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1 / 1)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990 字 2个月前

乙三、菩提道,分三:

一、总标;二、别明;三、结示。

诸位法师慈悲! 诸位菩萨! 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三面,我们讲到乙三,菩提道。

我们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整体来说,是一个弥陀本愿所加持摄受的法门,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心中创造一个佛号以后,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一种是我们内在的心灵的力量;一种是外在的佛陀的力量,这两种力量会在心中同时出现。那么透过我们一种正确地调伏引导,这两种力量会慢慢地心心相印,感应道交,当然这个感应道交,它是两种力量的结合。

净土宗,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要建立起来,就是心力跟佛力的结合,到底是谁来主导?这个是很关键的一个思想。佛教的感应道交,它是由内而外,是内因缘来带动外因缘。那么外道的感应道交,比方说,你跟鬼神感应道交,跟上帝感应道交,跟大梵天感应道交,他们的思想是由外而内,是上帝、大梵天来主导我们,不管你内心是怎么回事,反正外力是决定一切。这种因缘观,佛教是反对的,叫邪因缘论。佛法的感应道交,是建立在一种正确的因缘,就是由内因缘带动外因缘,心力来带动佛力。也就是说作为佛陀、阿弥陀佛的功德,他无量劫的修学已经修圆满,但是佛陀要加持到我们的生命里面,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

诸位!佛教的根本思想是诸法因缘生,所以佛陀对我们的加持,肯定是一种有条件地加持。不是说你怎么样,佛陀都能够加持你,那你这个就无因缘论了。佛陀可以无条件地加持你,你这个是破坏了佛教的根本思想。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佛陀对我们的加持,是建立在因缘的基础之下,就是有条件地加持。简单地讲,当你准备好了,佛陀才能出现,当我们的内心已经是达到一个水平的时候,“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而不是说“菩萨影现中”,然后你才“众生心垢净”,这个是错误的因缘观。我们先准备好了,佛陀才会出现。

所以,所有净土宗的人,虽然我们面对一个强大圆满的功德力,但是重点是:你准备好了没有?佛陀早就准备好了,但是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双方都要做一些准备。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志于往生的人,你必须要把握一个原则——多一分的愿力,少一分的业力,就是准备这件事情。

首先,我们必须要在内心当中,降低我们的生死业力。我们前面讲到了忏悔跟调伏,忏悔是对业果的观照,去忏除我们已经造作的罪业,尤其是增长业,就是你长时间一而再 再而三去造作的业,这个业是一个强大的生死业力,这一块要先忏悔。我们必须要在临命终的时候,创造一句佛号,这个佛号往下轮回力量的业力,要降到最低。所以,忏悔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当然它的重点在“断相续心”,这是第一个,对于今生已经造作的业,如法地忏悔,然后断除它相续的恶念。

第二个,你要做的就是调伏了,找出你生命的盲点。我们今天会来三界投胎,合理地推论,你一定有问题,除非你是再来人。你今生会再来三界一次,你前生临终的时候,一定是仁者心动,如果不是风动幡动,你前生临终的时候没有动念头,你不会坐在这里了。那个念头的动,就是你的盲点——“爱取”。我们每一个人动念头的方向,可能是不太一样。有些人对色身动;有些人对感受动;有些人对内心的法心动;有些人对外境动。

总而言之,我们的四念处观,就是你必须很诚实地找出你的盲点,把你对这种身受心法的“爱取”调伏下来。“爱取”的烦恼虽然不是业力,但是它会去刺激你过去的业力,它会去滋润、去带动阿赖耶识的业力,让这个业力变成“有”支——一种强大有生命力的得果报的业力。所以,你不是忏悔就好了,你不能去唤醒过去的业力,你必须让它沉淀下来。

所以,我们的业力有两块:第一个,你今生造作的业力;第二个,你过去的业力,你也不能去刺激它。所以我们一方面“如法忏悔”,一方面“调伏爱取”。

总而言之,我们每一个人创造一句佛号,你一定有两种力量存在:一个往上的愿力,一个往下坠的业力。你必须在临终之前,想办法把你每一句佛号的业力降到最低,只有这句话而已。把你的佛号的业力,透过你的忏悔修止观,把这个生死业力降到最低,这是你要做的基本功。

当然,佛号不能只是调伏生死业力,它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引导——就是愿力!净土宗的圆满,它的愿力应该是两块:一个是往生的愿力;一个是成佛的愿力。这两个都必须具足两种力量的结合。那么往生的愿力这一块,我们到了后面的单元——《念佛篇》、《净土篇》再来谈。

我们先来谈谈成佛的愿力。这个菩提愿力,就是说你往生只是一个过渡,真正的目的是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我们来谈谈,当我们已经忏悔,已经调伏了以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发起广大誓愿的时候了,以此来正确地引导佛号。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做好临终的准备,所谓的多一分的愿力,少一分的业力,就做这件事情。

好,我们来看看,如何把这个佛号的愿力提升起来。我们来看看菩提道。

大乘的菩提道有三科:一总标、二别明、三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