇合某心意。”

“看来奉孝是真有意收徒了。”贾诩回道。

郭嘉转了转手腕,又捶了捶腰背,“再不收徒,嘉这身子骨怕是撑不住了啊。”

贾诩听闻此言,伸手接过试卷一看,带笑鼓励道,“此子确实与奉孝脾性相合,你二人做师徒,倒是相称。”

兵略部分如出一辙的奇谋诡计,可不是脾性相合么。

当日下午,公务处理完毕,郭嘉就晃荡着去到法正暂住的酒楼饮酒,欢伯默默跟上,公主吩咐过,郎主若去酒肆,他要寸步不离的跟着。

此时正是饭点,大厅里宾客满座,本身就很是吵闹喧哗,偏偏又正值科考结束,还有人在争论考题、策略,唇枪舌剑,辩驳激烈。

一少年言辞刻薄的一一点评鄙夷道。

“胡说八道,依尔等之计,甲国十万兵马都不够你拿去送死的。”

“兵者,诡道也,你如此虚伪的君子做派,不如再提前下个帖子,沐浴焚香一番,好全了礼数。”

“愚不可及,尔只怕当敌军是瞎的吧,这么明晃晃的圈套,人家一脚踩进去。”

被他驳斥的考生面红耳赤,不服气道,“那你又有何计?”

“呵。”少年昂首,道,“等榜首的试卷贴出,尔等自去一瞧,便能知道。”

这份自信,这份张扬,笃定自己独占鳌头。

郭嘉折扇一合,“哎呀呀呀,名士法发真之孙原来是个狂徒,欢伯,去与我端几个小菜来,我再观摩观摩法孝直的风姿。”

法正回头打量了郭嘉一番,郭嘉笑容风流,随他打量。

法正扫视完郭嘉,又看了欢伯一眼,回敬道,“酒为欢伯,除忧来乐。豫州的重谋原来是个酒鬼。”

郭嘉笑得更欢了,这少年这性子真是合他心意,竟是一点亏也不肯吃的。

这样的性子打磨起来多带劲。

郭嘉邀请法正入席,法正丝毫不惧,傲然应邀。

两人从儒家的经义论到治国政略,再治国政略到兵法权谋,一顿饭的时间,法正频频语塞,最终败北。

郭嘉慢悠悠的挑着小菜,状似安慰道,“以你如今年龄,有如此才能见识,已经算是不错了。”

不错?只是不错?!

这评价对法正来说可算不上夸奖。

他法孝直辩不过眼前这人,那是因为他年龄尚浅,又无实际接触政务,但自负同龄人中,必定是独领风骚的存在。

“听使君这话音,见识过不凡的?不知是谁人,法孝直想与他讨教一二。”

郭嘉笑着,折扇往政务大楼的方向遥遥一指,“豫州公主我家主公,论年龄只比孝直大一岁,孝直与我家主公相比,如何?”

法孝直一噎,这如何能比,一个已经是天下闻名的一方诸侯,而他处于长辈蒙荫之下,因长辈名声而闻达与人。

郭嘉又举了一位,“我家主公还收了个弟子,而今不过十岁,便能在主公离开谯县时,接手整个豫州政务,不出丝毫纰漏,孝直以为,这可算得上不凡?”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1105:23:43~2020-04-1117:56: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柳榴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茶栀10瓶;风乎舞雩3瓶;维恰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章法正与庞统

法正心下羡慕惊异,嘴上却强辩道,“一十岁小儿理事执政,笑话!谁知不是尔等欲为其扬名,暗中帮衬于他。”

郭嘉激他,“不若明日随我到政务大楼一会,孝直可敢?”

法正高昂下巴,“哼,我法孝直有何惧?”

