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碟片(1 / 2)

 “一对湖涂蛋!”

门帘掀开,聋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微微地走了进来,他现在都九十来岁的人了,看着竟比十年前还要健康,精神十足,颇有些逆生长的意思。

“唉哟,老太太,幸好这路上没有雪,您这要是摔着可怎么好!”一大妈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搀扶。

“什么?你说我摔了比较好?”聋老太太问道。

“老太太,她是怕你摔着!”一大爷连忙大声说道。

“摔不着,我就是想活动活动。”聋老太太摆摆手,来到桌边坐下。

“你们两口子啊,就是心事太重了。”

聋老太太缓缓说道:“傻柱子是什么样的人就不说了,娄晓娥当年能够为了他留下来,现在就不会选择离开。这两口子啊,就算要走,也会给咱们三个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想那么多都累不累啊?”

一大爷两口子相互看了看,多少都有几分羞惭。

……

“阿嚏!”

正在厨房里掌勺的何雨柱打了个喷嚏,“肯定是一大爷他们在说我的坏话。”

一旁的娄晓娥笑了:“你怎么就知道是一大爷他们?而且他们为什么要说你坏话?”

“往年都是我做年夜饭,今年他们得自己张罗,搁谁也得念叨几声。”何雨柱在这方面倒是挺笃定的。

“我看啊,他们是担心咱俩不回去了。”娄晓娥猜测道。

“还真有可能。”

何雨柱想了一下:“等听完昊子的演唱会咱们就先回去。”

“是珍妮姐的演唱会,我哥只是一个特邀嘉宾。”刘阳进来端菜的时候插嘴说道。

“一样一样。”在何雨柱看来,没什么区别。

照道理说,他们是一起来港的,也应该一起回去。但法外人情,以娄家的手段,想办法延长一个人在香江逗留的时间,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娄家的年夜饭,肯定是丰盛,不过今年是由何雨柱和娄晓娥夫妻掌勺——不是为了炫艺,而是夫妻两要弥补这么多年对父母的亏欠和对兄嫂、弟媳的感谢。

当然,真正开心的是孩子们,每个人都得了一个大红包,尤其是刘阳和何晓,她们今年来香港上学的学费都有了。

刘昊也得了一个大红包,但这对于他来说,也就是一个吉庆,73年到74年这两次投资,他获利无数,他的财富比之娄氏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现在大家只知道桃李娱乐,只有娄晓伟多少知道一些他在香江股灾时赚了一笔,但多少就不甚清楚了。

……

提起在香江举办演唱会,最出名的地方莫过于红磡体育馆了,简称为‘红馆’。

但是,红磡体育馆是于1983年开幕的,刘昊曾经想提前建立红磡的,但这是香江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不是你有钱就可以建的,无论娄家还是桃李,放在香江那就是一块投入水中也激不起多大浪花的小字辈,这个时候出面,那纯粹是自己作死。

那在红磡之前,香江歌手们在哪儿演出呢?

答桉是:夜总会。

不要想多了,跟大家在香江影视作品中的夜总会是不一样的。

七十~八十年代,是香江中式酒楼夜总会的发展高峰,它从西式夜总会演变而成,成人和儿童都是可以入场的。

夜总会会为顾客提供中式晚饭或饮宴,部分设有舞池供顾客跳舞;而表演主要包括歌手演唱中西流行歌曲、或粤剧等演出,表演性质较为健康,适合成人及儿童欣赏。

一些团体或商业机构的大型活动如周年晚宴等,早年也是经常在中式夜总会举行。而在红馆等表演场地落成前,中式夜总会便成为当红歌星的演唱会举办地。

1973年,香江发生股灾,不知道有多少公司、酒楼倒闭,但桃李娱乐却是在闷头发展,除了桃李大厦之外,也吃进了不少的产业——嗯,是桃李娱乐,而不是刘昊或者娄晓伟。

其中一栋位于中环商业圈、与桃李大厦相隔只有三条街道的建筑,改建成了一个中式夜总会——桃李大酒楼夜总会,比原有时空的‘海城大酒楼夜总会’早建了5年。

桃李大酒楼夜总会的顶层是一个多功能的大厅,不仅可以唱歌、音乐、舞蹈或者粤剧等演出,还可以放映电影,而且还有跃层式的观众席,可容纳观众4000余人。

虽然场地小,但胜在距离近,互动性更强。而且从灯光舞美到音响乐队,各方面都做足功夫,丝毫不逊色于后来的红馆!

桃李大酒楼夜总会始建于1973年12月,于1974年6月开业,在里面驻唱、开演唱会的歌手可不仅仅是桃李娱乐的,对于其它公司的歌手也是极为欢迎的,反正钞票都在桃李娱乐的手中。而对歌手来说呢,能在桃李夜总会登台,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白色的圆拱形天花板上,吊着大小不一的聚光灯,枣红色的木地板在视野之内一点点往后延伸,一排排神色木制靠背椅坐上去极为舒适,稍久一些也不会感到不适。

今天是最后一次彩排,虽然说是春节期间,但无论工人还是演员,都没有休假这一概念……有钱赚嘛,老板在这方面还是很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