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1979(一)(1 / 2)

 “舍得送给我?”

蔡全无围着屏风转了两圈,难得地露出笑模样。

“必须舍得!”

刘昊毫不犹豫,回答得斩钉截铁。

人家的闺女都给你了,一件死物有什么不舍得的?

这回答上要是有一点儿迟疑,后果肯定难以想象。

“嗯。”

蔡全无小眼神往闺女脸上瞄了一眼,也是有些头疼……这大闺女年龄也不小了,按道理说,也早该结婚了,可是先是被这小子老早地盯上了,现在又上大学……最关键的是,这小子年龄太小,还不到结婚的年龄,天晓得四年后又是个什么状况。

刘昊不知道蔡全无这么一会儿的工夫,脑袋里会琢磨那么多的事儿,看着他脸色好转,以为是自己的礼物起了作用。

“怎么今天有时间过来了?”

蔡全无知道这两个孩子虽然校外都有事业在忙,可那是在香江,平时对待学业都是很认真的,简直是废寝忘食,今天该不会是专程回来看自己的吧?

“这不挺长时间没看到您,想您了嘛。”徐静理来到蔡全无跟前撒娇。

“静平没跟你一起回来?”蔡全无想起二闺女了。

“静平昨天晚上就去练习唱歌了,说是晚点会过来。”

徐静理转脸对刘昊说道:“静平可比你勤奋多了。”

刘昊郁闷了,你说你夸你妹妹就夸你妹妹好了,为啥非得踩我一脚?

想是这么想,可嘴上却立即说道:“那是,静平天赋本来就比我好,再加上后天勤奋努力,将来的成就一定高于我。”

蔡全无听了,心里肯定是欢喜,但脸上的神色却是一片风轻云淡的:“别妄自菲薄,你的天赋哪里就比静平差了?”

“还是师父懂我。”刘昊伸出大拇指。

“一边呆着去。”

蔡全无知道,自己这位弟子是得到点儿阳光就灿烂的那种,嫌弃地将头转过去,跟女儿细细品析这架屏风。

……

香江,虽然天气日冷,但娱乐圈却是日益火热,大体上就是得益于香江经济日渐发展,香江人对娱乐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男孩子一如既往的喜欢木仓战、武打类型,而女孩子则偏爱都市情感类型,而在一九七八年的冬月,一部都市伦理电影脱颖而出,在这社会上引起热切的反响。

这部可以说是有些沉重的电影,没有那么多的噱头,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动作或者木仓战,只是靠着朴实无华的情节来推动,深受各阶层观众的喜欢,而一些感情丰富细腻的女孩,更是组团去看,看了好几遍的观众不在少数。

当你周围的人都在谈论同一种事物,而且评论中充满赞赏的时候,你肯定也会对这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像是这部电影,只花区区5元钱,就可以为自己的好奇心买一次单。

无论是哑叔还是阿美,其实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悲欢喜乐。哑叔代表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而阿美却是一只想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飞出鸡窝的金凤凰,她只是想给自己和亲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香江人来说,在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都多少能够体会出其中要表达的内涵,能够在心里引发共鸣。

再有就是,在阿美获得最大成功的时候,哑叔离世,这个结尾非常的有针对性。

虽然很多观众都能够理解这个故事对现实的抨击,但她们却对这个结局本身,还是有很多看法的,这就和那些拥护这个结局的朋友、同事们产生了争端。

在争论不休的情况之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自然是从电影当中寻找更准备、更犀利的论据,于是她们便再一次的去电影院贡献票房。

原本唱衰《搭错车》的人现在已经转换阵营了,纷纷表达对这部电影的看好,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部电影完全可以直冲1000万的天花板……历史上,这个时候的香江票房最过不过七、八百万元,是电影不行吗?

当然不是。

表面的原因是电影票价的影响,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

历史上,要等到两年之后,程龙的《师弟出马》,才是香江第一部破1000万票房的电影。而现在,《搭错车》已经如同一匹黑马跃然而出,提前摘取了这一荣誉。

而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和主演,唐书璇、孙越和珍妮,名利双收,风光一时无俩……抛除不过百万元的制作成本和各种费用,这部电影的纯利润绝对高于800万港币,这还不算埠外的收入。

一部电影就能赚这么多钱,可想而知它的票房分红有多少了,真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红!

然而,《搭错车》引起的票房风暴还远远没有结束。

十一月二十九日,著名的《华侨日报》忽然刊登出了一条消息,《搭错车》在桃李集团的运作下,下个月……也就是十二月一是将在南洋、日韩、台湾分别早映,而且据消息说,连欧洲和美国的片商也对《搭错车》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正在和桃李集团接触呢。

《华侨日报》是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体,消息一经刊登,马上就有更多的媒体进行了刊登,而《搭错车》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不啻于又打了一次广告。

当然,获得巨大声望和利益的不仅仅是导演和主演,刘昊作为编剧和主唱,那也是名气飙升。

至于说利润……他上桃李集团的最大股东,谁有他获利大?!

……

嘉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