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局一个碗》TXT全集下载_25(1 / 2)

第六十五章

刘基得了朱元璋的提点,也不再做出浊世独清的姿态,他是个有手腕的人,真想要做好一个领头人也是易事。他的地位高,愿意向他人示好总是容易得到回应的,他又亲自去了一趟商人工会与几个大商人长谈了一番,确认了今秋的商道通顺,事务便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了。

如今李善长辞官,有能力鼓动团结他人的几个也被朱元璋夺了官职。刘基很快就凭着这些手段分化割裂了文官团体的关系,又顺理成章统合了这一盘散沙,使得文官系统再次顺利运作了起来

于是入秋来近两个月没有统算上来的秋收数据,在半个月内便被核算提交了上来,朱元璋眉宇间的阴云散开,刘基也总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算是过了关。

“你已经下朝了啊?”姜妍迷迷糊糊地揉着眼走到朱元璋身边,又打了个哈欠,似乎依然有些睡眠不足,困倦地感觉一阵阵袭来,原本还计划着与朱元璋一起看看奏折帮他出主意的打算也被她打消了。

这几日她都没有与朱元璋一同上朝,只是在早朝前一起简单洗漱用过早膳后便钻回被窝继续睡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朱元璋放下看了一半的奏折,略有些担忧地问她:“你这几日睡的时间是不是长了些,每日要睡上六七个时辰还很困倦的样子,身体还有没有哪里不适?”

“没有啊,也就是每天都有些睡不足,胃口反倒比平常好了,我食量都快赶上你了。再这样多吃多睡下去,我觉着我怕是要胖上不少。”姜妍鼓了鼓嘴,捏了捏自己脸颊,怕自己真的脸上都胖出肉来了。

朱元璋哭笑不得,没想到她担心的是长胖的问题,他还盼着她能长胖些呢:“你可别掐你的脸蛋了,根本就没点肉,就你那小脸还没我巴掌大呢。能吃是福,胖了才是富态,你确实该多吃些长点肉才好。”

和他一同打天下的兄弟们苦日子过久了,如今能吃上大鱼大肉了,大都三餐皆荤腥,海碗盛饭能吃几大碗。

在外领兵打仗运动量大的还好,留在应天领了文职的则都胖了一圈,尤其是汤和,简直胖成了个墩。朱元璋都看不过眼,下令让他在工部尚书外再领了演练场马术训导的官职,教授新兵马术,也让他自己也靠骑马减减肥。

男人们如此,贵妇贵女那边也大都养的珠圆玉润,毕竟体态纤细还是容易联想到饥饿贫穷,如今崇尚节俭不宜打扮华丽,便只能在吃食上下功夫了。

姜妍想了想然后摇头道:“不行,虽然其他夫人们脸如玉盘很有古典美,但要长胖我过不去自己心里这一关。”她到底还是偏爱自己的苗条,虽然不会刻意减肥,但也不想自己真的胖上一圈。

她坐在朱元璋旁边为她设的椅子上,不一会儿脑袋便又开始晃着想要靠着什么了。朱元璋展臂将她轻轻搂住:“也罢,你不愿意就算了,好歹抱着你的时候还是没有骨头隔着我,你可不准瘦到那种程度。”

姜妍顺势靠在他的肩上,眼皮还是有些沉重,说话也含糊了:“嗯呢,都听你的,让我眯一会儿再说话。”

朱元璋见她真的靠着自己都要睡着的样子,眉头再次皱起:“阿妍,你这样总是困倦不太对,无论怎么说也得让太医来看看。来人啊,去太医院把今日当值的几位太医都请来。”

“别别别!”姜妍听他这样说,一下子警醒了过来,连忙就要阻拦:“那些太医每次一见我便要给我开药,补气养血借口一大堆,熬出来的药苦得惊人,我可不想见他们。不过是冬日将近我贪睡了些,哪用得着看太医啊。”

太医频繁开药的缘故姜妍不清楚,朱元璋却是明白。他年近而立,朝中大臣都盼望着姜妍能早日为他绵延子嗣,太医院的几位太医也是

向他请旨替姜妍熬制容易受孕的药物。

这种事太医们没敢向姜妍明说,姜妍遵医嘱忍着苦喝了三贴药后也就忍不住了,说是不愿再受苦,撒娇磨着朱元璋拒了之后的喝药。

朱元璋虽说也想早点拥有和姜妍的孩子,但这事本就急不得,姜妍又是碗精化人,药物不一定有效果。既然她不愿喝,他也就顺着她,让太医们以后无病不必开药了。

然而姜妍对中药心存阴影的情况下,连带着对太医也心存阴影了,根本就不想再见到那些劝她喝药的老学究太医了,连原本应该几日便请一次的平安脉也磨着朱元璋给取消掉了。

“只是让他们替你请脉看看是不是病了,生病了自然该吃药,若是没病我保证不让他们替你开药好不好。”朱元璋轻声哄着她,又抬眼看了一眼站在他们面前没有动作的宫人,示意让她快去叫太医过来。

