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吕惠卿的**(1 / 2)

大宋的智慧 孑与2 1596 字 2023-11-04

www.biquxsw.cc,大宋的智慧 !

“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

这句在开封流传的民谣,说明了大运河与开封的关系。汴河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没有汴河,就没有北宋东京城168年的绝世繁华;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举世闻名的画卷,很大一部分描绘的是汴河边的场面。

汴河的前身是战国时的鸿沟。鸿沟是在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鸿沟沟通了黄河与淮河,开封成为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个节点。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通济渠是其中重要的一段。

唐代以后,通济渠改称为汴河。到了大宋时期,全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还是漕运,汴河依据它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东京城的辉煌,很大一部分是汴河带来的。

汴河东西横贯东京城,“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成为京师的“建国之本”,成为当时东京乃至全国漕运交通的枢纽。

吕惠卿乘舟南下,老母的突然逝世,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将要得手的利益,如今迎着风站在船头,心头的抑郁之气却怎么也无法排遣。

三年丁忧。再回首已是物是人非了,天不佑啊,这句话是吕惠卿这些天发出的最多的一句感慨的话。这句话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而不能诉诸于外人道,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心里隐隐的对母亲有些怒意,儒家多年的教育告诉他,这样的怒意是大逆不道的,虽然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他还是立刻换上了一副悲切的表情。

刚刚过去了一艘盐船。船只最触目的三桅大方头船,这是个外来客。由长江上来的,运盐是它主要的职务。它大多数只到宿州为止,进不得汴河,普通人叫它做“盐船”。名实相副。船家叫它做“大鳅鱼头”,名字虽俗,来源却很古。这种船只大多数是用乌油漆过,所以颜色多是黑的。这种船按季候行驶,因为要大水大风方能行动。杜甫诗上描绘的“洋洋万斛船,影若扬白虹”,也许指的就是这种水上东西。

才入冬不久,北风依旧强劲,船帆被风鼓荡的很满。所以船速很快,这种船乘坐舒适,即使在大风大浪中也非常的平稳。刚才还隐隐听到有丝竹之声,这是富贵人家才有的便利。

吕惠卿其实是很羡慕的,在这样的船上旅行,就像是在一座活动的宫殿里,只可惜自己只是一个国子监的穷教谕,还付不起这样的船钱。

自己的坐船只有单桅。船身异常秀气,头尾突然收敛。令人入目起尖锐印象,全身是黑的,名叫“乌江子”。

它的特长是不怕风浪,安全,这是吕惠卿一向的要求,他从不愿意把自己放在危险的境地上。

这艘船形体结构上的特点是桅高,帆大,深舱,锐头。盖舱篷比船身小,因为船舷外还有护舱板,弄船人同船只本身一样,一看很干净,秀气斯文,行船既靠风,上下行都使帆,所以帆多整齐,船上用的水手不多,仅有的水手会拉篷,摇橹,撑篙,不会荡桨,——这种船上便不常用桨。放空船时妇女还可代劳掌舵。至于想要舒适是做不到的,五贯钱只能有这样的待遇了。

自己匆匆南下,身无长物,多余的钱财已经存入了大宋钱庄,他身上只有一张汇票,还有一些并不充足的盘缠,汇票还需要等到泉州才能取用,回到老家,自己的妻儿还需要照顾,三年丁忧自己只有一些微薄的俸禄,还不足以应付母亲丧事留下的窟窿。

想起自己离家时的豪情万丈,吕惠卿只要想起妻儿殷切的目光,就有些无地自容,自己宦海浮沉四载,归家的时候依旧行囊空空。

“天不佑我啊!”这一次吕惠卿咬牙切齿的念出了这句话,他的长随阿佑似乎听到老爷在说话,连忙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吕惠卿烦躁的朝他挥挥袖子,干脆盘腿坐在船头,越发的自怨自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