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袁世振,你这厮倒是滑不溜手!"
周应秋望着其渐行渐远的背影,轻挥指尖,似有千言万语凝聚于一瞬。
此人推诿之术,端的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大明吏治之弊,岂是吏部一隅之力所能挽狂澜于既倒?
然周应秋深知,与袁世振斗法,实非明智之举。
毕竟,袁世振乃皇帝臂膀之臣,重任在肩,非等闲之辈可轻触其怒。
周应秋,这朝堂中的老狐狸,心中自有一杆秤,明辨是非,知进退。
在无良将可替袁世振之际,他岂会自找麻烦,无故树敌?
更况其手执权柄,已是众矢之的,而袁世振不仅掌财权,更兼新政要务,得罪之人更甚。
未来风云变幻,或还有求于袁世振也未可知。
望着袁世振离去的背影,周应秋心中暗自揣摩:“购置兵器予乡警,此举意欲何为?”
与此同时,黄克瓒刚自西苑归来,兵部衙门内亦是议论纷纷。
对于袁世振之提议,黄克瓒亦是眉头紧锁,心绪难平。
增编官员尚可理解,但武装乡官,岂非玩火自焚?
民间持械,一旦心术不正,岂非民变之祸端?
面对黄克瓒之疑虑,袁世振淡然一笑,拱手向西苑方向,言辞凿凿:“陛下圣意,乡警无械,何以从豪强手中征收赋税?况陛下雄心壮志,欲再造乾坤,乡警乃其利器也。”
黄克瓒手指轻敲桌面,忧虑之情溢于言表:“兵器易失,万一落入贼手,恐成大患。”
袁世振摆手笑道:“君不见陛下新军如虎,雷霆万钧?新政初试顺天府,若有闪失,自有陛下力挽狂澜。且乡间三官之设,乃前宋保甲之遗风,旨在安民护国。”