“我觉着我没病。”姜妍瞧着宫人跑远也没再坚持,她也对自己的状况心存疑虑,既然朱元璋答应不会无故又让她吃药,只是请次脉让朱元璋安心了也好。

然而太医院的医正替她请脉后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

医正一只手搭在姜妍的手腕上,另一只手不停捋着胡子,白眉也皱在了一块,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着什么,表情似喜似忧。

平白叫姜妍和朱元璋提了心。

“脉象到底怎么样?”朱元璋的脸色沉了下来,忍不住冷声问道,医正连忙答道:“娘娘的脉象有些奇怪,臣一时确定不了,不如让其余太医也诊脉看看,也好避免臣的误诊。”

“好吧,你们都来看看。”朱元璋压了心中的不安同意了,姜妍也咬着唇等着太医给自己一个结论——难不成自己真得了什么嗜睡的怪症?

四位太医都诊过脉后又仔细讨论了一番,踟蹰了好一会儿才得出了一个结论,然而却都不太敢向朱元璋回报。最后还是医正深吸了一口气答复了朱元璋:“陛下,娘娘的脉象像是喜脉。”

喜脉?狂喜的感情即将淹没朱元璋的时候,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冷静地问道:“什么叫作像是,你们四个人诊了脉都确定不下来吗?到底是不是喜脉你们也得不出个准话?”

“这种关系社稷的事臣等不敢妄言,只是皇后娘娘的喜脉实在有些似是而非,与寻常有孕女子的脉象不太一样,颇为古怪。况且方才询问娘娘最近异状时是嗜睡和贪吃这两样,与常理不合啊。”医正一脸为难,若是能够确诊他们也乐于说一个好消息,只是这古怪的脉象让他们实在不能肯定是喜脉。

自从姜妍变人,他们就遗忘了这个隐患。

朱元璋握住姜妍伸过来的手,察觉到她的手因过度紧张而有些发凉,于是又与她坐近了些。他们两都明白,姜妍与寻常人确实不同,平日里虽然看不出差别,但她怀孕生子到底会不会有异谁也不知道。

“那你们预备怎么做?”

医正踟蹰了一阵,给出了一个较为保守的方案:“臣等预备替娘娘预备几个滋补的药膳方子,若是有孕正该好好滋补,即便不是也于身体无害。另外,这几日臣等会日日来请娘娘的脉象,也好观察娘娘除嗜睡贪吃外是否还有其他不妥。今日回去后臣与几位同僚也会立刻翻阅古籍查找是否有与娘娘脉象相似的情况。”

“这样也好”朱元璋颔首,迎上姜妍慌乱看向他的视线,安抚道:“没事的,太医们既说你的脉象是喜脉应该就没错了,体质不同大约脉象也有差异。等太医们确诊,这可是要昭告天下的大喜事。”

他手掌的温度传递给了姜妍,温柔的话语也安慰了她的慌乱,姜妍咬了咬唇,又不确定地说了一句:“但……即便是喜脉,我的孩子会不会也和正

常孩子不一样……”

“我们的孩子。”朱元璋认真地纠正她的用词:“怎么会呢,我们的孩子一定聪明伶俐又可爱。”他将姜妍拥入怀中,压低了声音凑到了姜妍的耳边道:“即便不一样也没关系,他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得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没关系的。”

朱元璋轻轻拍着姜妍的背,一遍一遍地安慰着她没关系。

他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即便姜妍生下的真是个妖物,他也会安排得不出一丝差错——真到了万不得已,他会安排人抱养正常的婴儿入宫不叫姜妍发现,生下的妖婴观察以后再做打算。

他毕竟是一国之主,嫡长子有多重要不必多言,这个帝国的建立付出了太多人的性命,他做好了交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义子的心理准备,但若是继承了自己血脉的是危害人间的妖物,那他不能,也不会立为自己的继承人。

万不得已时,他会亲自动手。

朱元璋将脸颊贴在姜妍的发上,不让任何人看到他此时的脆弱,他此时内心的焦灼复杂连姜妍也不能透露。他不信神佛,却第一次开始向上天祈祷,不要让他的孩子异于常人。

第六十六章

接下来几日,太医院的各位太医几乎寸步不离姜妍,天未亮就侍候在殿外,直到深夜才离去。

“娘娘如今饮食似乎更偏向于荤腥类了。”医正看着每日御膳房记录的膳食记录,摸着长须问道:“睡眠养神,进食补身,臣这几日在娘娘的膳食里配入了少许安神滋养的药物,娘娘的感觉有没有好一些?”

