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1 / 1)

这个习惯其实是来源于皇帝,皇帝死后都会有一个谥号,对整个王朝做出特别巨大贡献的皇帝死后还能拥有庙号。

臣子能获得谥号,其意义就相当于皇帝获得庙号,是代表整个王朝对这名臣子一生功绩的认同。

朱翊钧表情平静地点头。

“确实是该给先生一个谥号。”

“内阁有什么提议吗?”

申时行忙道:

“臣等商议过后,认为‘文正’当是最合理的。”

谥号也有很多种,到大明时期,主要分“美谥”(上等),平谥(中等),恶谥(下等)三种。

谥号既然是总结一声,那里面的规矩就很多了。

南北朝之前,臣子的谥号大多就一个字。

文官的最高级谥号就是“文”,武将的最高级谥号就是“武”。

从大唐开始,两个字的谥号逐渐成为主流。

武将的最高谥号,被公认为是“忠武”。

“忠武”这个谥号第一次出现,在西汉时期被授予匈奴人莎车王延。

能被西汉朝廷特地发明出来授予一个匈奴人,说明这个谥号最开始其实不算特别好,至少不可能是武将第一的谥号。

直到后来,有一个人在死后被追谥为“忠武”。

后世武将从此只认“忠武”二字最高,不认其他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