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
轩亲王要大婚啦。
“大婚”二字,本来专指皇帝少年登基,未婚践祚,十八岁成人后结婚;臣子成婚,是不可以谓之“大婚”的。可是,两公主釐降于一亲王,娥皇女英之佳话重现于本朝,这是“千百年未之有也”的盛事,市井阛阓之间,话头一落到这上边儿,无不两眼放光、口沫横飞,张嘴“大婚”,闭嘴“大婚”,虽略嫌僭越,却也没人管的来。
宫里和朝廷,提到这个事儿,自然不会说“大婚”,可也禁不住在前边儿加个“大”字,谓之“大喜”,或者“大喜事儿”。
荣安、敦柔两位和硕公主进固伦公主的上谕一明发,所有人都明白,“大喜事儿”开始倒计时了。
已是初秋时节,天气渐凉,然而,宫里宫外,朝野上下,乃至整个北京城,“温度”都开始直线上升了。
荣安公主、敦柔公主进固伦公主的上谕,是同一天明发的,旨意颁到永和宫和恭王府的时间,也几乎掐在了同一个点儿上。
不同的是,荣安公主是“进”固伦公主,敦柔公主则是“复”固伦公主祺祥政变之后,恭王一手遮天,为笼络恭王,两宫皇太后早早地就给敦柔公主进了固伦公主;蔡寿祺弹劾恭王,恭王御前咆哮失礼,一跤跌倒,复出之后,为表示“冲退谦抑”,坚决为女儿辞掉了这个固伦公主。
从颁两位公主进固伦公主的上谕开始,礼部和内务府就开始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两位公主的地位是绝对平等的,那么,这桩婚事,从“纳彩”始,至“归宁”止,中间“釐降”、“合卺”等等,仪注上,该怎么安排?
一句话:谁先,谁后?
俗话说。“先进门为大”,婚礼上再微小的差异,都可能对婚后的地位高低,产生微妙的影响。
这可不仅仅是两位公主的事情。两位公主的后面,还坐着两位皇太后呢。
午歇之后,母后皇太后来到了永和宫。
丽太妃接入内室,摒人密谈。
“今儿‘叫起’,”慈安说道。“军机之后,就是礼部和内务府的‘起’,万青藜和宝鋆两个,一起回事儿。”
万青藜是礼部汉尚书,宝鋆是几个内务府大臣中“佩戴印钥”的那一位,也即首席内务府大臣,恭王之下,管理内务府的第一人。两位公主釐降轩亲王,仪注由礼部负责,具体则由内务府操办。所以礼部和内务府的堂官联合“回事儿”。
“我没嫁过女儿,”慈安说,“你也没嫁过女儿,倒不晓得,这‘公主釐降’,挺麻烦的一个事儿呢!”
丽太妃的耳朵竖起来了。
“万青藜的学问不错,话说的可是不大利落,”慈安说,“一开口就给我们背《大清会典》,我听得云里雾里。‘西边儿’也是直皱眉头。幸好,宝鋆的口才好,花了小半个时辰,我总算把这套仪注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