“确实不像前几日一样白日还困倦着了,虽然睡眠时间较常人还是长了些。”姜妍闻言肯定道:“进食后也不再会频繁觉得腹内空空了。”

医正松了口气,症状有所缓解就说明路子是走对了,他偷偷瞄了一眼朱元璋的神色,见他这几日纠结在一块的眉头终于舒展开,这才松了一口气:“娘娘与陛下不必过分担忧,女子有孕自然会多摄取些食物,睡眠上也需长久些,臣观察了几日并未见娘娘有别的异状,较之寻常女子倒是显得更加康健,大约臣与几位同僚再调养些日子便无碍了。”

听医正这样说,姜妍心中的石头落了地,连日紧绷着的神经也松缓了下来,向朱元璋笑了笑道:“太医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没有别的异常就好。”她一双纤手搭在小腹上,恐慌散去心中隐有暖意,她虽然还未显怀,但只要念起自己腹中已经孕育了小生命便忍不住地觉得欣喜。

她垂头凝视着自己平坦依旧的小腹,医正也站在原地低头等着朱元璋的吩咐,因此二人都没见到朱元璋此刻紧紧抿着的唇——姜妍无碍是好事,但她腹中胎儿有异依然是事实。

然而他也不愿此刻再勾出姜妍心中的阴影,只是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向太医吩咐道:“你们尽力看顾着,千万不要闹出什么意外。”他这几日几乎不眠不休,前朝事务放不下,一回到后宫便守着姜妍,此刻心头稍松,疲倦感便一阵阵地上涌,直让他眼前发黑。

医正领命退下,朱元璋柔声向姜妍道:“你这几日心中担忧,夜里也睡得不安稳,现下既然得了太医的结论,便去睡个回笼觉吧。”

姜妍颔首,站起刚要往内室走又扭头问他:“你不休息吗,你眼下都乌青一片了,这几日怕是比我更艰辛吧,也去歇歇吧。”

“不了,今日事务还没处理完。”他刚一下朝便直奔这里来听太医的回报了,今日提交上来的奏折都还没有翻阅,不是能够去歇下的时候,只能哄姜妍道:“我还不困,你且去安睡吧。”

朱元璋走到桌案前坐下,翻开奏折,右手拿了朱笔开始批阅。

姜妍望了眼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也没有再劝他,只是进了内室拿了条薄毯披在朱元璋的肩上:“秋日寒气渐重了,你夜里没有好好睡,白天可得注意着些不要着凉了。”

朱元璋拍了拍她搭在自己肩上的手:“你才是,如今是双身子了,可留心着不要再踢被子了,你睡着的时候一点也不安分。”姜妍闻言俏脸微红,甩开他的手不再多言。

目送她走进内室,朱元璋的目光重新落在了奏折上。

西南地域原本耕地就不算广阔,今夏雨水匮乏,收获更少。明军一直对西南保持围而不攻的状态,更让元王焦灼,为了统筹足够的兵粮,狠心提高了两成的赋税。

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原本就一直被朱元璋探子笼络的各部族首领终于下定了决心投向明朝——只不过作为交换,希望朱元璋能够支援十万担粮食并派遣一位在朝中有足够地位的使者前往。

既然要将西南并入版图,此刻支援粮食自然是应当的,今秋的收获减去十万担也够明年北伐半年所需了,至于之后,安排将早秋的粮食直接运往北方即可继续北伐的进程。

只是这个使者的人选不大好定下来。

西南的部族制度是

朱元璋瓦解元王势力的关键,但这种制度同样会让大明的制度难以推行。朝中重臣即便派过去了也无法发挥好作用,且那种处处被挟制的局面也不会有人愿意掺和进去。

然而派个无足轻重的人前去明显又会叫西南部族怀疑他到底是不是诚心想要招揽,混乱的局面也需要一个能臣控制。

朱元璋思虑良久,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名字——李文忠,朱英。

一个是他的外甥,一个是他的义子,都是在朝武上也不弱于朝中臣子。

他是个念情的人,原本是计划让他二人随其他将军北伐积累军功,累功晋爵的。但如今西南需要一个主事人,便只能指一个去镇守西南了。

朱元璋的笔悬停半空许久也没能做出决定,终于轻叹了一口气吩咐道:“传李文忠和朱英进宫见朕。”

两个少年人被他赐座坐在了他面前,都有些局促不安却极力克制的样子。

朱元璋原本是更属意于朱英的,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在战乱中熬坏了身子不能再远行,每日里咳嗽服药,消瘦德只剩一把胡子了。李文忠是李贞唯一的亲人了,父亲都是这样情态了自然该尽孝身边,若去了西南镇守,怕是只能几年回京述职时才能见上一面,朱元璋实在不忍李贞如此凄苦。

朱元璋的视线落在朱英的身上,他的神情较之李文忠更为坚毅,但到底只有十三岁,脸上依然没能脱去稚嫩——朱英是有能力,可年龄太小怕是会被部族欺瞒。

且义子这个身份实在尴尬,有皇子之名无皇子之实,如今姜妍又已经有孕,朱英在京城里可以被高看一眼,到了西南怕是不如李文忠这个皇帝亲外甥身份好用。

gu903();“我唤你们来是为了定下西南出使者。”朱元璋受情感影响还是无法抉择,便毫无隐瞒地向二人一五一十地诉说了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