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1 / 2)

王老板火速给他下了面,趁着张老板正吃着,溜溜哒哒走过来:“小老板,今儿给我留几根串儿成不?我给我老婆孩子带回去尝尝。”

老板娘气冲冲朝呼噜呼噜嗦面的张老板冲去,看看别人家男人,吃好吃的都惦记着媳妇孩子,自家这个没法要了!

“行啊,您先挑,我给您留着,您要的时候再煮。”沈鱼一口应下。

王老板就挑了些自己属意的串,沈鱼单独用橡皮筋把竹签捆起来,免得弄混了。

有了昨天打底,今天沈鱼的生意开始的更顺利,很多听了工友介绍来买的,哪怕手头不那么富裕,一根两根,也能尝个味儿。

有些爱吃的,家境又比较宽裕的年轻人,一次买一两块两三块钱,可以让沈鱼给多加汤,再去下面条吃。

又能吃够味儿,又能填报肚子。

还有的,干脆自己带了饭出来,馒头或者米饭,让沈鱼把汤倒进饭盒里,串串放在上面当菜,泡饭泡馒头吃。

各有各的吃法,其他人看了跟着学,沈鱼生意就做得特别顺,明明加了量,跟昨天差不多时间,就收摊了。

因为多了几百根串串,今天收益也跟着涨了几十块钱,沈鱼满足地把钱锁进小箱子里。

自此之后,沈鱼的麻辣烫生意开始走上正轨,每天也不多卖,也就一千五百串左右,偶尔多几串少几串,不一定,看食材准备情况。

每天都能很快卖完,因为他卖的不是主食,定位跟其他卖吃食的店和小摊都不一样,没多大竞争,那些老板也就不那么排斥他。

甚至因为他的麻辣烫,还带动了一点儿其他家的生意,尤其是面馆,很多人现在都喜欢买了麻辣烫多要汤,去面馆下面吃。

沈鱼也就打消了自己卖面条的念头,没必要,费力,赚钱也没那么多,还容易得罪人,不能什么好都自己给占了。

渐渐的,沈鱼这个卖麻辣烫的小摊就出名了,很多别的厂子的都知道,机械厂门口有家卖新鲜吃食的,叫什么麻辣烫。

卖得贵,但是特别好吃。

三三两两的,就有人过来尝鲜,只要吃过的,基本没有说不好吃的。

能吃辣的热爱这个味儿,尤其是大冬天,热乎乎的吃几串,又香又辣又带劲儿。

不能吃辣的还有清汤,看着汤水清淡,但味道一点儿不差,好多人跟沈鱼打听怎么熬的。

商业机密当然不能说,沈鱼就笑眯眯说是骨头汤,至于另外加了什么,那就不提了。

问的人就悻悻道:“我家骨头汤咋熬不出这个味儿。”

沈鱼继续笑:“可能吃我煮的够久吧。”

问不出来,该吃还得吃,好吃啊,不吃想的慌。

一些小孩,被家长带着尝了几回鲜,更加惦记上了。

天天闹着想吃麻辣烫,家里拗不过的,就给一毛两毛,小孩高高兴兴攥着钱来,买一两串自己喜欢的串串,或者买一份粉条,分着吃。

名气大了,吃的人多了,难免遇见之前认识的人。

以前家属院的邻居,看见竟然是沈鱼在卖麻辣烫,个个都惊奇得很,问这问那打听他这段时间怎么过的,怎么卖起麻辣烫了,哪学的手艺。

还有一些心里没逼数的,想吃白食或者让沈鱼给她们便宜一点儿。

要是以前关系好的,对沈鱼帮过一把的,人家不说他也请了。

可真正那种好心人,反而不会开口说这种话,觉得他一个人在外面,走的时候身无分文,过得艰难。

开口的那些都是占便宜没够,以前不但没帮过他,还有一些落井下石的。

比如沈鱼接一桶水,回身拿东西去了,就有个不要脸的懒得自己接,直接把他的水给倒了用了。沈鱼找她理论,她阴阳怪气说沈鱼小气,一桶水还计较,再接一通又怎么了。

而且这种事只针对沈鱼,对别家小孩她就不敢这么干,怕人家父母打过来。

摆明了欺负沈鱼没人撑腰,现在还好意思,张嘴就让沈鱼请客。

这种人沈鱼连多余的眼神都不给一个,那些好声好气问话的,他就挑挑拣拣答了。

生活方面还是之前的那个说辞,他给乡下寄了信,老家他爸那边给他丑凑了点儿钱寄过来。

麻辣烫生意是之前扶了一个摔倒的大叔,大叔感谢他,教给他的手艺。

这种理由放在后世,谁信谁傻子,可这会儿大家都十分认同,对,是这样的,做好事有好报是应该的。

做生意哪来的本钱?借的!

别看他这麻辣烫卖的贵,成本高哇,肉哇油哇,骨头调料,燃料食材,锅碗瓢盆,甚至竹签子,哪个不要钱。

赚是能赚一点儿,赚不了多少,还得还人家得债呢!

大龙?不是帮工!

他这小本生意,哪还请得起帮工,是他债主家,不放心,让自家儿子看着。

大龙:“……”我妈一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借过钱给你。

大龙心里有话,大龙不敢说,沈鱼说什么他都点头。

他妈说了,在外面要听沈鱼的话,沈鱼让他干啥就干啥,别多嘴,多听多看。

邻居们被沈鱼三两句说得,不说全信吧,也信了个七七八八。

不然呢?他空手被撵出肖家,看到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如果不是老家给寄钱,不是跟人借,他哪来的钱做生意。

虽然当个体户不如当工人体面,可沈鱼孤身一个,能学个立身的手艺,也怪难得的。

有些个好事的,还特意跟沈鱼说一些肖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