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道:“丞相,如果我军主力不回师襄阳,黄巾贼寇极有可能猛攻襄阳,荆州守军既要东防孙权,西扼刘璋,剩余的兵马只怕守不住襄阳啊!”曹操听了荀攸的话,陷入了思索,嘴中喃喃道:“我万万没有想到,如今袁尚正在攻打他的玉壁和潼关,并且有一支袁军已经进了关中,他还敢突袭樊城,这个赵弘太过阴
险,太过狡诈了,太过狡诈了!”
荀攸道:“丞相,就算我军回师,也不能立刻返回,需得再攻一攻汉中,让汉中和阳平关的贼兵不敢妄动。”
曹操道:“先生所言有理。”
“另外,”荀攸又补充道:“回师之时,我军也需防备赵弘仿佛当年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之计,伏击我军。”“先生所言有理!”说到这里,曹操长叹一声:“黄巾贼寇原本已然是覆灭在即,可是却突然出现了一个赵弘,硬是将奄奄一息的小寇带成了割据一方的大贼,如果没有这赵
弘,袁家父子焉敢称王称帝?没有这赵弘,陛下何至于流落荆襄?哎,莫非苍天正要这贼寇祸乱天下不成吗?”
当下,曹操下令对汉中发动猛攻,赵振率兵拼死抵抗,魏延领兵在汉中城外扎营,与赵振成犄角之势,王威驻守阳平关,一旦汉中失守,以防不测。
在猛攻了三日汉中以后,曹操突然全军撤离。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他以夏侯惇、李典、于禁为先锋率军三万为前锋,并且告诉他们,如果半路遇到黄巾贼寇的伏击不要慌张,他率领大军就在他们的身后,随时可出
兵接应。虽然曹军是在撤离汉中整整三日之后才被赵振和魏延确认的,可是从赵弘进驻樊城的那一刻起,于抵根的内卫和张存民的众义司便和赵弘取得了联系,他们将襄阳、江陵
、江夏、汝南、庐江,甚至许昌和洛阳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深入樊城县衙的赵弘的手中,为赵弘行军布阵提供情报支持。
比如曹军放弃了上庸,留下曹仁防守宛城,曹操亲率主力回援襄阳,这一切情报,赵弘都是了如指掌的。
且说夏侯惇、李典和于禁率领三万人马在博望城休整了两日以后,第三日清晨出发,往樊城进发。
离开博望城三里,夏侯惇先派人去新野哨探,看是否有黄巾贼寇的军马。探卒回报,新野城中百姓如常,不见一个贼寇身影。
夏侯惇一听这话,将手中的长枪一挥,大喊一声:“抄取近路,先进新野!”
进新野最近的一条路是那一条?
当然是博望坡了。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就是火烧博望坡。如果列为看官是赵弘的话,难道就不想复制当年诸葛亮的经典战例吗?何况现在的诸葛亮还没
打过“火烧博望坡之战”啊,现在赵弘打了,那“火烧博望坡之战”就是赵弘的经典战例了。说来也太巧了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的时候,就是夏侯惇、李典和于禁,而如今从博望坡直奔新野的又是这哥三,这不是老天爷都在成就赵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