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2)

作为清大生科院院长,在科研之余,总是要牺牲一些时间,来处理工作上的琐事。

成了晚上有课的,生科院其他教授都走的差不多了。

施文正在审核院内教授提交的科研项目。作为全国拿国家科研经费最多的大学,学校对每年发表论文的篇数,都是有硬性规定的。

这也导致学校内大部分教授,一年四季总没停过。往往一个项目完成,又展开新的课题。

就是这个情况下,办公室大门被敲响了。

施文头也不抬,道:请进。

木质的大门被推开又关上,发出一声轻响。

施教授好。说话的人态度十分尊敬。

施文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我认识你,乔御。

国内做生物研究的,最近想不认识乔御都难,毕竟一张脸天天在相关公众号上刷屏。

有些人觉得乔御牛逼,但也有些人觉得,乔御就是运气好,背靠默克尔集团,换他他也行。

但是施文清楚,换这些人还真不行。

科研的敏锐度,不是说有就有的。孙瑞搞心肌干细胞搞了七八年,不也什么都没发现。

施院长嘿嘿一笑,放下了手里的钢笔:是来办转校手续的吗?

第133章

乔御沉默了一下:不是。

施文低下头,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那你可以走了。

乔御咳嗽了一声:施教授,其实这次来,是我有一个实验项目和结构生物学有关,希望您能帮忙掌一下眼。

施文顿时双手抱胸,哼哼唧唧道:你怎么不找叶勤学。

如果此时,在施文面前的是个马屁精,那回答自然是叶教授在结构生物方面比不过您,好让施教授日后在酒桌上也能和别人吹吹牛。

但乔御虽远离职场许久,却依然深谙办公室斗争之精髓。

他回答道:叶教授最近比较忙,让我过来找您。

施文对这个回答勉强满意。

行,把你那什么东西,拿给我看看吧。

乔御递上了随身携带的文件夹。

施文掂了掂,笑着说:很重啊,功课做的挺多,让我看看你怎么水的。

他翻开第一页,看了眼标题,喃喃自语道: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

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作为结构解析法的一种,是近些年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能将分子量超过3000kDa且生化性质稳定的蛋白质解析到接近原子分辨率的水平。

但想再进一步,进行小分子量蛋白质的高分辨解析,无疑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为在现有技术下,小分子量蛋白质颗粒在冷冻样品中很难达到合适的衬度。

乔御给出的项目课题,是测量链霉亲和素蛋白在冷冻电镜下的单颗粒三维重构*。

你怎么想到测链霉亲和素蛋白?施文问。

乔御回答的十分直接:大小合适,提取方便。

链霉亲和素蛋白是小分子蛋白质的一种,只有66千道尔顿。

别看期刊上论文发的一串一串多邪乎,其实这些年,已经有不少学者围绕最小两个字发论文。

今天X教授发表了300kDa蛋白质的高分辨三维图,明天Y教授就要发表个200kDa的蛋白质解析图。

你水一篇,我水一篇,水到最后发现没办法再往下测量了,大家就换个方向研究。

反正冷冻电镜就在那里,多折腾一下,结果总会出来的。

目前,最小这个记录的保持者,是东京大学的竹内教授。

他测绘的是一种大小在100kda左右的分泌性蛋白,论文于两个月前发表在《分子结构》上,是一本影响因子12的大期刊。

乔御要做这种研究,只能往更小的蛋白质里做。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施文没想到,乔御写这么多,竟然真的不是在水字数,而是肚子里有存货。

他从头看到了尾,发现对方准备十分充裕。给出的实验方法也确实可行。

他琢磨了片刻,把论文叠好放在桌子上。

施教授是不太喜欢给人留面子的,当他的研究生绝对是地狱级别难度。

这些年,施文看完就直接丢进垃圾桶的论文不知道有多少。

而乔御的文件还能留在桌子上,足以见他的肯定。

施文:不错,你是哪个地方有问题?

我想知道您在做结构解析的时候是如何提升蛋白质颗粒在照片中的衬度的,

乔御的眉头微微蹙了一下:我试过降低加速电压,加物理光栅以及染色。但是当蛋白质大小在200千道尔顿以下后,这些方法都明显失去效果。

需要用电压的不止冷冻电镜,还有透射电镜。

施文一时间也没在意,回答道:你买个球差校正器还有电压相位板,自己校准一下数据,再把炭管换成单层大单晶石墨烯载网。应该就没问题了。

这就是有大牛导师的好处了。

往往你纠结许久的点,是他曾经走过的弯路,以至于压根没当成什么不传之秘,随口就点出了关键点。

而对此毫无经验的导师,譬如张开伟这种,估计只能和乔御面对面一起抠脑壳,思考问题出在哪。

乔御由衷道:谢谢您,教授。等论文发表,我一定把您的名字填在一作上。

施文摆了摆手:我稀罕你个一作?我又不是那种注水教授,没必要跟我搞形式主义。

说完,又道:你这实验结构图需要冷冻电镜吧?正好我们清大有一台,还有一台正在空运。借出去不太行,你到时候就直接过来吧。我给你开门禁卡。

乔御微微鞠了个躬:不用麻烦您了。

没事,大家学校这么近,多来串串门没关系。施文顿时发出了爽朗的笑声,大手在腿上拍得十分响亮,冷冻电镜我在实验室的时候你随便用,问题不大。

此言如果被施教授旗下的科研狗听见,说不定会瞬间委屈的眼泪汪汪。

冷冻电镜价格高昂,当初花了两千多万才买来一台,实在是宝贝的不行。全生科院上上下下都想摸一把,奈何施教授守的跟防贼一样。

现在,他们用冷冻电镜还要写申请书再摇号。

乔御不得不直说:谢谢您教授,但是真的不用,我实验室里有。

别跟我客施文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骤然瞪大了眼,什么,难道你们燕大也买了?!

这么大一件事,他怎么没听说?

清大因为搞理工科比较厉害,在国内这么多所高校里,每年拿财政拨款最多。

而清大内,拿科研经费最多的就是理工部下属几个院校,物理,化学,生物。

纵然如此,申请买一台冷冻电镜也要整个清大生科院勒紧裤腰带一整年。

如果燕大买了,恐怕申请刚通过时,叶勤学就要在他面前炫耀,哪会憋到现在一点声响都没有?

乔御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我受雇于寻安生物制药公司,这个是公司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