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2 / 2)

gu903();故宫乔御上辈子来过很多次,至今已觉不新鲜,但宋天宇却是第一次来,兴致勃勃地拍照买纪念品逛园区。

乔御觉得和小男孩谈恋爱挺好的,特别容易满足,不图名不图利,就图你从指缝里漏出来的一点点爱。

之前学术报告会时间安排的这么急,一方面是因为想澄清谣言,避免事情进一步发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周乔御有去德国参加IBS的安排。

加上教授们带着的研究生,燕大这次要去的一共有六人。时间是一周。这周六出行。

乔御早早的去了辅导员办公室一趟,写了未来一周的请假条,然后准备交给各学科的老师。

到李初杰办公室的时候,对方顿时眼前一亮。

来的正好,有事找你来着。

他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快递包裹。

是米国发来的国际快递。看投递时间,快递了两个多月。李初杰道,直接寄到我们数科院了,收件人是你。

享受过华国高效率的邮政系统的话,对国外慢吞吞的速度与昂贵的快递费恐怕会十分不习惯。

乔御有些意外。

他在海外唯一的亲友团就是楚西宁,对方天天被上课折磨的生不如死,个人签名也改成了我想退学,并没有表示自己寄过快递。

他掂量完包裹发现不重,于是干脆拆开一看,发现里面装的竟然是信封和一张邀请函。

信封上的落款是克雷数学研究所,印泥也是研究所的徽章。

李初杰在看见信封上的标志时,就没忍住把脑袋凑了过去。

卧槽,克雷数学研究所?!怎么给你寄信了!李初杰震惊了。

乔御拆信的速度太慢,急的李初杰在一边抓耳挠腮,恨不得帮他拆开。

信是用英文写的,一上来就是一大段不分行,看着像是四六级的阅读理解题。

李初杰耐着性子等了半天,问:上面写的什么?

乔御重新折好了信封,回答:不是什么大事,让我去美国领奖。

在2000年,米国克雷数学研究所提出了千禧难题的概念,并为此设立奖金,用于奖励问题的解决者。

研究所规定,只要证明了千禧难题任意之一,并在数学期刊发表,经过检验无误后,证明者即可获得百万刀的奖金。*

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千禧难题的其中之一。

乔潜龙已经去世,于是这笔奖金落在了他的直系继承人身上。

信上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奖金,研究所总部在麻萨诸塞州剑桥市,并且准备于1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并递交奖金,希望乔御参加。

信的最后,还附上了研究所所长的联系方式。

克雷研究所由财阀资助,这个研究所不但不挣钱,一年还要倒贴数百万美金用于支持研究所内学者活动,财阀不图利,自然图名。

想必发布会现场必定有无数媒体记者等着大宣特宣。

李初杰看起来比乔御激动,当即在办公室里一阵乱叫,又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准备等会发个朋友圈。

拍完后,李初杰倒是难得沉默起来,头微微低着,嘴角上扬的微笑也缓缓消失。

乔御打量了他片刻,问:你看上去心情不太好。

李初杰十分唏嘘:五年前,我也在克雷数学研究所学习过两年

如果说普林斯顿大学是全世界的数学圣地,那克雷数学研究所就是青年数学家的孵化摇篮。

我之前在国内读高中的时候,总是听到过这样的声音,说女孩子学数学不行。我没当回事,因为的确很多女孩子数学成绩不行。

我本科在普林斯顿,研究生在哈佛,27岁进了克雷数学研究所。我比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学数学的人都强,但是我也经常听到一种声音,说华国人数学不行,还说华国根本培育不出数学家。我据理力争,又无力反驳,因为我们华国的确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土生土长的数学家。这才知道那些心高气傲数学好的女孩们是什么感受。

要么是外籍华裔,要么是出国留学后移民海外。

都说弱国无外交,华国现在自然不算弱,然而在数学这一块,却是彻头彻尾的羸弱,根本配不上它的经济体量。

所以李初杰回国了。

伯克利的教授邀请我去读博,我没去。直接回了国。

个人的力量在历史中自然渺小无比,但是李初杰也想作为一块地基,去改变一些东西。

只是他以为这种改变,至少要等到他的孙子给他坟头烧纸才能看到,没想到却从天而降来了一个乔御。

乔御看得出李初杰情绪低落,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没关系,以后会好起来的。乔御想了想,回答,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人,三代人。现在是2015年,一百年前是1915年。1915年那些学者们的梦想,我觉得到今天已经实现了。迟早有天,你的愿望也能实现。

当年钱学森归国,邓稼先远赴荒漠,周总理决心举国之力合成牛胰岛素。

华夏的科研起步太晚,却也没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坐享其成,一路都磕磕绊绊,但最后依然走向成功。现在的条件比当初好了无数倍,总不会一直止步不前。

李初杰唏嘘道:你说的对。对了,你来我办公室干什么?

乔御:哦,是这样的,我要去参加IBS,为期一周,来给您递请假条。

李初杰掐指一算,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你要去一周?那11月2日的发布会怎么办?

发布会时间就在下周四。

也多亏包裹到的及时,要不然克雷研究所恐怕只能冒着被当成骗子的风险,给燕大打电话了。

乔御指着信上的一行字,道:看这里,要求乔潜龙直系继承人到场领奖。他的直系继承人又不止我一个。

还有乔月。

乔月在大学没肄业前,也是有学校保送留学资格的。

她的护照应该还能用。

如果一个人去不放心,那完全可以把吴玉秋叫上一起去嘛。

去一趟就能领1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小一千万了呢。

毕竟这么多年,也就佩雷尔曼拒绝过克雷数学院的颁奖。

虽然乔御觉得一百万美金也没多少,稍微努力一下,大概一年时间就挣回来了,但让乔月去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

周一,燕大要去国际生物大会的六名师生整装待发。

孙瑞虽然早知随行人员里也有乔御,但在看见他后,依然微微皱眉。

不过,从名义上讲,他毕竟是张开伟的师弟。两个人研究生时,都是同一位教授。

孙瑞收拾好表情,和张开伟打了生招呼,然后介绍起身后的年轻人:他叫小王,我的研究生,马上要考博。

说完,孙瑞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小王这年轻人,很不错的。大四就发表了好几篇SCI论文,去年还在《米国前沿生物科技》上过稿了,这次带他去涨一下见识。

之前提过,ACS(米国化学学会)旗下有许多期刊,因为生化不分家,也经常有生物学家在上面投稿。

《米国前沿生物科技》就是ACS创办的期刊之一,和乔御曾经投稿的《NucleicAcidsRes.》同属一家。不过《NucleicAcidsRes.》的影响因子要比《米国前沿生物技术》高两个百分点,以至于排名也要高上十几名。

小王闻言,顿时挺直了胸膛,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犬,字正腔圆地回答:多亏孙教授栽培。

张开伟在生科院当了这么多年孙子,第一次感觉自己在无形交锋掰头中不落下风:那的确不错,我这次带的是乔御,在高中就发表过好几篇论文了,其中一篇更是发表在《NucleicAcidsRes.》上。对了,最近很火的那个孪生素数猜想,也是他证的。

张开伟挑剔的目光在小王身上扫过:说起来,老孙啊,你既然叫我一声师兄,那我也提点你两句。你看看人家小王,都瘦的跟排骨似了。做科研重要,身体也更加重要。我们乔御身高184,空手道黑带,今年也才20,起码还能在为祖国奉献50年,我看你这个不到30年就要歇菜啊。

张开伟妙语如珠,怼的孙瑞血液流动加快,呼吸急促却又无计可施。

特么的,还真比不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