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恢复得很快,没两天的时间就生龙活虎了。
老爷子一有时间就过来看一下,绝口不提国事政事,聊的都是些轻松的家常事,就是朱雄英主动提起,老爷子也是立马打断。
这让朱雄英也有些无奈,只得听老爷子的,好好休息。
不过朱雄英也知道,这些天老爷子挺忙的,因为他要准备大朝会的事情。
年底的大朝会,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几次朝会之一。
它是彰显一个王朝内在精神和外在华衮的最盛大的排场,连任何一点微小的细节也要像军国大事一样高蹈唯美的。
每年的大朝会例行在奉天门举行。
大朝会的日子定好,就是刮风下雪,也都要照例进行,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从天子到臣子一年当中最要要的礼仪。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乐是君臣们最重视的。
今日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文武百僚就开始在午门外排班。负责议程的内侍更是神气活现,即便是公爵大臣也要被他们呼来喝去地支使。
小人得志是要有气候的,大朝会的庄严隆重赋予了他们骄横跋扈的底气。他们逐队厉声喝问:“班齐未?”
禁卫人员逐一应答:“班齐!”
那阵势就像军队结集时检查口令一样。
队伍整顿完毕,宫门尚未开启,大家只好瑟缩在寒风中等待五更报时。
皇宫内计时的更漏比民间短,宫中五更过后,民间四更才结束。
因此宫中打过了五更,梆鼓声就交替响起,称为攒点,也就是发布标准时间的意思。
五更攒点的梆鼓声终于在城楼上响起。
这时候,透过大庆殿殿角上的鸱吻犹见疏星点点。
于是宫门缓缓打开,门轴吱吱呀呀的磨擦声尖利地划过晨光熹微的夜空,百官蹑手蹑脚而又神情整肃地鱼贯而进,
洪武二十五年的年末大朝会开始了。
东宫。
朱雄英已经穿戴好象征大明继承人的冕服。
他看着全身镜中的那一个一个英姿挺拔的少年,忽然咧嘴一笑。
“好看!”
不得不说,大明的服侍是真的好看。
红色绣着金线五爪团龙储君袍服,微微束腰,加上下面带褶儿的,同样夹杂了金线宽大又不臃肿的裙摆,让朱雄英整个人显得长身玉立。
腰上,是一条镶嵌了二十块上好和田玉,刻着龙凤图案的玉带,脚下,是软底儿绣着二龙戏珠的黑色朝靴。
戴上有些沉重的九旒冕,让朱雄英神秘而又威严。
“殿下!”
李忠看着朱雄英,笑道:“真好看,像极了太子,若是太子还在……”
说到这里,李忠突然停住了,眼眶不由得红了。
他以前服侍太子,如今又服侍太孙,可以说是服侍了朱家两代储君,在他的心里,主子就几乎是他的一切了。
明朝有许多权倾朝野的太监,鼓动明英宗亲征,结果做了蒙古人俘虏的王振,刘瑾为首的八虎,万历年间的冯保,魏忠贤等等。
但是现在,旭日初升的大明帝国中,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极其反感太监。作为国家的掌控者,他们在历史中看到了太多宦官作乱,导致的国家衰落。
所以朱元璋下令,宫中除了在皇子皇孙后宫伺候的太监之外,其余的太监只能用来干粗活。不许他们识字,甚至不许他们随便乱说话。
这个政策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时候就被废除了,主要的原因是他需要信得过的奴仆去处理私密的文件,而除了宦官外,其他的集团都不能提供这样的忠诚和机密性。
这样一定程度上使办事更加迅速和有效率,但也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崛起。
宦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有一部分的缺失,同时他们也是掌权者最亲密的人之一,这样的特殊性也造成了他们在华夏的历史上多次影响了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