法正这边与人争论考题,是言辞激烈、剑拔弩张,同样少年英才引人注意的庞统那边,同样是讨论考题,却是和风细雨、气氛融洽。

图书馆旁边的一壶茶肆,环境清幽,为文人士子所喜,在图书馆读书读倦了,都很乐意到此处点一杯苦茶,提神醒脑,与知己好友探讨学问、交流心得。

今日茶肆讨论的主题自然离不开上午结束的科考,还有人指着窗外的大钟,与人叹其精妙。

庞统年纪小,长相又太过朴实,表面上看着并不聪明的样子,但与人讨论附加卷耗时的难题,却常常有奇思妙想处,而且并不吝惜与人分享,还频频夸赞他人的思路,令人如沐春风,于是大家都很愿意与他交谈。

一壶茶肆同样是诸葛亮常常光顾之地,不过最近却好些日子没来了,难得今日判完试卷,略有闲暇,便决定到此处点一杯苦茶解乏,然后去图书馆看完他心心念念的半卷书。

诸葛亮听到庞统的名字,想到今日看到的试卷,便留神注意了两分,发现他夸赞评价别人,往往言过其实,超过该人的实际才能,心下甚为好奇,待人群稍散,上前问之。

庞统答道,“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

诸葛亮听此,引为知己,两人相谈甚欢。

第二日,法正早早的到郭嘉家中寻到郭嘉,郭嘉散漫,请他稍坐略等一等,法正便走到院中,打量这被谯县百姓奉为圣地的朝阳嘉园。

朝阳嘉园处于谯县中心,算是处于闹市,但由于朝阳嘉园入住的人家不多,此时天日又早,闹中取静,倒比他住的二环酒楼更宜人些。

郭嘉出门,见到法正眺望各处院落的神情,笑道,“这里的房子专供谯县股肱之臣,并不对外售卖,孝直若是喜欢,不如到我府上暂住几日。”

这话是在说,他这房子是凭本事得来的,一般人用金钱是买不到的。

法正不屑的撇了撇嘴,“某他日出仕,定得豪宅不弱于尔。”

郭嘉不与他辩驳,两人一同到政务大楼,恰巧遇到诸葛亮邀庞统到政务大楼,欲引荐于主公,四人便一同入内。

法正见诸葛亮果真小小年纪,行走于政务大楼,受人尊重,心下羡慕,与郭嘉交流政事,侃侃而谈,从容不迫,已是治事熟练。

又见和他差不多大的徐庶、石韬,才智不如他,却已领一部之事,在朝阳嘉园占得一处院落。

法正惊异于谯县用人之大胆,心中蠢蠢欲动,也想有这样的机会一展才智,扬名天下。

郭嘉将法正眼里的羡慕瞧得分明,笑着说道,“其实孝直才智俱佳,就是缺乏实践,若有机会接触政事,不过一年半载,必定也是股肱之臣。”

这话说得法正更是心痒难耐,可以他如今的年龄,哪个诸侯愿意重用他,将军国大事托付于他呢,若只是为一方县令,蹉跎岁月,他日,他岂不与诸葛亮等人相距愈远?

诸葛亮看了一路特意与他聊政事的郭嘉一眼,又见法正如今模样,哪里还不明白郭嘉的意欲何为,接话提醒道,“孝直乃此次科考榜首,庞统次之,待名次呈上,主公必定会重用他二人,若无意外,明日便要开始处理政事了。”

法正听闻此言,得知庞统年不过十二便要在谯县理事,他比庞统年长,名次又比他更佳,若是错过此次机会,岂不反而落后于人。

心中主意已定,便开始询问起谯县的官职安排。

谯县的职位安排,很大程度上会参考本人的意愿,就是科考招募的普通官吏,若想转部,也可到吏部申请。

郭嘉笑得像只慈祥的狐狸,诱哄道,“我观孝直擅谋略,不如随我到兵部参赞军事?”

法正心中意动,那正是他想去的地方,面上却傲气的表示,此事等他见过主公后再说。

然后陶淘就看到郭嘉和诸葛亮带着两人过来向她举荐,奇怪的是系统一声不吭。

什么情况这是?

科考一二名,郭嘉和诸葛亮亲自举荐的人才都不值得系统叫唤一声了?

陶淘想了想,三个可能,一是系统故障了,二是郭嘉和诸葛亮走眼了,三这两人已经有主了。

瞧系统每日对着贾诩叫得欢的样子,不像是故障了,那就代表两人有主了。

而郭嘉和诸葛亮看走眼的可能性不大,不可能同时举荐到哪家卧底,所以这两人是在来见她之前就已经打定主意往后跟她混了,这个主就是她。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